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探討《創(chuàng)世紀(jì)》是港劇巔峰的時候,很多劇迷朋友都提到了另一部作品。
紛紛認(rèn)為論及港劇巔峰,這部不遑多讓。
哪部呢?《大時代》。
有眼光,這確實稱得上是一部頂中頂?shù)捻敿?a target="_blank" >神劇。
沒了解過這部劇的觀眾,單看《大時代》的海報,左邊是一臉堅毅正氣凜然的鄭少秋,右邊則是囂張不羈也顯得有點陰險狠辣的劉青云,誰是正義的男主角好像不難判斷。
可事實卻是,鄭少秋的角色丁蟹是TVB乃至整個華語影視劇里最獨一無二的奇葩反派。
相比之下,作為《大時代》的第一主角,劉青云扮演的方展博角色光芒卻是就黯淡了不少,角色過于金手指的設(shè)定讓他自身的魅力有所削減,連劇中周慧敏、郭藹明兩位大美女對他的青睞都顯得有些不合情理。
父親被丁蟹活活打死,養(yǎng)母玲姐被丁蟹逼死,三個妹妹老大老二被扔下樓,最小的妹妹小敏被丁家老二強暴染上性病不堪受辱跳樓自殺,經(jīng)歷這一切的方展博十幾年來以報仇為目的,在股票這個自己最熟悉的戰(zhàn)場一直尋找著機會給予丁家致命一擊。
大時代背景下,觀眾見證的是方展博的復(fù)仇史,更是伴隨著股市風(fēng)云動蕩的香港經(jīng)濟興衰史。
如果討論的主題是“大時代”,整部劇的主角毫無疑問是方展博,但如果將切入點轉(zhuǎn)至“貪婪”,那么丁蟹顯然更符合主題。
沒錯,貪婪。
《大時代》的英文片名是《The Greed of Man》,即“人的貪婪”。
這部劇拍透了“貪婪”二字,放到現(xiàn)在來看,仍讓人感慨萬千,受益無窮。
劇中鄭少秋所扮演的丁蟹,入獄14年過著非人生活的他沒死,出獄身中四槍的他沒死,四五十歲依然身強力壯能吃能睡精神奕奕,用10塊錢賭馬就賺回兩千多萬加豪車一部,去澳門用兩千塊玩兩把輪盤贏五十幾萬,闖進(jìn)股票市場亂來一通就贏十幾二十億。氣運強到如此地步,可最終也難逃因貪婪而造成的苦果。
“人的貪婪”誠不欺我。
不管是影響力還是角色在塑造上的精彩程度,丁蟹這個角色在TVB歷史上都排的上前幾。
當(dāng)年的“丁蟹效應(yīng)”,不知道讓多少股民印象深刻。
所謂“丁蟹效應(yīng)”,是指從鄭少秋于1992年在《大時代》中飾演丁蟹開始,凡是播出由鄭少秋主演的影視劇,恒生指數(shù)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從而使股民損失慘重。
如今笑談已經(jīng)過去,還是從劇集本身聊聊這個人物。
作為反派,從種下的果來看,丁蟹是十足十的壞家伙,又是令人哭笑不得的壞家伙。
先說他為什么是個十足十的壞家伙。
他在劇中的“戰(zhàn)績”是打死兩人,打癱一人。
打死的兩人中,一個是死在擂臺上,拳腳無眼,這倒對其無須過多苛責(zé)。但另一個人卻是和他有著三十年感情的摯交好友,劉松仁扮演的方進(jìn)新。
先是將方進(jìn)新打成植物人,等到他奇跡般蘇醒時,曾經(jīng)叱咤風(fēng)云的股票天才、未來的華人會主席,已經(jīng)成了一個智力受創(chuàng)者,一個連鞋帶都不會系、為別人分報紙賺家用都費勁的傻子,縱然已這般情況,丁蟹卻是再出辣手,闖上門去將其打死,活活打死。
