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慶中秋假期首日,上午,北京各大火車站都迎來了客流高峰。記者在北京南站看到,車站候車大廳內人頭攢動,到處都是等候上車的旅客。鐵路部門數(shù)據(jù)顯示,10月1日,北京地區(qū)預計發(fā)送旅客89.3萬人次、到達旅客61.4萬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鐵路部門對10月1日起乘車的旅客,不再提供紙質報銷憑證,繼續(xù)提供“行程信息提示單”打印服務。不過,記者在北京南站現(xiàn)場采訪了解到,乘車日期在10月1日前、180日以內的車次旅客仍然可以打印紙質報銷憑證,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藍色“紙質票”。在北京南站,記者看到仍然有部分旅客在打印“紙質票”留念。
10月1日,北京南站,鐵路志愿者工作人員幫助旅客打印電子行程單。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10月1日當天
北京地區(qū)預計鐵路發(fā)送89.3萬人次
鐵路部門數(shù)據(jù)顯示,10月1日,中國鐵路北京局預計發(fā)送旅客173萬人次。其中,北京地區(qū)預計發(fā)送89.3萬人次、到達61.4萬人次。計劃增開旅客列車153對,主要開往上海、哈爾濱、沈陽、太原、鄭州、西安、天津、石家莊等方向。
記者從北京南站了解到,2025年鐵路國慶中秋假期運輸時間為9月29日至10月10日,為期12天,北京南站預計發(fā)送旅客252.6萬人次,日均21.05萬人次,同比增長13.5%,客流持續(xù)高位運行。
10月1日,北京南站候車大廳,旅客排隊檢票。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其中,高峰日為10月1日,預計發(fā)送旅客將達到27萬人次。10月5日起,將迎來返程客流高峰,每日預計到達旅客超過22萬人次,高峰日為10月8日,預計到達旅客25萬人次。國慶中秋假期客流以探親流、旅游流為主,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南京、合肥、青島、濟南、天津等地。
為了便利旅客出行,北京南站目前常態(tài)化開啟地下?lián)Q乘層京滬高鐵和京津城際4個快速進站廳,開啟時間與車站運營時間相同,提供更加快速便利的出行條件。
自9月28日起,北京南站北廣場的交通功能屬性優(yōu)化完成,由原來的出租車專用通道,變更為同步向社會車輛開放落客功能,分散高峰時期東、西進站口車流,有效提升旅客進站效率。
為方便旅客快速進出站,車站優(yōu)化旅客進出站流線,實施北進站口擴容改造工程,采用雙側進站模式,增加進站通道面積80余平方米,新增安檢通道1條,增設安檢儀1臺,加裝實名制驗證驗票閘機通道4條,更新完善引導標識,進站口通行能力提升一倍,同時設置1條獨立出站通道,實現(xiàn)進出站流線獨立分流。
今天上午,記者在北京南站北廣場看到,新的落客區(qū)啟用后,陸續(xù)已經有一些車輛選擇此處臨停落客,不過相較于位于二層的東西落客平臺,北京南站北環(huán)路的落客區(qū)車流量并不十分密集,目前從此處停車落客、進站的效率比較高,排隊時間較短。
10月1日起
全國鐵路全面啟用電子發(fā)票
“我想打印今天的車票,從哪里打?。俊?/p>
“旅客您好,從今天開始列車就不再提供紙質報銷憑證了,也就是您說的‘紙質票’,上車檢票是刷身份證。如果您需要查看車次信息可以打印紙質的行程單,如果需要報銷也可以在機器上申請電子發(fā)票,您掃描憑條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辦理了?!?/p>
今天上午,在北京南站的多處互聯(lián)網售取票終端前,都有鐵路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值守,為旅客提供幫助、解答疑問。其中問詢、解答最多的問題都是圍繞著“車票”打印、報銷憑證打印等問題。
北京南站,乘客在自助售票機前操作。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從2025年10月1日起,全國鐵路客運全面使用電子發(fā)票,對10月1日起乘車的旅客,不再提供紙質報銷憑證,也就是公眾普遍認為的“紙質票”。但對于需要了解相關出行信息的旅客,繼續(xù)提供“行程信息提示單”打印服務,同時增加線下電子發(fā)票申請渠道和購票(代辦)人開具服務,為老年人、脫網人群等旅客獲取電子發(fā)票提供便利,旅客購票出行將更加方便快捷。
其實,從2020年6月起,鐵路部門全面實行電子客票,此后就不再提供紙質車票。公眾所稱的藍色“紙質票”其實早已不是火車票,而是形似車票的紙質報銷憑證,不具備檢票乘車的功能,也明確標注有“僅供報銷使用”的字樣。
2024年11月1日起,鐵路部門推廣全面數(shù)字化的電子發(fā)票,并將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作為過渡期,過渡期內紙質報銷憑證、電子發(fā)票并行使用。
10月1日前、180天內
鐵路車次仍可打印“紙質票”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國鐵集團聯(lián)合發(fā)布的公告,2025年10月1日起,全國鐵路客運領域將全面使用電子發(fā)票,對10月1日起乘車的旅客不再提供紙質報銷憑證,旅客本人在行程結束或者退票、改簽業(yè)務辦理之日起的180日內,可通過鐵路12306或車站售票窗口、自動售票機申請開具電子發(fā)票。
為保障老年人、脫網人士等不便操作的旅客群體獲取電子發(fā)票,鐵路部門增加線下申請渠道和購票(代辦)人開具服務。旅客憑購票時使用的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車站售票窗口、自動售票機申請開具電子發(fā)票并獲取“掃碼開票單”后,旅客本人或委托他人使用鐵路12306App掃描“掃碼開票單”上的二維碼,根據(jù)需求補全相關信息通過核驗后即可開具電子發(fā)票。
不過,記者在北京南站現(xiàn)場采訪時了解到,乘車日期在10月1日前、180日以內車次的乘客仍然可以打印紙質報銷憑證,也就是大家所稱的藍色“紙質票”,有此項需求的乘客仍然可以前往車站打印。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