老茶客,支撐起古樹春茶的市場。
然而,有的茶商,已經(jīng)無力再做古樹春茶了。
茶越賣越多背后:市場倍冷
一位茶友買了1餅冰島壩歪單株,
發(fā)貨的時候,給他帶了1泡冰島南迫白水河的古樹。
然而,茶友試過之后,相比更貴的冰島南迫白水河古樹,更喜歡壩歪單株。
(冰島南迫強于茶湯和水路細膩感。冰島壩歪強于茶氣和勁道。追喉韻體感的老茶客,更喜歡壩歪。)
用茶友的話說:冰島壩歪單株,花香融在茶湯里,三泡出喉韻,雖略有澀感,但茶氣和勁道強,清涼感足。品飲后半小時仍有生津、口齒生香,如果澀感弱一些,湯感和水路細膩一些,可以當老寨了。
然而,老楊自己試了一下,沒有茶友說的半小時還生津的感覺,也不知道是水的問題,心情的問題,還是昆明海拔高沸點低,水溫不夠……
有錢還很愛茶的大哥,遇到喜歡的茶就想買,問:茶還有不,整三公斤。
老楊淡定地說:這個茶越賣越多,還有的。
茶友都驚呆了:茶葉還能越賣越多?
訂貨給不了錢,自己賣
說越賣越多,不是茶葉越產(chǎn)越多,更不是隨便搞些茶葉壓餅,而是茶商訂了茶,給不了錢,最后只能自己賣。
我們從2015年開始做冰島壩歪,冰島壩歪大多數(shù)地塊都做過,對每個地塊的品質(zhì)表現(xiàn)都有大致的把握,工藝也穩(wěn)定了。
每年堅持做,交了幾十萬學(xué)費,換來同行茶商和茶客的信任。
春茶季,茶葉做出來,批發(fā)原料給同行茶商,留一些好原料開發(fā)產(chǎn)品推自己的小品牌,這是我們的生存方式。
同行茶商訂貨,一個茶商說:冰島壩歪單株給我留兩箱20公斤。另一個茶商說給我留10公斤。
做茶,一年生,兩年熟。大多數(shù)同行茶商,每年都買冰島壩歪。同行說留著,那就留著。
然而,都10月份了,茶商還給不了錢。春茶時被同行茶商訂掉的冰島壩歪,只能自己賣。
原本,手里的冰島壩歪單株快賣完了,現(xiàn)在又多了幾十公斤,這不就越賣越多了。
透過這個現(xiàn)象,可以看到:今年的茶葉市場,比去年難太多。
去年,同行茶商定了冰島壩歪,春茶季結(jié)束,付錢,茶葉拉走。但今年,都10月份了,茶商仍然付不了錢。
跟茶商聊起來,都是:太難,房租開支太大,茶葉賣不動,不敢要了。
好歹茶葉還在。最慘的是:茶葉被拉走了,錢也給不了,還欠茶農(nóng)原料款,只能東拼西湊還債。
一想到這里,老楊對自己說:茶葉能留在手里自己賣,也是一種幸福了。
茶葉,逐漸回歸農(nóng)產(chǎn)品
古樹春茶,有一條完整的市場供應(yīng)鏈:
同行茶商根據(jù)自己的市場,找原料商訂茶。原料商根據(jù)同行茶商的量和自己能賣掉的量,決定從茶農(nóng)手里收多少鮮葉。
“茶客——茶商——原料商——源頭”的供應(yīng)鏈,層層傳導(dǎo),所有需求,匯聚茶山,共同支撐起了古樹春茶的價格。當同行茶商賣不動,拿貨少,原料商收鮮葉也會變少。
當做古樹春茶這批人拿貨都減少了,古樹春茶的價格,也會撐不住的。
一個寨子,幾十戶茶農(nóng),彼此都是競爭關(guān)系。你不降,你的鄰居就降。
市場供求,決定價格。茶農(nóng)供,市場求。供穩(wěn)求減,價格就得跟著掉。
茶商:縮減產(chǎn)品,做主要山頭
有人會說:如果原料價格降了,茶商不是應(yīng)該抓住機會存茶嗎?
如果真這么干,要不了多久,這家企業(yè)就得關(guān)門。消費降級時,比有好茶更重要的是:現(xiàn)金流。
茶葉做一堆,但真正好賣的山頭,就那么兩三個。除了好賣的山頭,其它山頭的茶葉收進來,就成了占用資金的庫存。
茶商根據(jù)已有的市場,集中有限的資金,把品質(zhì)做精、盡量把成本做下來,才能在市場活下去。
其它山頭,如果有客戶要,從料頭手里拿貨,寧愿少賺點甚至不賺,能留住客戶即可。
老楊明年都打算集中資金干冰島壩歪和忙肺水井頭,像冰島南迫白水河古樹、昔歸古樹這類一箱茶葉大幾萬又貴又占資金,離開茶山根本賣不掉的山頭,直接放棄。
茶客:不再為高溢價買單
喝茶,茶客錢好掙的時候,文化好賣。
錢難掙的時候,茶葉,正回到它最原本的功能,可以喝的高品質(zhì)農(nóng)產(chǎn)品。
市場,正在回歸理性。前幾年,喝茶追大師工藝、追獨樹,甚至追向陽面。
茶葉越稀缺越好,越獨特越好。茶葉江湖,神神叨叨的人一批又一批,還混得風生水起。
那時候喝茶,在某種程度上,喝的是圈子之內(nèi)互相攀比的面子茶(能做成面子茶的品質(zhì)也不差)。
但今天的茶葉市場,茶葉所有的價值,都已經(jīng)落實到口感。
如今還堅持每年買茶的茶客,是把茶當作剛需的人。但是,錢難掙,茶客買茶的時候,一定會選擇那些原料成本加一點利潤就賣的茶商。
簡言之,買茶拼的是性價比。臺地茶換個包裝,賣幾千一餅的市場,早被茶客拋棄了。
大師的故事、越陳越香的故事、老茶的故事支撐起來的超高溢價,沒人買單了。
老一輩茶商,存新茶,賣老茶,舊茶養(yǎng)新茶。
然而,越陳越香這一套,都為直播間做了嫁衣。真到了千萬茶葉存在倉庫無力變現(xiàn)時,才發(fā)現(xiàn):收茶容易賣茶難。
缺現(xiàn)金流的時候,拿去直播間變現(xiàn),竟成了老一輩茶人的救命稻草。
今天,茶葉,逐漸回歸農(nóng)產(chǎn)品,做茶已經(jīng)沒有高溢價可言。
茶葉講山頭,做一個山頭,就要在這個山頭中拼地塊、拼工藝,精益求精,做好品質(zhì),降低成本,才能留住茶客。
做精一款茶,原料成本+適當?shù)睦麧櫫糇〔杩停?/p>
每年茶葉做出來,就來回購,
這才是最好的賣茶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