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三姐
這幾天后臺不少人問我怎么看張雪峰賬號被禁止關(guān)注的事。
我敢怎么看呢。兩年前,我只是平緩地表達了一下對張雪峰的一些觀點不同意,結(jié)果評論區(qū)把我按地上打啊。
當(dāng)時一部分人為他“正名”,說他講的“全是實話”,說他拯救了“老百姓的信息差”,還說反對他的人都是“別有用心”。另外一部分人罵我“不識人間煙火”,還說“你家沒有高考生所以你不知道張老師的價值”......
今年我家娃剛高考完,也不知道我現(xiàn)在有資格說話了嗎。
其實不少人至今仍在網(wǎng)上為張雪峰“喊冤”,反復(fù)強調(diào)一個觀點:“他只是說了實話”。
其實我一直非常想知道,他們指的“實話”具體是什么。
說到底,有些話只是實打?qū)嵉卮林辛撕芏嗳藢τ凇靶畔⒉黄降取钡慕箲],有人受不了 海量的選擇和復(fù)雜的決策,而張雪峰以“救世主”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用簡單直接的話兩三句話為家長“解決困惑”。
所以,大部分人是把他的話當(dāng)作“信息繭房”里的“安慰劑”,他們覺得自己在不確定的世界里找到了“確定的答案”。
但是我想說,在不確定的時代,只有“不確定”才是唯一的實話。
所有敢跟你說“我能給你確定答案”的人,有可能只是想給你一個收款碼。
他的一些“出圈金句”,是靠打情緒點;而他出售的一些“信息”,則是靠篩選“人群”來獲取在最終的變現(xiàn)。
我相信他的大部分擁躉都是經(jīng)過重重“篩選”才成為擁躉的,這些人大概率正好和那些為“捐5000萬”而鼓掌的人群高度重疊。
一個字:好割。
張雪峰說的話,在他們聽來都是“第一次聽說”,甚至包括一些非常基礎(chǔ)、底層的認知,有些人也會奉為神靈般地舉高高,以為張老師三言兩語鋪平了自己家孩子的未來人生路,拯救了他們的信息差。
可惜,真實情況是:張雪峰從來沒拯救過你的信息差。
張雪峰只是把粉絲從原本的信息繭房帶入到他的信息繭房,只不過他的繭房看起來比粉絲的大,裝修得豪華,讓粉絲從蹲坑直接升級到全自動馬桶,粉絲當(dāng)然會覺得他就是頂級的神。
我就拿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來說吧——高考志愿。
很多家長喜歡問張雪峰這類問題:“我家孩子這個分數(shù),比較喜歡XX方向,能報哪個學(xué)校哪個專業(yè)?”
按正常邏輯,一個志愿咨詢?nèi)耸繎?yīng)該回答“建議考慮哪幾個”,對吧?
但張老師不這樣,他直接給出“我的孩子要是報新聞我就把他打暈”這類的否定句。
所以,他不是咨詢,也不是服務(wù),他是指揮。
這些家長從來沒想過一個最基礎(chǔ)的問題:張雪峰確實不是你,他也不是你家孩子,他不用對你的孩子負責(zé)。
那些自己完全沒有能力完成高考志愿填報的家長,愛死了張老師這一套自信又高調(diào)的揮斥方遒,他說什么都接著,被他罵都感覺幸福,趨之若鶩。
而張老師一邊說自己是“普通家庭”的代言人,一邊收著一兩萬的費用,輔助一個個“普通家庭”完成填報。
上海很多家長給我的留言是:“我們根本不需要張雪峰”。
北京的家長在后面跟帖:“我們也根本不需要,從來沒聽說周圍有人需要他?!?/p>
難道上海北京的家長都是生下來就有各種高考信息跳進我們的腦子里嗎?
什么叫“信息差”,信息就是信息,所謂的“差”,就是你會不會當(dāng)家長,或者懶不懶。
高考志愿的信息差無非是分數(shù)線和排名與大學(xué)專業(yè)之間的匹配,頂多包括一點對該專業(yè)的未來出路的預(yù)測。
每年的分數(shù)對應(yīng)的排名在本省的招生網(wǎng)站上是公開信息,哪怕想知道自己的分數(shù)在某個高校是否能夠得到某個專業(yè),也可以在該校招生辦的老師那里親口得知,招生辦老師甚至?xí)敿毟嬖V你:你的這個分數(shù)和排名在我們學(xué)校哪個專業(yè)可以當(dāng)保底,哪個專業(yè)可以跳一跳試試。
了解所有這些信息,是我們當(dāng)家長的要為了孩子的高考而付出的一點點努力,這不算很辛苦,也不是特別麻煩,至少不需要支付11999或17999才能獲得,并從陌生人那里得到一個你舍不得否決的決定,畢竟很貴。
我相信有很多人也不是很滿意張雪峰給出的決策,但因為舍不得浪費這一兩萬塊錢,只好聽他的。
以我個人的價值觀,我不覺得讓一個外人來收著很高的費用幫我做這種重大決定是一個正常腦子該有的思路,這是典型的傻子共振。
張雪峰有說得對的地方嗎?肯定有。
但孩子是有獨特性和差異性的,而他這個與孩子高度相關(guān)的工作,卻全程幾乎不考慮孩子這個因素,他不是在懟家長無知,就是在以自己的認知替家長做決策。
我承認,很多事情,通過所謂“專業(yè)人士”一次性快速集中獲取信息是挺舒服,不用自己花心思東一榔頭西一棒地找了。
但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在于:孩子才是高考志愿的主角。
你在乎張雪峰的意見,將他對文科理科的判斷奉為天法,把他的話當(dāng)作唯一解,甚至替他跟反對者們對抗吵架......卻從來沒空跟自己的孩子認真地坐下來一次,一起研究一下他喜歡的專業(yè),他想要的未來,把他喜歡的和你認為正確的做一個鏈接,然后再去研究,去分析,去找到真正屬于你們家庭的最優(yōu)解。
張雪峰固然能讓你省力,給你的孩子一個看似“完美解決方案”,但整件事讓我最難受的一個點在于你們聯(lián)手把孩子當(dāng)作提線木偶。
他的很多判斷非黑即白,很多論點狹隘局限,但還是靠著“戳中情緒高點”讓大家根本不稀罕去判斷是非,只認一個“爽”。
孩子報新聞專業(yè)是要被打暈的;學(xué)文科就是服務(wù)業(yè)是要去“舔”的;學(xué)四大天坑都是要在家啃老的;數(shù)學(xué)物理化學(xué)這些基礎(chǔ)學(xué)科都是沒有出路的......這些不是拯救你的信息差,這些只是給你制造了更多信息差。
我只有一種感覺,如果都聽張雪峰的,所有人最好去讀技校和職校。
主打一個“有理想的都是蠢貨”。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
微博@格十三
視頻號「格十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