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博,有一座“活著的古商城”。千年未改的街巷走向,斑駁的木梁門楣,刻著“金周村”輝煌舊夢的匾額仍掛在路口。
而今,它已成為國家5A級景區(qū),卻依舊不收門票,依舊將老時光以最親切的姿態(tài)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
它就是周村古商城。
因為這里不是做舊的仿古商業(yè)街,而是真正從明代延續(xù)至今的古商業(yè)體系。從明永樂八年(1410年)起興建,歷經(jīng)風雨六百余年,至清代更達鼎盛,素有“旱碼頭”之稱。
腳下踩的石板,曾見證綢緞布匹的交易喧鬧;街頭看見的門頭,依舊保留著商號的原貌與字號招牌。
不需要大聲宣告歷史的厚重,只需靜靜走一段街,就能感受到流金歲月中,人聲鼎沸的余溫仍在。
周村古商城不僅是5A景區(qū),更是對外免費開放。無需預約,直接入園。
核心游覽區(qū)由絲市街、銀子市街、大街三條主干組成,串聯(lián)起整個古商城的精華。
每條街都有不同的氣質(zhì):
· 絲市街文雅精致,適合感受“絲綢之鄉(xiāng)”的柔軟;
· 銀子市街舊跡斑斕,是票號和商會留下的金融歷史;
· 大街最為熱鬧,展館密集,是演出與拍照的核心區(qū)段。
游覽建議3—5小時之間,如果想看足表演、細逛展館,一整個下午也不過分。
不是單純的“走馬觀花”,而是每一個轉(zhuǎn)角都可能遇到“穿越”。
景區(qū)安排了豐富的沉浸式表演,讓游人仿佛置身清末民初的街市。
上午從北門入,能趕上10點的“乾隆賜字”儀式,接著一路向南,圍觀“拋繡球招婿”的民俗劇,再到11點半的大染坊,看染工們?nèi)绾我宦曔汉壤_布匹,熱鬧得像趕集。
而下午的推薦線路,則從南門起步,14點的大染坊非遺絕活、14:40的狀元府獻藝、16:30的票號風云,每一場都有故事,有情緒。
演出信息每日更新,建議入園就先拍下時刻表,預留時間提前到場。
不僅是看戲、聽曲,更有觸得到的歷史感。
· 老號鋪的木門吱呀作響,店內(nèi)擺著算盤與賬冊;
· 石板路的縫隙中,藏著歲月的紋路;
· 牌坊之下,鏡頭抬起仰拍,能拍出對稱莊重的古街氛圍;
· 大染坊曬布場,色彩繽紛如畫,正午陽光落下,隨風翻飛。
展館不少,像民俗展覽館、票號館、謙祥益、瑞蚨祥等,既是歷史場景,也是好照片的背景板。若懶得全進,可根據(jù)時間與興趣自由選點參觀。
景區(qū)內(nèi)吃喝方便,尤其北門附近的“知味齋”人氣高,適合家庭用餐;街邊亦有不少魯味鹵貨、鍋餅、糖畫攤,邊走邊吃,更有老街氛圍。
陽光在青磚上流轉(zhuǎn),演出中的鑼鼓未停,老街盡頭,一幅幅舊景仍在續(xù)寫新故事。
不是每座古鎮(zhèn)都值得反復踏足,但周村古商城,是那種走一回還想再來的地方。
三條老街,三場演出,兩三小時的漫步,不為追趕打卡,只為沉進那些仍在喘息的歷史深處。
時光不老,市井猶存;“天下第一村”,原來一直都在,靜靜等人走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