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剛過,“襄陽黃蓉公交司機”的話題仍在熱搜掛著,視頻里女司機姚玲玲扮成黃蓉的笑顏,被百萬網(wǎng)友轉(zhuǎn)發(fā)點贊,可這熱度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
10月1日起,湖北襄陽公交推出全國首輛“俠義主題”巴士,借金庸武俠IP宣揚本地文化,車廂布滿南宋花燈、雕花木窗等裝飾,駕駛員扮郭靖、黃蓉等角色帶游客游古城。
10月2日,公交司機姚玲玲請同事(郭靖扮演者)拍了段扮黃蓉的視頻留紀(jì)念,不料因絕美笑顏在網(wǎng)絡(luò)迅速走紅。
今年38歲的姚玲玲,已是襄陽公交的“老熟人”——在一線駕駛崗位干了15年,每天穿梭于襄陽古城的街巷,對北街的石板路、臨漢門的城樓都熟得像自家后院。
她說自己從小愛讀《射雕英雄傳》,知道襄陽是郭靖黃蓉守城的“俠義之城”,所以公司征集角色時,她第一時間報名扮黃蓉,想讓游客感受家鄉(xiāng)的故事。
視頻走紅后,網(wǎng)友討論炸開了鍋。有人夸“這才是文旅該有的樣子!”“司機姐姐又美又有親和力,比明星打卡真實多了”,還有游客曬出乘車照,稱“車廂里的布藝沙發(fā)和武俠故事牌,像穿越到南宋”
但也有質(zhì)疑聲:“會不會只是噱頭?過了國慶就沒下文”“扮演形象和原著有差異,算不算消費IP?”,甚至有人調(diào)侃“黃蓉會武功,司機姐姐會開公交,也算另一種‘俠義’”。
其實類似文旅出圈案例早有先例。去年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漢服小姐姐”,靠復(fù)原唐代妝容和禮儀走紅,帶動周邊漢服租賃生意。
今年洛陽推出“洛神賦”主題地鐵,車廂繪滿水墨山水,工作人員扮成洛神侍女,可熱度僅維持半個月便降溫。相比之下,襄陽俠義巴士綁定“公交”日常載體,讓IP融入市民生活,更顯接地氣。
截至10月7日,主題巴士國慶免費乘坐期結(jié)束,后續(xù)營運計劃待公布,姚玲玲仍回歸日常駕駛,偶爾會被乘客認出。
事件讓襄陽古城文旅熱度漲三成,公交形象更親民,也引發(fā)多地討論如何讓文旅IP“活”在日常。
流量褪去后,文旅創(chuàng)新不該只?!按蚩ㄊ綗狒[”。若僅靠扮相博眼球,再火的話題也會涼。
不如像襄陽這樣,讓IP扎根本地故事與日常場景,你說這樣的“俠義巴士”,該不該成為常態(tài)?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