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道
“反內卷”的風,也刮到了房地產行業(yè)。
9月30日,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了《關于規(guī)范房地產經紀行為、助力市場健康發(fā)展的倡議》,向全市房地產經紀機構、房地產經紀從業(yè)人員及網絡自媒體發(fā)出了10條倡議,其中對房地產經紀從業(yè)人員提出,禁止虛假帶看及引誘業(yè)主低價掛牌,不得為滿足公司KPI考核雇傭人員制造虛假帶看量,更不得為取得“熱銷房源”等標簽引誘房主低價掛牌;禁止惡意壓價,應科學評估房屋價值,不得采用PUA手段損害房主合法權益;規(guī)范房源報價議價,如實反映房源市場價格,不得故意壓低報價以擾亂市場秩序等。
事實上,最近的“金九銀十”房地產小陽春里,北京二手房的成交量十分可觀。中指研究院報告顯示,9月1日至28日北京二手住宅日均成交525套,較8月日均增長22%,同比增長27%,但短期掛牌量仍在高位。鏈家平臺顯示,截至10月2日,北京二手房掛牌量為14.1萬套。
廣東省城規(guī)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中介壓價實際上只是一個表象,背后的深層次矛盾其實是二手房的掛牌量高導致供給端壓力太大。他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嚴格管制住宅新規(guī)下的新樓盤產品對“高得房率”的營銷和宣傳,另一方面也要修復市場基本面,提高就業(yè)、收入預期。
“金九”成交量創(chuàng)新高
近期北京的二手房市場,看起來異常紅火。
中原地產研究院統(tǒng)計數據,9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網簽15843套,新建住宅網簽3454套,二手房同比上漲19.4%,環(huán)比上漲20.5%。今年上半年以來,除了3月份成交量達到19233套以外,9月已經是全年成交數量第二的月份,也高于出臺了優(yōu)化政策的6月。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整體看,9月出現成交量環(huán)比同比上漲的原因主要有3個,分別是限購政策微調、新房供應上漲和市場以價換量。
政策方面,8月8日北京出臺樓市新政,放寬了五環(huán)外的限購限制,這使得部分原本不具備購房資格的人群獲得了購房機會,尤其是對于一些有改善需求但受限于購房政策的家庭,新政打破了限制,促進了他們的購房意愿,從而帶動了整體交易量的增長。
供應方面,9 月以來,北京市住建委已核發(fā)25張預售許可證,涉及22個房地產項目,覆蓋海淀、朝陽、通州、豐臺等10個區(qū)域,合計提供房源近6000套。大量新房源的入市,為購房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刺激了市場交易。
市場方面,“金九銀十” 是房地產市場的傳統(tǒng)銷售旺季,購房者通常會在這個時期更加關注樓市,開發(fā)商也會加大營銷力度,二者共同作用推動了成交量的上升。二手房市場出現了部分區(qū)域以價換量,推動了部分剛需購房者在金九銀十入市。
“其實9月份二手房的成交量還不錯,但是掛牌房源量也在歷史的一個高位。從供需關系來看,需求增長的同時供應也在同步增長,市場就還會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狀態(tài)。即只要供應量在同步增加的狀態(tài)下,在同一個小區(qū)里,基本上哪個掛牌的房子越便宜,哪個能就賣得越早,所以價格還在下跌。本質上來說,這不是管理措施所能解決的。”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以價換量”何時休?
而這也是全國所有城市樓市的一個縮影。據中指研究院報告,2025年以來新房市場整體運行平穩(wěn),但二季度以來銷售有所轉弱,7—8月受預期偏弱及淡季因素影響,市場較為平淡,9月供應改善帶動銷售略有修復。二手房市場持續(xù)“以價換量”,前三季度重點城市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累計同比保持增長,其中經過6—8月階段性降溫后,9月二手房成交量同環(huán)比均出現回升。展望未來,重點城市掛牌量維持高位,預計四季度交易活躍度將溫和回升,但“以價換量”態(tài)勢短期難改。
此前,上海一家媒體報道,部分中介在社交平臺上招募“演員”看房,配合其上演“雙簧”制造恐慌心態(tài),來PUA房主降價。“中介雇人看房砍價60萬元搞崩房東心態(tài)”也一度沖上了熱搜。而此次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yè)協(xié)會的倡議,也是在此背景下發(fā)布的。
此外,8月1日《住宅設計規(guī)范》新規(guī)發(fā)布后,推出的“高得房率”產品也對此前的二手房產生了一定沖擊。近日,多個城市發(fā)文要求,要求陽臺、飄窗、外廊等處計入容積率,堵住一系列卷“得房率”的灰色操作。
李宇嘉表示,新規(guī)產品在綜合性價比上全方位對二手房和舊規(guī)產品打擊,也是導致業(yè)主認為二手房未來還會降價的原因之一。業(yè)主對未來市場不看好,相互之間就會造成踩踏。另外還有基本面的問題,賣房者對未來的就業(yè)、收入預期不看好,與其房子賣不掉還要不斷調降價格,還不如一次性降到位。
“中介雇人壓價,背后的原因很復雜,并不是一個簡單就能解決的問題。”他指出,存量時代下,存量房的價格才是整個市場的“價格錨”,它會影響市場對價格的預判,也是影響預期的最大因素。過去市場一直處在增量時期,二手房和一手房相互支撐,現在進入存量時代,未來的政策必須要轉向存量思維,“保一手”的同時更要重視二手房市場。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