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網(wǎng)友留言,說想讓我分享一下雍正安排孫嘉誠去西北推行新政的緣由,包括這個決定和之前孫嘉誠被迫在烈日下求雨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
今天,我就按照我對劇情的理解,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先搞清楚一點,雍正在看到年羹堯在他面前飛揚跋扈那一刻,會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
以雍正那強勢的個性,自然是容不得下面的人在自己面前作威作福,目中無主。
也就是說,那一刻雍正對年羹堯已經(jīng)動了殺心。
但是,那時候,無論如何雍正是不能對年羹堯下殺手的。
年羹堯剛剛立下大功,雍正也對天下人宣傳年羹堯是他的恩人,年羹堯的妹妹還被他封為貴妃。
而西北初定,暫時還離不開年羹堯繼續(xù)坐鎮(zhèn)。
孰輕孰重,雍正還是分得清的。
所以,在面對孫嘉誠對年羹堯彈劾之際,雍正一直在本著大事化小的原則處理此事,促進(jìn)年羹堯和孫嘉誠雙方從根本上和解,避免因?qū)O嘉誠個人的彈劾,擾亂他對西北局勢安排這個整體大局。
之前我分析過,雍正故意讓孫嘉誠在烈日下求雨,就是在等著年羹堯主動來為孫嘉誠求情,這樣不僅能阻斷孫嘉誠繼續(xù)彈劾他的可能性,還能給其他朝臣樹立一個“大人大量”的形象。
說白了,雍正這是在給年羹堯臺階,讓年羹堯自己解開這個結(jié)。
如果年羹堯當(dāng)真能這樣去做,也許他的官位、祿位也還能保持更久一點,最起碼得個善終應(yīng)該沒問題。
可惜,那時候的年羹堯早已經(jīng)狂得沒邊了,哪里肯降低自己的姿態(tài),去給彈劾自己的孫嘉誠求情。
最后,孫嘉誠真正地把雨“求”了過來不說,還導(dǎo)致整個清流官員團(tuán)體全部站隊孫嘉誠。
事情發(fā)展到這一步,雍正基本上已經(jīng)對年羹堯放棄了,并且開始謀劃一步步削弱年羹堯的影響力,逐漸將他從西北大將軍這個高位上撤下來。
或許雍正還沒有對他動殺機(jī),但是擼掉他的心思絕對是有了。
這件事,雍正是不能自己出面去做,需要借助其他力量來促成這個事,力量太弱了也不行,不受他控制更不行。而且,必須找到足夠的動機(jī)。
放眼彼時,具備這種能量的勢力,要么是八爺黨,要么就是不久前剛剛被年羹堯得罪的清流官員。
雍正自然不會依靠處心積慮的八爺黨,以免八爺黨再生事端,把局面弄得更復(fù)雜。
而積極支持孫嘉誠的清流官員,則成為雍正可以借助的力量。
所以,接下來的安排,雍正便打上了孫嘉誠的主意。
具體說來,就是把孫嘉誠安插到西北,激化二人之間的矛盾。
年羹堯只要和孫嘉誠積怨越深,那他被清流官員惱恨的程度也會越深。
待這個新的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雍正就有了足夠理由去撤掉年羹堯。
只不過,年羹堯直接處死孫嘉誠,著實超出了雍正的意料——他是真的沒想到,年羹堯的野心已經(jīng)超出了他的想象,連他親自安排的人都敢做掉。
事已至此,正好給了雍正處置年羹堯的動機(jī)和決心。
接下來,岳中麒替換年羹堯的大將軍之位,這波操作行云流水,十三阿哥和張廷玉悄無聲息地就把這事辦完了,甚至都不需要雍正指示什么。
可見,雍正對于這個安排早有交代和準(zhǔn)備。
只不過,為了拿掉年羹堯,犧牲掉了孫嘉誠,雍正確實沒想到會是這個結(jié)果。
白白折了一個善諫能臣,成了雍正心中長久的意難平。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