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孫儷的生日過得不太平。
起因是《甄嬛傳》里的“安陵容”陶昕然,掐著點送上祝福,但幾個小時過去,孫儷那邊靜悄悄,沒在公開平臺回應。
這下可讓一些網(wǎng)友逮著了機會,嘲諷陶昕然“熱臉貼冷屁股”,沒等風波發(fā)酵,陶昕然親自下場回懟,說孫儷早就私下回復了,不久后,孫儷也出現(xiàn)在評論區(qū),簡短又實在地留下一句:“我剛收工,謝謝?!?/p>
一場小小的風波,卻精準地勾勒出孫儷在公眾眼里的形象:有點“不合群”,甚至“難交往”,可吊詭的是,圈內的大導演張藝謀卻評價她,是娛樂圈少見的聰明人,一個兼具天賦與勤奮,并擁有強大“定力”的演員。
那么孫儷看似不合群的背后,難道其實藏著別人沒看透的門道?孫儷到底憑什么能一直堅持自己的風格?
孫儷的“不合群”
孫儷這些年的職業(yè)選擇,她和很多人不一樣,娛樂圈里,大多數(shù)演員都希望不斷往前沖,能多拿一部戲就多拿一部戲,能多一點曝光就多一點曝光,但孫儷的路子很特別,她在最熱鬧的時候,偏偏選擇主動退一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甄嬛傳》,這部劇從2011年開播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十多年了,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總播放量超過300億,可以說是國產(chǎn)劇里難得的現(xiàn)象級作品。
孫儷靠“甄嬛”這個角色火遍大江南北,名氣和收益雙豐收,換做別人,可能早就一直借這個角色吃老本,各種節(jié)目、活動、商演都少不了。
但孫儷并沒有這么做,她不僅沒有借機反復炒作,甚至連那個炒舊情懷的綜藝《煥新環(huán)游記》也沒參加,更重要的是,在事業(yè)最紅火的時候,她還拒絕了很多古裝劇的邀約。
她的想法很簡單:演員真正的根基是作品,而不是一遍遍消費舊角色,一直抱著“熹貴妃”不放,看似安全,其實就是把自己困在原地,她要的是成長和突破,所以選擇主動跳出來。
都知道,如今的娛樂圈,真人秀是明星保持熱度、賺快錢的最快方式,很多演員擔心被遺忘,什么綜藝都接,甚至把家庭生活也搬到鏡頭前。
但孫儷幾乎成了綜藝絕緣體,很少有人在綜藝里見過她的身影,就算有人開出上千萬的酬勞,想讓她帶孩子上節(jié)目,她也直接拒絕,在她看來,演員需要保留神秘感,而家庭生活是私事,應該被保護。
她也不會靠話題來維持熱度,更不會為了熱搜去刻意炒作,面對八卦問題,她總能輕描淡寫地避開,不給別人留下炒作的空間,這種“冷靜”在當下的娛樂圈非常少見。
正是因為她沒有被流量裹挾,也沒被單一角色綁死,所以她能夠不斷帶來新的驚喜,比如在新劇《蠻好的人生》里,她換上了利落的短發(fā),用流利的上海話出演一個保險公司的女高管。
觀眾看到的,不再是“甄嬛”,而是一個全新的角色,這種轉型的成功,正是因為她始終堅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依賴過去的光環(huán)。
孫儷的聰明在于,她明白什么時候該前進,什么時候該收手,這讓她走得更穩(wěn),也走得更遠。
靠真功夫立足
可是真正支撐孫儷在演藝圈站穩(wěn)腳跟的,是她的笨功夫和真本事,把角色一點點磨出來,畢竟現(xiàn)在的娛樂圈,大家都急著出成績,想著一步登天。
