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wǎng)絡
前言
辦了四屆的大灣區(qū)晚會,今年居然靠“難聽”刷爆存在感?
直播剛開場,“假唱”“跑調”的詞條就釘在熱搜上沒下來過,連選秀出身的蘇醒都因為合唱破音,“蘇醒跑調”差點掛了一整天。
可轉頭看,周深無伴奏清唱《故鄉(xiāng)的云》,最后16拍高音弱唱自帶混響,觀眾掌聲停了他還在穩(wěn)著。
屠洪剛58歲唱《江山無限》,氣勢比后面二十來歲的男團還足。
同一臺晚會,為啥有人像“開個人演唱會”,有人卻像在KTV“大型翻車現(xiàn)場”?
演戲的非要唱歌,把“好感”唱成“槽點”
這屆晚會最讓人哭笑不得的,就是一群“不務正業(yè)”的跨界明星,明明演戲還行,非要來唱歌湊數(shù),結果把之前攢的好口碑全給嚯嚯了。
就說劉濤,之前唱《瑯琊榜》的《紅顏舊》時,不少人還夸演員里唱歌算不錯的。
可這次在晚會上,不僅被網(wǎng)友扒出是假唱,就算是假唱,聽著也沒靈氣,像在“念歌詞”。
評論區(qū)里網(wǎng)友都勸姐還是回去拍戲吧,演技至少能看,唱歌真沒必要為難自己,也為難觀眾耳朵。
她還不是最拉胯的,任嘉倫跟蕭煌奇合唱《你是我的眼》才叫“慘不忍睹”。
蕭煌奇是原唱,又是實力派,一開口氣息穩(wěn)、感情足,可任嘉倫這邊呢?聽著氣若游絲,像沒吃飽飯,副歌部分兩人一對比,簡直像兩個頻道。
不過也有例外,劉宇寧算是跨界里的“反向操作”,網(wǎng)友勸他別演戲,專心唱歌。
因為他演戲總被吐槽“古偶丑男”,長相撐不起角色,演技也沒天賦,可唱歌是真本行,早年靠短視頻平臺唱歌火的。
這次在晚會上唱《新鴛鴦蝴蝶夢》,雖說比不過原唱黃安,但在這屆晚會里已經算亮眼的了。
網(wǎng)友都說他要是早點認清自己,別去演戲消耗口碑,光靠唱歌說不定還能再火一把。
其實跨界本身沒問題,可問題在于“沒本事還硬上”。
唱歌不是靠人氣就能撐住的,得練氣息、找音準,不是站在舞臺上張嘴就行。
這些明星總想著“影視歌三棲”,覺得多一個標簽多一條路,可實際上,把一項做好就不錯了,貪多嚼不爛,最后反而把自己的招牌砸了。
周深們的“照妖鏡”
這屆晚會還有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越是實力派,越像“照妖鏡”,自己唱得越穩(wěn),越能顯出旁邊人的“拉胯”。
周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他這次唱《故鄉(xiāng)的云》,直播時就被夸穩(wěn)如CD,后來有網(wǎng)友剪了無伴奏版本,清唱居然比有伴奏還好聽!
特別是最后那段高音弱唱,觀眾掌聲都停了,他還能穩(wěn)穩(wěn)托住16拍,自帶混響效果,不少人評論“這才是真歌手”。
可誰能想到,他這一穩(wěn),后面的人就慘了,蘇醒、曾比特他們四人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直接被網(wǎng)友評為“最難聽的星”。
蘇醒不僅跑調還破音,聽得人想捂耳朵。
更有意思的是,蘇醒還不服氣,發(fā)視頻否認跑調,可觀眾又不聾,跑沒跑調先不說,難聽是真的。
時代少年團的臺偶歌曲串燒更別提了,二十來歲的小伙子,正是有勁兒的時候,可唱起歌來虛得要命,跑調像家常便飯。
有網(wǎng)友銳評稱跟朋友去KTV唱得都比他們好,至少不怯場、不跑調。
為啥會這樣?因為周深這種實力派,早就把觀眾的耳朵“養(yǎng)刁了”,聽慣了真唱、穩(wěn)音準,再聽那些沒功底、甚至假唱的,自然覺得刺耳。
其實“照妖鏡”的本質,是觀眾對“真誠”和“實力”的需求。
現(xiàn)在的晚會不缺明星、不缺舞臺,缺的是愿意好好唱歌的人。
周深能圈粉,不是因為他有多紅,而是他每次都認真對待舞臺,真唱、穩(wěn)發(fā)揮,反觀那些翻車的,要么是沒本事,要么是沒態(tài)度,覺得“晚會湊個數(shù)就行”,可觀眾早就不吃這一套了。
老牌歌手的“歲月考題”
除了跨界和實力派,老牌歌手的表現(xiàn)也讓人感慨,歲月到底是“殺豬刀”,還是“釀好酒”,全看有沒有守住功底。
有些老牌歌手確實讓人惋惜,比如張清芳,年輕時唱《花雨夜》多清亮高亢,可這次再唱,嗓子明顯沒勁兒了,高音上不去,氣息也不穩(wěn),聽得人心里發(fā)緊。
網(wǎng)友都說別再唱了,留點美好回憶,姜育恒也一樣,年紀大了氣息虛,連拿話筒的手都有點抖,唱出來的歌少了當年的味道。
可也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屠洪剛就是“逆生長”的代表,58歲唱《江山無限》還是氣勢十足,一開口就有那種“江湖豪邁”的感覺。
再看后面時代少年團的表現(xiàn),七個小伙子還沒一個快60歲的老漢有力量,對比太明顯了。
王力宏的表現(xiàn)也挺有意思,他跟單依純合唱《落葉歸根》時搶拍了,但這反而證明他是真唱,后面獨唱《心中的日月》直接“控場”。
還有胡彥斌,唱《月光》的時候,雖然因為身體原因,沒十幾年前那么有勁兒,但那種“江湖俠氣”還是在的,網(wǎng)友都說這才是原唱的味道,別人翻唱都差口氣。
畢竟《月光》是《秦時明月》的主題曲,承載了太多95后、00后的童年回憶,胡彥斌一開口,就把人拉回了當年追動畫的日子。
老牌歌手的差距,其實在于“態(tài)度”和“堅持”。
屠洪剛、王力宏這些人,就算年紀大了,也沒放棄練歌,對舞臺始終有敬畏心,而那些翻車的,可能是太久沒開嗓,也可能是覺得“靠情懷就能混過去”。
可觀眾認的不是“情懷”,是“實力”,就算你當年再火,現(xiàn)在唱得不好聽,照樣會被吐槽。
結語
這屆大灣區(qū)晚會,與其說“翻車”,不如說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明星的業(yè)務能力,也照出了觀眾的真實需求。
觀眾不怕明星有短板,怕的是沒本事還硬上,不怕晚會有瑕疵,怕的是不真誠、湊數(shù)。
周深的穩(wěn)、屠洪剛的炸、蘇醒的跑調,其實都在說一件事。
不管是跨界、實力派還是老牌歌手,只要你認真對待舞臺,拿出真本事,觀眾就會買賬,反之,要是只想靠流量、情懷混場子,遲早會被罵下臺。
希望下次晚會,明星們能先問問自己到底能不能行?
別再讓“假唱”“跑調”的熱搜霸榜了,觀眾的耳朵真的經不起摧殘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