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沈巍預言的那樣,他的露天草廬會有一個在天堂的階段,這就是在新勝橋邊上的那個白房子后邊的一塊人生終點站的空間,充作他的臨時基地。沈巍顯然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對現(xiàn)實世界有著清晰的認知,死亡從來不是他口里的忌諱,反而是他經(jīng)常自我調(diào)侃的一個專用情境。
當夜幕下,他仍然坐在墓地不遠的路牙子旁,他覺得在這里找到了難得的安寧。墓地與大自然更為接近,與人類社會相比,這里人畜無害,不會有種種人世間的爭執(zhí)與爭吵,擾亂他的心靈的寧靜。
26年的流浪生活,實際上,就是這種墓地一樣的永恒的寧靜,長伴著他寄生在大上海屋檐下的歲月。
就是在這片死寂的地方,一旦有著人的踏足,依然充滿了復雜。
沈巍9月25日有感而發(fā),他認為人心比大自然的冷酷更嚴峻,大自然雖然嚴酷,卻逼不死人,但是人的相處,卻讓人會產(chǎn)生生無可戀的糾結(jié)。
他的發(fā)言如下,可謂是沈巍比較了他的26年流浪生活與回歸正常生活6年之后得出的真實的內(nèi)心感受:
——上天有好生之德,你放心好了,總歸不會絕人之路的??墒沁@些主播還有這個樣的,那才是(真正的危險)。因為他們一旦跟你有怨恨,那種惡毒的語言,那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還有就是你現(xiàn)在是所謂的網(wǎng)紅,但你現(xiàn)實中的待遇,與逃犯沒有任何的區(qū)別。你們把老天爺看得太殘忍了,而且躺在雪地里,雪起到保暖作用,我真的是不冷的。只有在雪化的時候才冷。但人就不一樣了,愛你的時候,把你捧上天,但等到有一日恨你的時候,那種語言要超過當初給予你的一百倍都不止。所以,我對老天爺一點不怨恨。再說,你躺在老天爺?shù)膽驯Ю?,不也是人制造的嗎?我在東北肯定會凍死,但我在上??隙ú粫鏊馈!?/p>
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種對現(xiàn)實社會“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冰冷的感受,主要是源自下面幾個原因:
一是總有一股力量,剝奪他對自由空間的執(zhí)著選擇。
前幾天,又有跟班選擇了一個固定場所,殊不知,這是沈巍最為討厭的。26年來,他適應了野外,這樣的空間,看起來沒有安全保障,但卻沒有負擔,讓他擁有了隨心所欲的自由生活。
現(xiàn)在很多的力量,都希望他能有一個固定場所,建立一個團隊,擁有一個法務部門,來專門打理對外的交涉。這些人根本不知道沈巍的意趣所在,就像《紅樓夢》中寶玉為什么與黛玉有著共同語言,就是因為黛玉從來不在寶玉面前,說那些勞什子“混帳話”。曉曉為什么被沈巍引為知己,就是曉曉順從他的心愿。一旦沈巍被固定在一個場所,那么,他清醒地知道,他將陷入困頓而難以自拔。當年他馬陷西域,就是這種慘痛的教訓。
二是身邊跟班形成的洋蔥圈文化。
隨著團隊的不斷擴大,逐漸形成了層級,如同洋蔥一樣,里三層、外三層,層層疊疊,環(huán)環(huán)相扣。這就是所謂核心圈逐次向外圍遞減形成的洋蔥圈模式。
沈巍的有感而發(fā),正是與這種洋蔥圈各個層面的厚此薄彼造成的落差有關(guān)。核心圈形成內(nèi)卷角逐,外圍圈形成對內(nèi)圈的覬覦窺測。而隨著沈巍所指稱的“文趕”的壓力增加,核心圈掌握的資源之爭,形成各跟班之間的互盤爭執(zhí),而外圈對核心圈的接近受阻,同樣導致不滿加劇,演變成各執(zhí)一詞的爭吵。
這也就是25日發(fā)生在沈巍身邊的粉絲求畫而不得引發(fā)的爭吵緣故。
粉絲自認為是平等的,對這種洋蔥圈的等級文化非常反感,不僅產(chǎn)生爭吵,也會導致白轉(zhuǎn)黑的黑化熵變。
三是線上的爆火與現(xiàn)實中的困窘產(chǎn)生冰火兩重天。
這就是沈巍所說的“你現(xiàn)在是所謂的網(wǎng)紅,但你現(xiàn)實中的待遇,與逃犯沒有任何的區(qū)別”。“線上”與“線下”落差極大。如何破此困境,唯有擴大“線上”的空間地盤,繼續(xù)走“線上”路線。
沈巍在25日表態(tài)將停止進行“書畫作業(yè)”,正是他收縮“線下”作業(yè)的一種表態(tài)。而這也意味著,他的粉絲孜孜以求、為他尋覓新的基地的謀算土崩瓦解。既然不寫字作畫了,又要基地何用?
來自于線上的對沈巍的尊崇,依然在他的身邊上演。25日,一對來自景德鎮(zhèn)的母女,帶著印有沈巍書畫作品的瓷器茶杯,送給沈巍。他們還說,可以寄來坯胎,供沈巍作畫,然后再由他們燒制。
如果這樣的話,那么,沈巍的書畫作業(yè),將會進入一個“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制造階段,這也提供了沈巍的書畫創(chuàng)作步入了一個更具有商業(yè)化運作維度的未來選項。
但在現(xiàn)場,沈巍并沒有表現(xiàn)出對在陶瓷上作畫的興趣,因為這要涉及到繪畫的顏料等等更為復雜的工藝,顯然,沈巍并不想自己被更多的工業(yè)化手段捆綁自己的信手拈來且信馬由韁的藝術(shù)抒發(fā)。
但來自于“線上”空間的粉絲對他的接近,還是讓沈巍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也讓他多少感到有幾份溫馨與欣慰。
不過,“線上”與“線下”兩個時空的交集,依然像冷熱鋒匯聚之下極易形成的暴風驟雨,會給沈巍澆下世態(tài)炎涼的冷水。這也使得沈巍身邊上演的戲劇跌宕起伏,瞬息萬變,昨天還是風和日麗,第二天就能猝不及防地遭遇到冰天雪地。
這種激烈的人世間的風云突變,要比沈巍在流浪時期的那種大自然的時序變化,更具備傷筋動骨的蝕刻效能。
但是,曾經(jīng)歷練過漫長露天歲月風雨的沈巍,在對待社會叢林中的野獸法則時,會作出他的洞察與判斷,至少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透明時空里,他的龐大的粉絲,會在這個空間里,給他以助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沈巍的強大的精神助力的后盾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