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jié)氣后天就到,今年情況有點特殊。老農(nóng)們都在議論,這可不是一般的寒露。
今年寒露來得特別晚,居然排在中秋節(jié)后面。村里老人說,這可是個重要信號。
往年都是中秋在前寒露在后,今年倒了個個兒。上午8點40分交接,這個時間點可不簡單。老話講"上午寒露冬雪多",看來今年冬天要遭罪。
地里的莊稼可得提前做好準備。
農(nóng)歷八月十七就來了,比往年早了整整半個月。"早寒露凍死牛"可不是說著玩的。牲畜棚得趕緊加固,飼料也得備足。
三大異常湊一塊兒,這事兒可不簡單。氣象站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冷空氣比往年強了三成。
田里的晚稻還沒收完,這可咋整?農(nóng)技站老王愁得直搓手:"今年冬小麥播種得提前。"土壤墑情監(jiān)測顯示,地溫比去年同期低了2度。
種子站這兩天排起了長隊。村里張大爺翻出老黃歷直搖頭:"六十年沒見這樣的寒露了。"他家五畝白菜還沒包心,眼看著要趕不上趟。
鎮(zhèn)上超市的棉衣突然賣脫銷了。
李嬸邊挑衣服邊念叨:"得給孫子備兩件厚的。"天氣預報說下周要驟降8度。菜價已經(jīng)開始悄悄上漲。
批發(fā)市場的老劉說:"菠菜漲了五毛,天冷長得慢。
"大媽們搶著囤大白菜,場面那叫一個熱鬧。
養(yǎng)殖戶最發(fā)愁的是飼料問題。老周家的豬場剛進了十噸玉米:"再晚幾天運費都得漲。
"聽說高速要結冰,運輸車都趕著這兩天跑。
專家建議做好三項準備:保暖、防凍、囤貨。
但具體怎么操作,還得看各家情況。你們那兒開始準備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