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印度遭到了雙重打擊,一是印巴57空戰(zhàn),一向自詡強大的印度被人打成了7:0;二是中國93大閱兵曝出諸多好裝備,也讓印度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為此,印度開啟自身新一輪強軍計劃。
09月13日,印度媒體報道,印度計劃購買114架陣風戰(zhàn)機,約合226億美元,這將是印度歷來最大一筆國防訂單。
美國《軍事雜志》24日報道,印度計劃采購140架蘇57,合同總價超220億美元;
法新社、《印度斯坦時報》等媒體報道,印度25日宣布擬采購97架“光輝”戰(zhàn)機,約70億美元。
通過這些大規(guī)模采購,可以看出印度是真急了。同時,也能看到印度的困境,可以說是左右為難。
如果印度在國際上進行大規(guī)模采購,毫無疑問能快速形成戰(zhàn)力,省時省事省力,缺點的是費錢。雖然印度每年的軍費也有幾百億美元,但用錢的地方太多,分攤到空軍的就有限。就算是空軍,細分下去也有很多地方都要錢。像印度這樣動輒幾十億幾百億的采購,基本就是將未來多少年的空軍預算都投入到采購中去了,用于自研的經費就少了,無疑會大大阻礙印度自身的技術進步。
如果減少國際采購,印度全力自研,也麻煩,時間太久,且未必能搞定。印度光輝戰(zhàn)機1983年立項,到如今搞了40多年也沒整明白,它的發(fā)動機、航電、飛控、雷達這類核心系統(tǒng)全都是國外的,說是印度國產,實際上還是國外的,印度只是做個殼,且它的戰(zhàn)力也是非常弱,屬于半垃子產品。如果再讓印度自研五代機、六代機,估計印度再花50年也難以搞定。
▲印度光輝戰(zhàn)機 視頻截圖
所以說,印度現(xiàn)在處于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最終只能靠煽動民族主義情緒沉浸在自我意淫中。
其實,印度有一條比較合適的路,就是同中國、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搞好關系,大大減弱自身國防壓力,然后將用于軍備采購的錢拿來全力突破國產裝備,爭取韜光養(yǎng)晦50年,然后實現(xiàn)印度國防崛起。然而,印度沒有霸主的命卻有霸主的病,在周邊自高自大,最終搞得自己自研不成、買也不行,以為自己很牛,其實啥也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