如果打死人可以說是他失手,是丁蟹天生神力、鋼筋鐵骨,功夫賽過李小龍,是莽夫還不算他太壞,那么他打死人之后的毫不悔改才是真正的人神共憤。
丁蟹的母親作為方進(jìn)新的奶媽,責(zé)備兒子的過錯時,丁蟹反駁道,他只是死了長眠而已,我可失去的是自由啊,做了十四年牢?。╬s:丁蟹十四年牢獄之災(zāi)與打死方進(jìn)新并沒有關(guān)系,是他逃竄至臺灣在當(dāng)?shù)卮虬c一人,被判入獄14年。)
后面看母親太過生氣,似乎要認(rèn)錯了:好了好了,知道錯了,早知道······當(dāng)初就不打他頭了。
即使后來上了法庭,大庭廣眾之下,丁蟹也坦蕩蕩地承認(rèn)自己殺了人,但自己沒有錯,“我只不過打了他兩拳而已?!?/p>
此為打死人的壞,占丁蟹十足壞的五成。
另五成壞在于丁蟹對感情的霸凌,這是后話。
再說為什么說他又是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壞家伙,因為他壞的不夠徹徹底底。
在丁蟹自己看來,自己是個義薄云天有情有義的大善人,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是“人善人欺天不欺”。
幼時丁蟹四個兒子中的老大丁孝蟹偷東西,是方進(jìn)新從警局將其領(lǐng)出。
到了家里,丁蟹聽說老大偷東西,面色一變頓時怒從心頭起,大喝道,“老大!你偷東西!”
老大怯怯地回道,我偷東西給弟弟吃嘛。
丁蟹的目光頓時柔了下來,“這就沒關(guān)系,有血性!”。
丁蟹眼中的世界沒有所謂的法則、規(guī)矩、法律,一切唯情義論,他像是生錯了年代,本該是刀劍無眼、快意恩仇的江湖中人。
自己鋃鐺入獄之時,四個兒子為了救父親出來,就以卑劣的行徑去逼迫方家人,譬如潑油漆、恐嚇等。
丁蟹在獄中看到新聞,氣的目眥盡裂,大喊道:流氓!流氓所為!簡直不是人!這也做得出來!
見到兒子后更是大發(fā)雷霆,化身正義使者,怎一個仁義無雙。
“你們別以為我關(guān)在這里什么都不知道,你們做了壞事,我同樣會知道,同樣一清二楚!澆煤油、打人、潑油漆,你們連這種傷天害理的事也做得出來,老爸以前是這么教你們的!寧人負(fù)我,我不負(fù)人!流氓!”
后來兒子們出主意給選擇法庭上自辯的丁蟹,讓他問下作的問題當(dāng)庭羞辱被老二強暴的方家小女兒,想逼得她精神錯亂說不出話。
可到了法庭上,當(dāng)那些侮辱性的字眼一個字一個字從丁蟹自己嘴里冒出來時,他確實越念越憤怒。
“我不問了!”說著稿子一扔氣急敗壞地當(dāng)庭頹唐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起身后指著為他出主意的我方律師,“你們高興了,你們開心了,又性病,又發(fā)生性行為,人家才十八歲,中學(xué)生,小女生,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淫人意若何,你想想如果是你自己的女兒,你會怎么樣?豈有此理!你們這幾個何必這么缺德呢!我們何必這么卑鄙呢,香港是什么地方!為什么都利字當(dāng)頭就沒有人性!你們這些衣冠禽獸,你們太不是東西了!”
滿口仁義道德,卻又對他人隨意生殺予奪,丁蟹的世界觀注定與常人是不同的。
殺了人家的爸爸,遭到別人女兒的質(zhì)問也覺得沒什么。
“你嫁給我兒子,我做你爸爸,我發(fā)誓,我比你親爸爸更疼你!”
