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北京大學哲學系系主任程樂松教授于9月6日在2025年開學典禮上的致辭,關乎生活本質、時代挑戰(zhàn),是對大學生關于大學生活的建議,也是對可能從事學術工作的學者及從事任何專業(yè)工作的所有人的提醒,特此分享。
1、不要用精明的利益算計來替代深入內心的反思,也不要用虛無縹緲的偉大前程來消磨投入當下的熱情。
2、在我們這個時代讀哲學最大的挑戰(zhàn)不是來自學科的知識難度和持續(xù)學習的耐心,而是無處不在的質疑,特別是基于工具理性和實用主義的、那種自以為是的精明帶來的無知的傲慢。
3、因此,我給各位的建議是,即使沒有專注讀書,也不要像一個花蝴蝶一樣出現(xiàn)在校園活動和社交的每一個場合,太多的選項與沒有選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我將這種“物理性參與 精神性游離”定義為“校園生活的渣男狀態(tài)”。你自以為自己是生活的主導者,實際上,你可能只是因為不自信和恐懼在拙劣模仿、盲目跟隨。沒有發(fā)自內心的肯認,我們在任何熱鬧中都是局外人。
4、實際上,相對于不斷涌向我們的無限豐富的不確定性,任何高瞻遠矚的人生規(guī)劃,和十分精密的算計在時間面前不僅是脆弱的,甚至是可笑和荒謬的。
5、如果可以在保持當下的心靈平靜,且在未來不反復懊惱和悔恨,那么任何一段時光都是值得的。陷入焦慮和懊惱且無法自拔,是我能夠想象的、唯一浪費生命的方式。
以下為程樂松教授原文:
文章來源:必記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