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首個科普月的各項活動掀起了又一輪科普熱潮。作為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兩翼之一,科普有利于形成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讓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近年來,科普工作受到持續(xù)關注,各類科普活動蓬勃開展,科普形式也日益豐富。科普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對科普自身的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做好高質量科普成為擺在廣大科普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做好高質量科普,科學、準確是根基。確??破諆热莸恼鎸嵭?、可靠性,尊重科學事實,是開展一切科普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不夠嚴謹全面的科普,可能會誤導公眾形成錯誤認知,甚至引發(fā)不必要的恐慌,最終會削弱科學公信力,影響公民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
做好高質量科普,還要兼顧知識輸出與思維培養(yǎng)。高質量的科普,不僅需要通過生動的案例、有趣的實驗、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激發(fā)公眾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同時,也要傳播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引導公眾學會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讓科學精神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產出更多高質量科普,既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公眾的迫切呼喚。推動科學普及走向高效優(yōu)質,將進一步提升全民科學素養(yǎng),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強勁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9日 18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