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想事情永遠(yuǎn)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這樣的丁蟹卻又有著逆天到令所有人妒忌的運氣。
荒誕,離奇,但一切在人性上又都說得通,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都見得到。
丁蟹這樣的人,看似奇葩,其實絕不鮮見。
當(dāng)然,不管是多么奇葩的人,也逃不過人性中的本能和欲望:
貪。
起初,他貪的是情。
藍(lán)潔瑛扮演的惠玲是丁蟹永遠(yuǎn)的白月光。
惠玲本被丁蟹的有情有義所吸引,后來因覺察到丁蟹的霸道妄為想要逃避他卻怎么也躲不開。
為了避開丁蟹,當(dāng)時還在上學(xué)的惠玲換了三所學(xué)校,又一次次被丁蟹找到,丁蟹以為惠玲是和他賭氣,其實別人根本是怕了他。
消失幾天去澳門,告訴惠玲說是去找前妻,惠玲趁此機會準(zhǔn)備離開他,又被回來的丁蟹逮到。
“你以為我找她是做什么?我只是潑了她開水!我愛的是你啊惠玲!”
直至惠玲遇上方進(jìn)新并愛上方進(jìn)新,丁蟹仍認(rèn)為惠玲只是為了氣自己,為此不惜打死自己三十年的好兄弟。
逃亡臺灣,入獄十四年,出獄后又找到惠玲,嚇得惠玲用車撞他,他還以為是惠玲在和她賭氣。
后來惠玲被他逼成神經(jīng)病,躲他逼他用刀插他,他仍想的是:惠玲不要再生氣了,我們已經(jīng)錯過大半生了,不要再這樣下去了。
是自己看上的女人,丁蟹就算追到天涯海角,等到海枯石爛也要得到她。
同時對于自己的好友方進(jìn)新,丁蟹也是一意孤行,認(rèn)為他所做的才是真正為朋友著想,強行逼方進(jìn)新見華總探長是讓他交大運而不考慮總探長是否要腐敗方進(jìn)新,對友情的一意孤行,又豈非不是另一番霸凌與貪婪?
所有的故事與事故,所有的罪惡與血仇,都源于丁蟹對感情的貪婪。
他的貪婪是自以為是的。他從來不覺得惠玲對自己的逃避和仇恨是惠玲的本意,他甚至一次次地認(rèn)為對方其實深愛著自己。
從頭到尾,他貪的都不是惠玲的人,而是惠玲的情。
后來,他又貪錢。
這也是最終令丁家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
為什么不貪感情了?因為朋友被他打死,愛人被他逼死,他沒得貪了。
仗著自己的異于常人的運氣,丁蟹在股市大展神威,資產(chǎn)一度從千萬變一億,再到十億、二十億甚至一百億。
還覺不夠,還想對他人趕盡殺絕,想要賺得更多更多,最后自取滅亡。
縱觀丁蟹的人生軌跡,堪稱氣運逆天到吊詭,本可坐擁財富享盡榮華富貴,卻因為更深的貪念落得滿門慘案。
但這一切,其實都是命中注定。
是個體的命中注定,也是時代的命中注定。
大時代下的香港,借著股市的風(fēng)云變幻,成大事者不止丁蟹一人,落得和丁蟹一樣慘烈下場的亦是尸橫遍野。
也因此,劇集在最后警醒眾人:
“股市原意,乃讓集資搜資有其地,社會向榮,人皆有賺,惜人性貪婪,耗盡心思,巧取豪奪,樂土成煉獄,血雨腥風(fēng),殺戮不息。無數(shù)人蕩產(chǎn)傾家輸性命,勝者則喪良知人格,余于股壇數(shù)十載未嘗見一真正贏者,智者應(yīng)知此乃一處永無贏家之戰(zhàn)場取勝唯一之法【及早離去】”
“及早離去”,四個字道盡人生真諦。
貪只貪得一時。
有舍,才有得。
《大時代》也告訴我們,投機取巧只能做一時的勝者,要想真正成就大事,還得腳踏實地。
劇中,在股市上翻江倒海的陳萬年和丁蟹沒有好的下場,方展博和陳滔滔提心吊膽,在與命運的賭博中起起落落。
誰的財富穩(wěn)如磐石呢?
