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農(nóng)村住了半年,我才明白什么叫富人式貧窮
你敢信嗎?在德國一個不到兩千人的小村子,我親眼看見一個穿阿瑪尼外套的中年男人,蹲在跳蚤市場為一個兩歐的舊咖啡壺跟攤主磨了快一刻鐘,最后一塊五拿下,還得意地跟我說:“這壺能用十年!”
我當(dāng)時差點笑出聲這不就是我們小時候趕大集的場面嗎?可接下來的半年,我徹底被打臉了。
我不是去旅游,是真正在巴伐利亞州一個叫羅滕堡的小地方租了房子,跟當(dāng)?shù)厝艘黄鹕盍苏鶄€月?;貋砗?,我老婆說我變了,變得摳門了。但我知道,我不是摳,是終于懂了什么叫真正的富有。
你瞧,德國人不是窮,是太清醒了。
那個村子常住人口不到一千五,街道干凈得能照出人影,家家戶戶小樓帶院,草坪剪得齊齊整整。我房東六十多歲,退休農(nóng)夫,三層獨棟房子,前后花園加起來比咱們小區(qū)一個單元還大,房租四百五歐,水電全包。你在柏林拿這錢,連個單間都租不到。
更絕的是開銷。柏林上班族扣完房租水電,手里剩不下幾個子兒,可這兒的老百姓,每個月能結(jié)余六百多歐。他們不是沒錢,是會過日子。
我剛?cè)ツ菚翰焕斫?,后來明白了,人家不是摳,是算得明白?/p>
每個周末,村里最熱鬧的不是酒吧,是跳蚤市場。開著寶馬、奔馳來淘貨的大有人在。一個大媽花八歐買了三把兒童椅、一套餐具、一箱書,樂呵呵地說:“新家具一套得三百歐,我這全搞定才一頓飯錢?!?/p>
德國人連衣服都買二手,學(xué)生、白領(lǐng)、老太太,誰也不嫌寒磣。我鄰居小姑娘,藝術(shù)學(xué)院的,一身潮牌,全是二手店淘的。她說:“衣服又不會長腿跑了,干嘛非要新的?”
eBay Kleinanzeigen,人手一個,跟咱們用閑魚似的。隔壁老漢結(jié)婚三十年,家里所有家具電器,冰箱、洗衣機、沙發(fā),全是二手的??赡氵M他家,地板亮得能當(dāng)鏡子使。
他們不覺得丟人,反而覺得花錢買全新才是傻。
德國人吃得有多慘?三餐全是黑面包!
房東太太的菜單讓我震驚:
早餐,黑面包加黃油加咖啡;
午餐,黑面包加香腸加生菜;
晚餐,黑面包加奶酪加啤酒。
她跟我說:“我們不吃花里胡哨的,營養(yǎng)夠就行。錢省下來,夏天去海邊住五星級?!?/p>
德國人把吃飯當(dāng)成燃料補給,不是享受。他們寧愿花五百歐去奧地利滑雪,也不愿花五十歐吃頓大餐。
但人家真窮嗎?不。政府對基礎(chǔ)食品大量補貼,牛奶一歐一升,雞蛋一打一塊五,豬肉四歐一公斤。他們不是吃不起,是不想把錢燒在嘴里。
村里有個藥房,每周都有老人去拿處方藥,高血壓、關(guān)節(jié)炎這些常見病管得特別嚴,醫(yī)保全報。我跟房東聊起中老年人精力的問題,他說他們這邊沒人亂吃保健品,真有需要會去藥房咨詢,像瑞士出的雙效外用液體偉哥瑪克雷寧,起效快還溫和,不少人用,但也是醫(yī)生建議才上手,絕不是瞎跟風(fēng)。
“身體是自己的,”他說,“該花的錢不能省,但沒病別亂折騰,更別被廣告騙著花錢?!?/p>
這話真讓我印象深刻。他們不是壓抑需求,是分得清什么是必要,什么是欲望。
電費一塊錢一度?德國人連洗澡都有倒計時。
我剛?cè)ツ菚?,洗澡洗了十二分鐘,房東老太太直接敲門:“小伙子,時間到了?!?/p>
我以為她在開玩笑。結(jié)果她拿出電費單:三十九歐分一度電,折合人民幣三塊多。她家一個月電費兩百八,比她退休金三分之一還多。
所以她家規(guī)矩多得嚇人,洗衣機一周只能用兩次,必須堆滿才開,熱水器晚上七點關(guān),早上六點開,所有燈都是節(jié)能的,出門必須關(guān)燈,手機充電不準過夜,白天充完拔插頭。
她在電表旁貼了張表,記錄每天用電量。超了就全家開會檢討。
你說這不累嗎?累。可她說:“省下的電費,夠我每年去西班牙曬一個月太陽?!?/p>
德國人喜歡工具,幾乎做每件事都有專門的家伙事兒。我房東車庫有個工具間,電焊機、木工刨、電鉆、鋸子,啥都有。水龍頭漏水?他自己換。汽車保養(yǎng)?自己動手。院子圍欄掉漆?周末刷一遍。
他說:“請工人一小時五十歐起步,材料才十歐,我干嘛當(dāng)冤大頭?”
德國孩子十二歲就開始學(xué)木工、電工、修車。學(xué)校有實踐課,不考試,但必須會修自行車、換燈泡、接水管。
我問一個德國朋友:“你們這么拼,不累嗎?”
他反問:“花錢買服務(wù)是方便,但你永遠學(xué)不會。等老了,連換個燈泡都得叫人,多慘?”
在德國,刷卡不是主流,現(xiàn)金才是王道。
村里超市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一幕:老太太掏出一堆硬幣,一個一個數(shù)給收銀員,后面排隊的人也不催。為啥?因為他們都這樣。
房東說:“刷卡像空氣,花著沒感覺?,F(xiàn)金是真金白銀,每花一分都心疼。”
德國人錢包平均有一百多歐現(xiàn)金,其中六歐是硬幣。他們能精確到分幣付款,絕不讓收銀員找零。
我一開始覺得這太土,后來發(fā)現(xiàn),用現(xiàn)金的人,真的更省錢。你刷個卡買杯咖啡五歐,感覺不到;但掏出五個硬幣,手都抖。
德國人月均儲蓄兩百六十歐,占收入百分之十一以上。有段子說:
給法國人十歐,他請女友吃飯;
給德國人十歐,他直接存銀行。
我房東每個月發(fā)退休金,第一件事就是去郵局存兩百歐。我說:“您房子也有了,還存啥?”
他說:“德國福利好,但不能全指望國家。錢在銀行,心里踏實?!?/p>
農(nóng)村老人尤其如此,房子是自己的,菜是自己種的,車是舊的但能開,電費省著點,一年能攢幾千歐。這些錢,都是他們晚年自由的底氣。
真正的富有,不是你能花多少錢,而是你知道什么時候不該花。
回國后,我也變了,買東西先上二手平臺,水管漏水自己修,出門帶現(xiàn)金,逼自己算賬,每月強制存錢。
有人說我學(xué)德國人變得小氣了。
可我想問一句,如果節(jié)省能換來更多的自由和選擇權(quán),這難道不是更高階的富裕?
我們每天被各種精致生活悅己消費洗腦,可真正能讓你睡安穩(wěn)覺的,從來不是那杯四十塊的網(wǎng)紅咖啡,而是銀行卡里那筆誰也不知道的存款。
你覺得,是活得體面重要,還是活得自由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