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種新型“品牌玄學(xué)”橫空出世,名為——西貝文學(xué)。
不是教你怎么做莜面,而是告訴你:吃了西貝的蒙古牛大骨,不僅能活到70歲,還能穿越三世、魂歸舊體、帶著法力重生成仙俠老太太,拉著兒子狂奔3公里只為再吃一口!
這哪是餐飲宣傳,這是《凡人修仙傳》番外篇,《斗破蒼穹》之“牛骨為引”。
故事主角陸照菱,70歲高齡,身負龍脈、輪回百世,老公是閻王,大師弟是判官,孟婆給她換白開水當忘魂湯……
結(jié)果呢?她命懸一線時,救她的不是丹藥,不是符咒,而是——西貝餐廳的一根牛大骨。
更離譜的是,她喝湯不為續(xù)命,全喂了孫女;骨頭打包回家,熬了49天,靠這口“西貝靈氣”騙過蠻族大祭祀,成功詐尸返陽,還帶著前世記憶殺回人間。
最后不忘報恩:找到服務(wù)員趙金六,送了個“打神鈴”,專治姓羅的“網(wǎng)絡(luò)黑嘴”,一搖鈴,對方立刻嚇到逃去日本。
好家伙,這不是吃飯,是拜山頭;這不是點菜,是入宗門。
你以為這是網(wǎng)友惡搞?不,這故事最早出自西貝自家公眾號“品味西貝”——認證信息寫著“西貝員工交流平臺”,儼然一副“官方正史”架勢。
這些年,這個號可沒少產(chǎn)出“西貝神話”:
有顧客為幫服務(wù)員沖業(yè)績,全家出動請客吃飯,感人至深;有顧客帶服務(wù)員游佛山,情同姐妹(但沒人問:你班都沒得休,哪來的假?);還有媽媽拿了3000元“教育基金”,孩子當場表態(tài):“媽,我以后也要來西貝上班!”
聽著挺溫情?可細品全是味兒。一個農(nóng)村孩子,人生理想不是考大學(xué)、闖世界,而是“來西貝當服務(wù)員”?那手寫感謝信,字跡歪扭卻滿篇“老板英明”“西貝讓我人生喜悅”,像不像被逼著寫的檢討?
這哪是發(fā)獎金,這是收買靈魂。3000塊換一張感恩臉,值嗎?在資本眼里,值;在尊嚴面前,碎了一地。
更絕的是,這些故事結(jié)尾必加一句“西貝之道”,引用老板賈國龍語錄,強行升華主題。
比如“顧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顧客如初戀”——現(xiàn)在看,簡直是黑色幽默:顧客沒虐你,是你自己把信任作沒了。
而賈老板的“新年36條語錄”,更是把這套“西貝哲學(xué)”推向神壇:
“開餐廳是開礦,80億張嘴是最大的礦?!?br/>好家伙,我們不是消費者,是露天礦場?
“貴不是問題,貴的不值才是問題?!?br/>問題是,21塊一個饅頭,3個餃子29塊,到底值在哪?
最諷刺的是那句“不好吃,不要錢”。羅永浩說難吃,西貝不但收了錢,還要告他——合著“承諾”只對聽話的顧客生效?
從“七歲毛毛喝湯感動哭”,到“店長獲贈北京房產(chǎn)”,再到如今“牛大骨助我重生”,西貝的文案越來越像“霸道總裁+修仙小說+情感劇”混搭短劇。
它不再賣菜,而是在賣夢:只要你信西貝,就能被治愈、被拯救、被封神。
可現(xiàn)實是,夢可以編,味道不能騙。網(wǎng)友早就不吃這套“精神按摩”了。你越煽情,我們越懷疑:是不是菜太差,只能靠故事?lián)螆鲎樱?/p>
真正的品牌忠誠,不是靠虛構(gòu)的“顧客感恩錄”,而是靠端上桌的那碗熱湯夠不夠燙、夠不夠香。
現(xiàn)在的人逛餐廳,打開手機先看評價,不是看公眾號。你出十個“西貝文學(xué)”,不如一條真實好評來得實在。
說到底,西貝缺的不是故事,而是真誠。別總想著用“玄幻軟廣”掩蓋產(chǎn)品短板,也別指望一根牛大骨,真能打通任督二脈。
最后送一句大實話:顧客不需要神仙飯,只需要一頓踏實的好飯。別再搞“西貝修仙傳”了,先把湯里的西蘭花換成新鮮的,比啥都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