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配樂煽情,沒有情緒斷層,她顫抖著喊出"萱萱"的瞬間,屏幕內外的痛都擰成了一股——這哪是演角色,分明是把自己的韌勁全揉進了褚韶華的骨血里。
而這份刻在骨子里的"犟",早在她帶著哈薩克族血脈長大的童年里,就埋下了種子。

一、因異域長相被歧視,在打壓式教育中成長
作為在北京出生的哈薩克族姑娘,熱依扎從小就是大眼睛高鼻梁長得十分精致。
可是熱依扎和哥哥卻沒有因為優(yōu)渥的外觀得到優(yōu)待,反而從小就因為"不一樣"被推到了邊緣。

有次哥哥明明是阻止同學們對少數民族的歧視,卻被圍在操場角落推搡,回家時校服上還沾著泥土,熱依扎攥著哥哥的手,這是她第一次懂了"不一樣"會帶來這么多惡意。
更讓她難忘的是小學的一堂語文課,老師當著全班說"少數民族孩子學習就是吃力",話剛落就點了她的名,讓她把課文讀十遍"鍛煉普通話"。
明明她的發(fā)音比很多同學都標準,卻只能攥著課本站在講臺前,聽著底下的竊笑聲。

那天放學后,熱依扎倔強地站在原地,說什么也不肯離開。
直到母親得知后匆匆趕來,她沒有第一時間去安撫女兒,而是直接走進老師辦公室,當著眾人的面質問:“我女兒既然沒做錯,憑什么要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站在母親身后,熱依扎看著那個強硬的背影,耳邊回響著那句“只要你沒有錯,就把腰桿挺直了”。
那一刻她突然懂了:在面對不公時,如果一味退縮,換來的只會是更多的委屈。

這份"不低頭"的性子,陪著她一路長大。
雖然媽媽在言傳身教上給熱依扎做了很好的榜樣,但是熱依扎對媽媽除了愛和崇拜,還有一些疏離和畏懼。
熱依扎在綜藝《聽姐說》中分享過一個關于她成長過程中“中式挫折教育”的片段。

她提到自己曾拿著95分的試卷滿心期待地回家,母親沒有給予任何肯定,而是立刻將注意力放在丟失的5分上,并告誡她不要因為一次成績就自滿。
這種持續(xù)被打壓、難以得到認可的經歷,正是熱依扎所描述的成長環(huán)境的一部分。
即便在考試成績不錯的時刻,她接收到的信息始終是“不能驕傲”“還有不足”,她幾乎得不到來自媽媽的肯定和贊美。

二、用實力打破面對歧視和偏見
憑借著姣好的外貌,15歲的熱依扎拿下了瑞麗最上鏡獎當模特,但仍有偏見的聲音在說"少數民族姑娘不該拋頭露面"。
18歲考進北電,選超現實主義題材做表演作業(yè),被老師罵"演的是垃圾",她直接回懟"十年后再看"。
畢業(yè)后待業(yè)四年,在三里屯賣衣服時,有人認出她是"少數民族模特",帶著輕視說"難怪沒出路",她咬著牙把衣服疊得整整齊齊,心里憋著一股勁"非要在演藝圈站穩(wěn)腳跟"。

直到25歲遇到《甄嬛傳》的葉瀾依,當時鄭曉龍導演只是想給這個不起眼的角色找個新人,可是沒想到卻被熱依扎演的如此出彩。
其實,這個角色在個性上,與熱依扎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熱依扎也把童年憋的那股"野勁"全賦予了這個角色。

試鏡時導演問她"會不會騎馬",其實熱依扎真的是零基礎,但面對著來之不易的機會,她硬說"能",轉頭泡在賽馬場練了一個月。
她摔得膝蓋青紫也不喊停,就為了呈現出來這半分鐘的騎馬戲份里,骨子里少數民族的颯爽深深融入了她的行事作風里。

