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有一句話評價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到底這個說法對不對,恐怕要從一件事情說起,這件事便是著名的 “曹操踏麥田,割發(fā)代首”。
“割發(fā)代首”是一場“危機公關”?
咱們先把時鐘撥回到東漢末年。
當時,曹操正帶著大軍南征,行軍途中恰逢麥熟時節(jié),遍地金黃的麥田,那可是老百姓一年的指望。
為了不擾民,更是為了彰顯自己部隊的紀律性,曹操下了一道在當時看來堪稱“嚴苛”的軍令:“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并皆斬首!”
這命令一出,全軍上下都繃緊了神經(jīng)。
士兵們行軍時,寧愿下馬小心翼翼地用手扶著麥稈走,也不敢有絲毫大意。
然而,戲劇性的一幕發(fā)生了。
就在全軍都小心翼翼的時候,曹操自己的坐騎,突然受驚了??赡苁潜灰恢伙w鳥,也可能是別的什么動靜,總之這馬一驚,根本不受控制,直接沖進了旁邊的麥田里,踩倒了一大片麥子。
這下可就尷尬了。全場瞬間安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曹操身上。軍令是你下的,規(guī)矩是你定的,現(xiàn)在你自己犯了規(guī),這可怎么辦?
曹操當即跳下馬,臉色凝重,把自己手下的執(zhí)法官,也就是主簿,給叫了過來,讓他給自己定罪。
這主簿也是個懂事的,哪敢真的處罰老板?。坑谑勤s緊搬出儒家經(jīng)典《春秋》里的話,說“罰不加于尊”,意思是刑罰是不能用在尊貴者身上的。
這在古代是普遍的共識,相當于給領導一個天然的“豁免權”。
按理說,有了這個臺階,曹操順勢下來,說一句“下不為例”,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但曹操當場就反駁了主簿,說了一段擲地有聲的話,大意是:“我自己制定的法令,結果我自己卻不遵守,將來還怎么號令三軍?”說完,他拔出腰間的佩劍,就要當場自刎!
這可把郭嘉等一眾謀臣武將嚇壞了,趕緊沖上去抱住他。在一片混亂和勸說中,曹操最終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震驚的決定。
他舉起劍,割下了自己的一束頭發(fā),扔在地上,大聲宣布:“今犯麥,本當斬首,今割發(fā)以代?!?/p>
這就是 “割發(fā)代首” 的由來。
為什么割頭發(fā)在當時是如此嚴重的一件事?因為古人認為“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頭發(fā)是尊嚴和生命的一部分。
曹操此舉,雖然保全了性命,但也算是受到了懲罰。
他不僅沒有因為自己犯錯而讓制度變成一紙空文,反而通過懲罰自己,讓這套制度的權威性達到了頂峰。
三軍將士看到主帥都如此嚴于律己,誰還敢再有半點懈???軍紀因此變得更加嚴明。這個故事,在《曹瞞傳》和裴松之注引的《三國志》中都有記載,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老板,規(guī)定是你定的”
咱們先來設想一個場景。你們公司老板,在周一早會上慷慨激昂,宣布為了提升工作效率,所有人都必須嚴格遵守9點上班的打卡制度,遲到一分鐘罰款50,絕不姑息。
規(guī)定一出,大家怨聲載道歸怨聲載道,但畢竟是老板說的,也都捏著鼻子認了。
結果第二天,老板自己就因為堵車,9點半才晃晃悠悠地走進辦公室。
他跟沒事人一樣,跟前臺小妹打了個招呼,就回自己辦公室喝茶去了。這時候,你作為員工,心里會怎么想?
“鬧呢?規(guī)定就是給我們定的?”
“合著罰款只罰我們小兵,領導有特權?”
“這制度還有什么意義?看心情執(zhí)行唄?!?/p>
你看,一個看似小小的遲到事件,瞬間就能讓一個新制度的公信力蕩然無存。員工們嘴上不說,但心里已經(jīng)開始不把這個規(guī)定當回事了。以后再出臺什么新政策,大家的第一反應也是:“先看看領導自己做不做得到?!?/p>
這就是職場中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點:制度的生命力,來源于領導者的帶頭遵守。
其實,很多管理者都明白,一個團隊的執(zhí)行力強不強,很大程度上不取決于制度有多么嚴苛,而取決于領導者自己做得怎么樣 。你說一萬句“大家要努力奮斗”,不如你自己每天第一個到公司,最后一個走。你開一百次會強調(diào)“客戶第一”,不如你自己親自下場,處理一個最棘手的客戶投訴。
身教重于言教,這個道理亙古不變。曹操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深刻地理解人性。他知道,僅靠權力和威嚴去壓制下屬,得到的是口服心不服的“被動執(zhí)行”。
而通過懲罰自己來樹立榜樣,贏得的卻是下屬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畏和追隨,是“主動執(zhí)行”的團隊文化 。
所以,當你在職場中,無論是作為一名團隊領導,還是一個小組的負責人,當你制定一項規(guī)則時,請務必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犯規(guī)的是我,我是否愿意接受和下屬同等的懲罰?”
如果你猶豫了,那么這個規(guī)則從一開始就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反之,如果你能像曹操一樣,敢于向自己“開刀”,哪怕只是象征性的(比如在團隊面前做一個深刻的檢討,或者主動承擔某個項目的掃尾工作),你失去的可能是一點點面子,但贏得的,將是整個團隊的信任和凝聚力。
當然了,你得會演,要大聲且夸張地演給手下的人看,一定要讓最懂事的那個人看到,并且明白接下來怎么做,否則的話,就算真的割首也沒人上前阻攔。
一個好的領導,首先是規(guī)則的守護者,而不是特權的享受者。
一次高明的“認錯”,勝過一萬次蒼白的辯解。
一套好的制度,不僅要有殺伐決斷的“剛”,也要有洞察人性的“柔”。
而作為下屬,最重要的當然是要學會察言觀色,并且站在領導的角度想問題,在他最需要你說話的時候,站出來說上那么一兩句,這樣才能前途無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