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國氣象局舉辦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9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10月氣候趨勢預測、“十一”假期天氣預報及氣象服務提示。
對于9月我國天氣氣候特征,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紹,生成和登陸臺風多,連續(xù)4個臺風登陸或影響華南地區(qū)。9月以來(截至9月27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6個臺風生成,較常年同期偏多1.3個,其中3個登陸我國,較常年同期偏多1.4個。上中旬,第16號臺風“塔巴”和第17號臺風“米娜”先后以強熱帶風暴級登陸廣東沿海。
第18號臺風“樺加沙”于9月24日和25日先后在廣東和廣西沿海登陸,具有強度大、風圈范圍廣等特征。目前,第20號臺風“博羅依”正掠過海南島以南海面,給海南及兩廣南部帶來強風雨。
▲9月24日,臺風“樺加沙”在廣東陽江登陸時情形
降水方面,肖潺表示,9月以來暴雨過程多,秋雨顯著,局地影響大,全國平均降水量80.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2.4%,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四多;河南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多,山東為歷史同期第三多;9月以來共發(fā)生6次暴雨過程,江蘇、四川、陜西、河南等地有23個國家級氣象站日降水量達極端標準,其中江蘇鹽都(225.8毫米)、寶應(220.2毫米)、河南許昌(181.3毫米)等5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華西秋雨于8月25日開始,較常年(9月2日)偏早8天;截至目前,秋雨區(qū)全區(qū)平均降水量210.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59.7%。
氣溫方面,肖潺介紹,9月以來全國平均氣溫18.2℃,較常年同期偏高1.0℃,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四高;上海、浙江、吉林、黑龍江氣溫均為歷史同期最高。黑龍江、吉林、上海、浙江、江蘇等地有43個國家級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或達到秋季歷史極值。
肖潺表示,6月30日至9月9日,我國出現(xiàn)1961年以來第四強高溫事件,此次高溫過程持續(xù)時間長(72天,為1961年以來第三長,僅次于2022年(79天)和2024年(74天)),影響范圍廣(400.0萬平方公里),極端性強(重慶巫溪(44.2℃)等56站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
此外,秋季首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9月17日至18日,受冷空氣過程影響,中東部地區(qū)氣溫普遍下降5~8℃,局地降溫10℃。
紅星新聞記者 祁彪
編輯張尋
審核 官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