葉瀾依的鮮明性格,讓大家給她取了個別稱:"拽妃"。
葉瀾依冷著臉說出"本宮不喜歡拐彎抹角"時,這不僅是葉瀾依的角色寫照,更是熱依扎藏了十幾年的心里話。
她從不喜歡迎合別人的眼光,不管是民族帶來的偏見,還是圈子里的規(guī)則。

三、穿衣大膽卻被辱罵傷風敗俗
輿論好像是一直伴隨著熱依扎的成長。
2019年,熱依扎因在機場身穿吊帶裝引發(fā)爭議。
在一眾爭議里中,除了“傷風敗俗”的指責,還夾雜著針對其少數民族身份的惡意評論,要求她“守規(guī)矩”。

來勢洶洶的網暴襲來,熱依扎沒有選擇忍氣吞聲讓熱度過去,而是選擇用法律武器回擊,將辱罵者告上法庭。
在后來某一次的采訪中,她針對那些人的無腦亂噴,說“有些人智識未開”,一針見血地回應了那些網絡暴力實施者。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檀棋”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女性角色,為了把這個角色刻畫的入木三分,她為此停工一年。
她開始系統(tǒng)學習瑜伽、舞蹈、武術和馬術,只為從體態(tài)到神韻貼近唐代女性形象。
她查閱原著與史籍,并且親手寫下人物小傳,只為了更加貼近歷史背景和人物性格。

然而開機前夕,仍然有人因為她是少數民族議論紛紛,網絡上開始出現關于“少數民族演員能否演好唐朝角色”的質疑,認為她的相貌與傳統(tǒng)長安女子形象不符。
隨著質疑聲越來越大,她孤注一擲停工一年的準備工作,就因為網友的一句質疑,即將幻化為泡影,那些不好的聲音使她的精神不堪重負,一度陷入抑郁癥。

她沒有掩飾自己的情緒確實出了問題,她本意也是讓有和她一樣陷入困境的人,找到自洽的方法。
可是再次被誤解,被部分輿論指責為炒作,甚至遭到“假抑郁”等攻擊。
她不再沉溺于口舌之爭,而是果斷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隨著劇集播出,熱依扎塑造的檀棋以“外冷內韌、柔中帶剛”的形象廣受認可,成為全劇人氣攀升最快的角色之一。
她最終用扎實的表演完成了對一切質疑最有力的回應。

四、未婚生女,生父至今是個謎
未婚生女后,"攀大佬""利用民族身份博同情"的猜測開始在網上傳開。
她明白生活是自己的,沒必要和素不相識的網友解釋。
哺乳期的時候,她帶著月嫂和二十包凍母乳闖戈壁拍《山海情》。

她每天往返片場1.5小時,堵奶到乳腺潰破就自己拿針管抽膿,把所有辛苦都揉進李水花那雙含著風沙的眼睛里。
飛天獎領獎臺上,別人感謝導演粉絲,她卻對著月嫂哭著兌現承諾:"我說過得獎要謝你",這次領獎也讓網友放下偏見,真切的看到了她的美。

五、做自己人生的大女主,成為人生的野心家
如今在《灼灼韶華》里,她演活了從底層爬起來的褚韶華。
從被歧視性別和地域的外地人到憑借著自己的盛業(yè)頭腦成為有野心的女企業(yè)家,角色的人生和演員再一次同頻共振了。

有人說她"太敢",事業(yè)上升期帶娃進組,趕通告時背包里藏著吸奶器;有人罵她"出格",穿吊帶、談抑郁、不透露孩子父親。
從童年被偏見包圍的哈薩克族姑娘,到靠《山海情》榮獲飛天視后,再到如今褚韶華成為同時段收視第一,熱依扎走的每一步都帶著"逆風翻盤"的狠勁。
熱依扎,好像就是敢愛敢恨,我行我素的代名詞,打不倒她的,終將讓她更加強大。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1】《熱依扎新劇陷"年齡魔咒":39歲女演員的困境與突圍》
【2】《熱依扎:從寧貴人到褚韶華,不認命的“野心”如何鑄就璀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