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南站,記者記錄下地鐵4號線和14號線工作人員忙碌至凌晨的身影。
面對密集客流,京港地鐵工作人員引導乘客:“往前走,前面人少好上車。這幾個門是列車人最多的地方,前面人少好上車?!?/p>
乘客高先生提到,此時網(wǎng)約車排隊時間長,遠不如地鐵便捷:“地鐵出去之后會更方便一點。”
乘客于女士同樣選擇了地鐵:“方便。我們就坐兩三站很近,原本要叫網(wǎng)約車,但看人流量特別大,估計要排隊很久?!?/p>
乘客涂先生表示:“我知道延時,我的計劃就是直接坐地鐵回家就行,不用打車了?!?/p>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為應對“七站兩場”樞紐的客流高峰,地鐵2、3、4、7、10、14、19號線及大興機場線共8條線路成環(huán)組網(wǎng)、延時運營。10號線和16號線的豐臺站提前開門運營,全力保障夜間大客流優(yōu)先通過地鐵疏散。除假期前夕外,假期尾聲面臨的客流壓力更大。
京港地鐵4-大興線站務經(jīng)理陳克介紹:“特別是7號和8號返程客流高峰期間,4號線北京南站上行開往安河橋北方向,以及14號線上行開往到善各莊,延時到凌晨2點?!?/strong>
在京港地鐵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北京南站地鐵站延時的107分鐘內(nèi),快速涌入了兩千多名乘客。站臺上,站務人員時刻關注列車與乘客動態(tài),協(xié)助乘客快速上車;站廳內(nèi),進出站閘機旁的工作人員幫助不熟悉北京地鐵的外地乘客購票、掃碼進站;服務臺也準備了暖心物品應對不時之需。
陳克經(jīng)理介紹:“北京南站服務臺為乘客設置了‘百寶箱’,包含清潔袋、便簽紙、創(chuàng)可貼(用于輕微受傷),特別是針線盒、打包繩等,幫助乘客打包物品,方便出行。”
當最后一班航班降落,當最后一列火車抵達,北京的地鐵站里,燈火依然通明。這不僅僅是運營時間的延長,更是北京這座城市對五湖四海友人的守候。便捷出行的背后,飽含著專業(yè)與溫情,讓首都的夜空因這份堅守而格外溫暖。
來源:BRTV新聞(記者:張新蕾、王磊)
編輯:孫迪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