可是孫儷卻走了最“慢”的路,用最老派的方法,認真琢磨每一個角色,不投機取巧,她始終相信,觀眾最終記住的,不是你上的綜藝,也不是你的流量,而是你在作品里的表現(xiàn)。
比如在電視劇《安家》里,她演的是一個房產(chǎn)中介,很多演員只要看看劇本就開拍,但孫儷硬是跑到中介公司“臥底”了三個月。
她跟著老員工一起帶客人看房,甚至半夜兩點陪客戶爬28層樓去看頂層,這些經(jīng)歷讓她真正理解了中介的辛苦和細節(jié),所以在鏡頭前,她的表演才讓人覺得特別真實。
再比如在張藝謀的電影《影》里,她有一段古琴表演的鏡頭,對很多演員來說,這種小細節(jié)完全可以交給替身,但孫儷堅持自己學,她從零基礎開始,硬生生花了兩個月,把古琴練得像模像樣。
哪怕只是幾分鐘的鏡頭,她也要做到不露怯,這種“笨勁”貫穿了她整個演藝生涯,2003年拍《玉觀音》時,她還是新人,每天提前兩個小時到片場,自己練打戲動作。
后來拍《甄嬛傳》,她提前半年就開始看《清史稿》,還要背下一大堆文言文臺詞,拍戲時,那個十幾斤重的旗頭,她每天戴上幾個小時,結果頭皮受損,頭發(fā)大把大把掉,可她從不抱怨,覺得這是演員應有的付出。
其實在《影》這部戲里,張藝謀最開始并沒有考慮她,是鄧超推薦才讓她進入視線,最后能拿下這個角色,靠的不是關系,而是她的功底和拼勁,導演看過她的努力,自然放心把角色交給她。
孫儷的安全感,不是來自流量和熱搜,也不是來自關系和炒作,而是她自己一點點積累的專業(yè)能力,她寧可走最笨的路,也要走得扎實,這種選擇,才是她最大的底氣。
清醒守住邊界
孫儷在生活中的選擇,她不跟風、不隨大流,她把那些不必要的應酬、浮躁和攀比都刪掉,守住了屬于自己的節(jié)奏和能量。
她的生活非常自律。每天早上五點半準時起床,先練太極,再寫書法,早餐常常是自己種的蔬菜,晚上九點,她會關掉手機休息。
很多人覺得這種作息太嚴格,但這正是她刻意為自己劃出的邊界,娛樂圈里充斥著熬夜、飯局和過度社交,而她選擇用最簡單的方式,把自己隔開。
導演請她去聚餐,她會直接拒絕,說要回家澆菜,還要陪孩子讀書,別人可能會覺得不合群,但孫儷的堅持,其實是對家庭和內心的一種保護,她的社交圈不大,但很真誠。
和陶昕然的友情就是例子,2009年拍《甄嬛傳》時,孫儷已經(jīng)小有名氣,而陶昕然還是新人,孫儷主動把自己寫滿分析的劇本筆記借給她,還幫她對戲。
多年過去,她們依然保持緊密聯(lián)系,陶昕然產(chǎn)后抑郁,孫儷遠在倫敦拍戲,也能半夜打電話陪她,家人需要幫助時,她也會通過鄧超的關系幫忙牽線,從不猶豫。
更特別的是,她敢為生活重新設定規(guī)則,比如為了陪女兒參加鋼琴考級,她直接和劇組溝通,電影《烏云之上》因此停工了半年。
要知道,一般演員根本沒這個底氣,但孫儷可以,因為她有足夠的專業(yè)價值,作品一再證明了她的實力,所以她的話有分量,她不需要依賴圈內潛規(guī)則,更不用通過社交來維持位置。
如果總結她的成功,可以用一個閉環(huán)來形容,職業(yè)上她不被短期流量誘惑,表演上她用笨功夫磨角色,生活里她守住家庭和自我。
這三條路加起來,成就了一個不被娛樂圈裹挾的孫儷,網(wǎng)友說她是“反內卷的教材”,并不是夸張,而是她用真實的選擇活出了另一種可能,喧囂散去,她留下的,永遠是扎實的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