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 發(fā)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Python依然是最好的語言。
在剛剛出爐的IEEE Spectrum 2025編程語言排行榜上,Python再次斬獲最受歡迎的編程語言。
不僅是冠軍,而且是「一騎絕塵」的斷崖式領先——第二名Java和Python的差距相當懸殊。
更可怕的是,Python仍保持著迅猛的增長速度,一、二名之間的鴻溝還在越拉越大。
Python十連冠
繼連續(xù)九屆蟬聯IEEE Spectrum榜首后,Python今年再次發(fā)力,拿下了編程語言綜合排名榜十連冠。
而且,這是Python首次在綜合排名、增長速度、就業(yè)導向等三個板塊都問鼎第一,也是IEEE榜單12年來第一個三冠王。
想當年,Python剛出道時就因簡潔性聞名遐邇,因此逐漸替代Java成為了高校的教學語言。
隨后,NumPy、SciPy、matplotlib、pandas等庫相繼問世,讓Python迅速成長為科研、金融、數據分析領域的王牌。
在這一過程中,網絡效應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越來越多的程序員選擇Python,并基于它開發(fā)了各類工具,在開源社區(qū)貢獻了海量的代碼和解決方案,逐漸構建出屬于Python的生態(tài)護城河。
AI則進一步放大了這種優(yōu)勢。
與其他編程語言相比,Python擁有更豐富的訓練數據,這讓Claude等大模型在使用Python時表現更出色。反過來,這也吸引了更多零基礎的AI用戶,把Python作為首選語言。
萬萬沒想到,Python竟然比程序員先吃到了人工智能的紅利。
有人歡喜有人愁,Python是成了AI的“親兒子”,但JavaScript可就倒了大霉了。
今年,JavaScript在綜合排名中的波動最大,從去年的前三直接跌至第六。
JavaScript的優(yōu)勢在于網頁編寫,而這一山峰正在被Vibe Coding的水位線淹沒,討論JavaScript的人越來越少了。
數據分析之王「SQL」的寶座也受到了沖擊。
要知道,SQL多年來一直是最受雇主歡迎的技能,也是程序員簡歷上的必備技能。
但這道屹立多年的防線也被Python攻破了。
不過,SQL的處境依然比JavaScript安全得多。即便不再耀眼,它仍是極具價值的就業(yè)技能,和Python的差距并不大。
這是因為SQL的定位更垂直,它是所有企業(yè)數據庫的標準語言。
即便Python在通用編程方面很厲害,但要訪問數據庫時依舊離不開SQL。
排名背后:編程語言的失速時刻
在編程語言頭部效應愈發(fā)顯著的同時,程序員的工作方式也在發(fā)生微妙變化。
最直觀的,就是曾經風靡一時的「社區(qū)文化」正在衰落。
程序員在問答網站上的活躍度急劇下降,遇到問題不再第一時間去社區(qū)發(fā)帖,而是習慣于直接向大模型提問,或者依賴Cursor等智能體自動補全。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
2023年3月,Stack Overflow新增問題約8.7萬個,但到2024年3月,這一數字降至約5.88萬個,僅一年就下滑32.5%。
到2024年12月,情況更為慘淡,同比下降已達40%。
不少程序員直言,社區(qū)的氛圍有時會令人不舒服,他們現在遇到問題更愿意咨詢AI:
- 那里的人真是太刻薄了。他們會因為你沒有提前搜索過而指責你,讓你覺得自己很蠢,而且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是瞥一眼就走開了,根本不會幫你。
LLM出現之后好多了,沒有哪個人工智能會因為嫌你笨就欺負你,然后一走了之。
不止是學習方式,程序員的工作邏輯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
無論是老手借助AI處理繁瑣的任務,還是新手嘗試編寫完整的Web應用,AI的介入讓程序員逐漸擺脫對編程細節(jié)的執(zhí)著。
首先是語法細節(jié),然后是流程控制和函數……這些過去需要死磕的內容,正越來越多地交給AI處理。
很快,源代碼的細枝末節(jié)將不再重要,也不會有人再為該用制表符還是空格縮進而大打出手。
甚至,程序員可能也不必再為選擇哪門語言而困擾,因為答案只會剩下一個。
過去編程語言之所以百花齊放,是因為面對特定任務,總有某種語言更有優(yōu)勢——你不會用R語言去控制洗衣機,也不會反過來用C語言去跑大規(guī)模統(tǒng)計分析。
但從技術角度講,這并非不可能,只不過對于人類來說難如登天,我們沒有太多精力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不過AI可沒有這種煩惱,只要有足夠的訓練數據,它就能用指定語言解決任何問題。
這意味著,馬太效應將進一步加劇,編程語言的多樣性會顯著下降。
一方面,主流通用語言會在用戶正反饋中獲得指數級增長,固化「強者恒強」的格局。
另一方面,非主流語言因缺乏訓練數據,AI難以支持,程序員上手門檻高,因此會被進一步邊緣化。
就像今天的開發(fā)者幾乎不再關心CPU指令集和底層的匯編語言一樣,未來編程應該用Python還是Java,可能也會變成無關緊要的細節(jié)。
AI正在終結編程語言?
目前,編程正在經歷自20世紀50年代初編譯器問世以來最大的一次變革。
像Python這樣的高級語言,最初的使命其實很樸素:
1、創(chuàng)建抽象層,讓程序員不必再親手操作寄存器、內存、指令集。
2、在代碼出錯時給出報錯提示,而不是直接崩潰,避免程序員“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從計算機角度看,高級語言從來不是必需品,只不過人類需要一種更便利的交互方式。
但可惜的是,高級語言的出現也沒有讓編程簡單到哪去,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自然語言才是才是最理想的。
如今AI仍然只是在幫我們提高寫代碼的效率,但未來,是否能跳過這個非必要環(huán)節(jié),讓我們能直接通過Prompt來與編譯器對話?
這種模式有一個缺點,就是會讓編程成為和大模型一樣無法解釋的黑匣子。
不過,雖然無法再直接閱讀源代碼,但我們可以把程序拆成模塊化的功能單元,通過監(jiān)管這一個個單元來確保程序的可靠性。
屆時,程序員無需再去維護成千上萬行的源代碼,只要調整提示符,就能通過AI一鍵優(yōu)化軟件。
那么在沒有源代碼的未來,程序員的角色是什么?
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底層的架構設計與算法選擇依然是核心能力。
編程語言或許會退場,但代碼的底層邏輯不會。
參考鏈接:
[1]https://spectrum.ieee.org/top-programming-languages-2025?utm_source=homepage&utm_medium=hero&utm_campaign=2025-09-25&utm_content=hero1
[2]https://hodgef.com/blog/stack-overflows-decline-how-ai-is-changing-community-engagement-forever-a1ab2/?utm_source=chatgpt.com
[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1364798&utm_source=chatgpt.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