劇中有個叫韋嘉誠的角色,有家公司,叫黃河實業(yè),所指何人,不言而喻。
實業(yè)難做,但沒有實業(yè),一切都是泡沫。
除過戲劇沖突上的突破性與整部劇的大格局之外,《大時代》的演員陣容如今看來也是相當(dāng)豪華,鄭少秋、劉青云、周慧敏、郭藹明、李麗珍、藍(lán)潔瑛、陶大宇、劉松仁、林保怡、邵仲衡、林家棟······
鄭少秋的丁蟹,是他突破偶像包袱,嘗試飾演反派后意外塑造的經(jīng)典,后來看他在《天地男兒》里演老好人徐永邦被人欺負(fù),我都盼著他化身丁蟹把反派痛扁一頓。
《大時代》里有最青澀的劉青云,最稚嫩、最朝氣,后來看《奪命金》,別人問劉青云飾演的角色“懂不懂股票”,我瞬間笑了出來,那是因為我想到了方展博,那個在股票世界中無所不能的黑仔。
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周慧敏飾演的小猶太唱著《似是故人來》時的畫面,這個性情純真又有些摳門的角色,和初出茅廬的她相得益彰。
郭藹明飾演的龍紀(jì)文可能是她在TVB最可愛的角色(尤其是和藍(lán)嘉文相比),讓人欣慰的是,戲中的龍紀(jì)文和方展博黯然收場,戲外的郭藹明和香港市民劉先生卻成了模范伉儷。
藍(lán)潔瑛戲如人生,《大時代》里留下了藍(lán)姑最美也是最令讓傷感的表演,那首《容易受傷的女人》響起時,不知讓多少人落淚。
邵仲衡飾演的丁孝蟹和李麗珍飾演的方婷也是很多人心中的意難忘,他們的愛情,有太多如果,但最終,還是以悲劇收場。沒有人能否認(rèn)的是,那時的邵仲衡,有勝過無數(shù)偶像的俊朗氣質(zhì),而李麗珍不可方物的容顏,曾照亮無數(shù)少年的心。
(孝蟹黑化后太壞了,不給他正臉)
不能不提的,還有成就這部劇的第一功臣——
導(dǎo)演韋家輝。
編劇出身的韋家輝也參與了這部劇的劇本創(chuàng)作。
彼時的韋家輝,還未與杜琪峰一起創(chuàng)立銀河映像,但在《大時代》中,他日后經(jīng)常在電影中所作的表達(dá),已經(jīng)可以看到。
韋家輝對佛學(xué)頗有研究,因果輪回、人之宿命,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常常探討的東西。
在《大時代》中,我們看到,每個角色最終的果,都有其因。每個人,都有著不可逆轉(zhuǎn)的宿命。
觀眾心愛周慧敏所飾演的小猶太,韋家輝卻一定要讓小猶太死去。
觀眾心疼劉松仁所飾演的方進(jìn)新,韋家輝卻一定要讓方進(jìn)新變傻,在稍有好轉(zhuǎn)時身亡。
是韋家輝殘酷嗎?
不,他只是要告訴觀眾,世事無常,人生不過如此。
他同時也在表達(dá)的是:
天道有常,有常即是無常。
同樣的主題,我們在他日后和杜琪峰合作的《大只佬》、《奪命金》、《神探》等名作中都能看到。
那些藏匿在精彩故事、鮮活人物、細(xì)膩情感背后的哲理與思考,才是韋家輝作品真正的迷人之處。
正是因為有韋家輝這樣的創(chuàng)作者,我們這些影迷劇迷才會如此迷戀那個時代的香港電影電視劇,而《大時代》正是在那個時代便熠熠發(fā)光,并且最終留了下來的經(jīng)典之作。
最奇葩的角色,最狠辣的父親,最孝順的兒子,最忠貞的愛情,最諷刺的現(xiàn)實,最貪婪的人性······
當(dāng)如今我們回首再看這部劇時,那有些模糊的畫面里,氤氳的仍是清晰的感動與共鳴。
商務(wù)/阿樂(微信:pachongsw1)
進(jìn)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