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文/liangchaoxford 廣東涼茶煲牛津
一
這是第26篇閱讀隨筆,閱讀英文版《傲慢與偏見》的閱讀隨筆。
昨日流量收入0.85元。
二
繼續(xù)閱讀《傲慢與偏見》英文版。
“Don’t keep coughing so, Kitty, for heaven’s sake! Have a little compassion on my nerves. You tear them to pieces.”
“Kitty has no discretion in her coughs,” said her father; “she times them ill.”
這是貝內特太太和先生的對話。
第一個段落是貝內特太太的臺詞,太太的臺詞有三個句子,我逐句閱讀。
Don’t keep coughing so, Kitty, for heaven’s sake! 基蒂,看在老天的份上,別老這么咳嗽了!
先解決句子里的生詞:
coughing:“咳嗽”。
“keep coughing so”,“持續(xù)咳嗽”,貝內特太太對女兒咳嗽聲的不耐。
heaven:“天堂;上天”。
“for heaven’s sake”是固定表達,譯為“看在老天的份上;拜托”。
“for heaven’s sake”是口語化感嘆詞,貝內特太太此刻煩躁。
sake:“緣故;目的”,常用搭配“for sb.’s sake”(為了某人)或“for the sake of sth.”(為了某事)。
Kitty是誰?
在《傲慢與偏見》中,Kitty 凱瑟琳·班納特(Catherine Bennet),是貝內特家的四女兒。
她性格相對天真、有些嬌氣,常跟在性格更活潑外放的三姐姐莉迪亞(Lydia Bennet)身邊。
Have a little compassion on my nerves.可憐可憐我的神經吧。
“compassion on”,“對……同情、憐憫”,貝內特太太將自己的“神經不適”歸因于女兒的咳嗽,“小題大做”,夸張的表達符合她“情緒化”的特點。
You tear them to pieces.你這都要把我的神經撕成碎片了。
“tear”,這個詞,我略做停留。
tear作動詞,“撕;扯;撕裂”。
原文“You tear them to pieces”中,“tear”就是動詞,用“撕成碎片”的夸張表達,形容基蒂的咳嗽“折磨得神經劇痛”。
tear作名詞,“眼淚;淚水”。
例:Tears ran down her face.(眼淚從她臉上流下。)
固定短語“tear...to pieces”,字面為“把……撕成碎片”,這里結合前文“my nerves”(我的神經),用夸張手法讓“讓神經極度緊張、備受折磨”具象化。
我接著讀貝內特先生的臺詞。
Kitty has no discretion in her coughs, she times them ill. 基蒂咳嗽從來沒個分寸,選的時機也太不合適了。
“no discretion in”,“在……方面沒有分寸”,貝內特先生用“咳嗽沒分寸”這種幽默的說法,消解妻子的煩躁。
“times them ill”直譯為“時機選得不好”,基蒂的咳嗽“偏偏在母親煩躁時發(fā)作”,符合家庭日常對話的輕松感。
三
通過讀貝內特夫婦的對話,可以看到各有千秋。
貝內特太太:通過對女兒咳嗽的不耐、對自身“神經”的夸張擔憂,強化“敏感、焦慮、易情緒化”的形象,與前文為女兒婚事“急功近利”的性格一脈相承。
貝內特先生:用幽默調侃的語氣回應妻子,避免了家庭沖突,顯其“冷靜、風趣、不隨妻子情緒化”的特質,形成夫妻間鮮明的性格對比。
閱讀這一組關于咳嗽的簡短對話,看似是日?,嵥椋瑢嶋H上是貝內特一家鮮活的生活氣息。
四
我用一個英文單詞“antics”(古怪舉動;滑稽行為),把貝內特夫婦的簡短對話過一遍。
這也是溫故而知新,咱讀這一遍,就盡量的讀的扎實一點,讀書不糊弄。
基蒂不合時宜的咳嗽、貝內特太太夸張的煩躁、貝內特先生幽默的調侃,都可以歸為家庭小插曲里的“antics(古怪)”。
第一個段落是貝內特太太的臺詞,有三個句子。
“Don’t keep coughing so, Kitty, for heaven’s sake! ” 基蒂,看在老天的份上,別老這么咳嗽了!
在貝內特太太眼中,女兒這反復的咳嗽不是單純的生理反應,是讓她煩躁的“antics”,因此她才用急切的語氣制止。
“for heaven’s sake”,“看在老天的份上;拜托”,這句口語化感嘆詞,是她對女兒“antics”的控訴。
Kitty,是貝內特家的四女兒,天真嬌氣的性格,容易做出些讓大人哭笑不得的“antics”,不合時宜的咳嗽是其一。
“Have a little compassion on my nerves. 可憐可憐我的神經吧。”
貝內特太太將自己的“神經不適”歸因于女兒的咳嗽,“小題大做”,是她面對女兒“antics”時情緒化的反應,夸張的表達讓這場“antics”多了幾分喜劇色彩。
“You tear them to pieces. 你這都要把我的神經撕成碎片了?!?/p>
原文中“tear them to pieces”的夸張表達,把她對女兒“antics”的不耐推到極致。
貝內特先生的臺詞:
“Kitty has no discretion in her coughs, she times them ill. 基蒂咳嗽從來沒個分寸,選的時機也太不合適了。”
貝內特先生沒有像妻子那樣煩躁,用“咳嗽沒分寸”的調侃,點出女兒“antics”的時機不對,這份幽默化解了家庭里的緊張感。
“times them ill”,“時機選得不好”,基蒂的咳嗽“偏偏在母親煩躁時發(fā)作”,貝內特先生精準捕捉到這場“antics”的趣味之處。
五
生活中的許多“antics”,看似是無意義的瑣碎或古怪舉動,實則是人性的生動切片。
文學作品里的家庭對話如此,現(xiàn)實中的日常相處也是這樣。
孩子無心的吵鬧、愛人調侃的玩笑、父母夸張的擔憂,這些“antics”串聯(lián)起生活的煙火氣。
對于“antics”帶來的小混亂不用苛責,正是這些不完美的“古怪舉動”,讓人物更鮮活,讓關系更真實,讓平凡的日子多了可回味的溫度。
六
我把文本做了數字標號,是為了讀者比較快的看出文稿有幾個部分,不然,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半天還看不出幾個內容。
我讀英文版的《傲慢與偏見》,每天讀一點,寫一點,體驗感是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