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尋常的周五夜晚,我走進這家位于邊境城市的“平壤館”朝鮮餐廳。
剛推開沉重的雕花木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身著傳統(tǒng)朝鮮服飾的姑娘們正站在大廳中央,手持各種樂器,演奏著歡快的《阿里郎》。她們個個明眸皓齒,笑容甜美,宛若從畫中走出的仙女。
“先生晚上好,歡迎光臨平壤館。”一個約莫二十歲的姑娘迎上前來,她胸前別著朝鮮國旗徽章,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她叫金玉善,是這個月的輪值領班。
光鮮亮麗的表演背后
餐廳的裝修極盡奢華,水晶吊燈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舞臺上,姑娘們輪番表演:有的彈奏伽倻琴,琴聲如泣如訴;有的跳著傳統(tǒng)舞蹈,裙裾飛揚;還有個特別亮眼的姑娘抱著吉他,自彈自唱鄧麗君的《甜蜜蜜》。
“她們可真多才多藝啊?!蔽胰滩蛔「袊@。
金玉善微微一笑:“我們都是平壤旅游大學畢業(yè)生,必須掌握至少兩種樂器、三種舞蹈,還要精通中文和英語?!?/p>
表演間隙,這些姑娘還要端著沉重的餐盤穿梭在各桌之間。我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無論客人提出什么要求,她們永遠保持著標準化的微笑。有個醉酒的客人故意打翻酒杯,她們也是微笑著收拾,沒有一絲不悅。
偶然發(fā)現(xiàn)的真相
第二次去時正值淡季,客人稀少。金玉善破例多聊了幾句。她說自己來自平壤,父母都是教師,還有個弟弟在國內(nèi)讀大學。當被問到想不想家時,她的笑容瞬間凝固,隨即又迅速恢復:“我們在這里工作很光榮,這是為國家做貢獻?!?/p>
直到那個雨夜,我才窺見了真相的一角。
那晚餐廳提前打烊,我因避雨在門口等候出租車。突然,餐廳后門打開,金玉善和幾個姑娘在兩名穿深色西裝的男子監(jiān)視下,匆匆登上了一輛面包車。透過車窗,我清楚地看到——她們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憊,有個姑娘甚至在偷偷抹淚。
觸目驚心的內(nèi)幕
后來,通過一位常駐邊境的朋友,我了解到這些餐廳的真相:
這些姑娘都是經(jīng)過層層篩選的“精英”,容貌、才華、出身都要經(jīng)過嚴格審查。她們在海外工作期間,所有的言行都受到嚴密監(jiān)控。那兩名穿西裝的男子,就是常駐餐廳的“指導員”。
她們的護照被統(tǒng)一保管,工資的大部分(通常超過70%)要上繳國家,個人只能拿到極少的生活補貼。更殘酷的是,她們的家庭實際上成了“人質(zhì)”——如果有人在海外叛逃,家人將面臨嚴厲懲罰。
朋友透露,這些姑娘每天工作超過14個小時,從早上的打掃衛(wèi)生、準備食材,到午晚餐的服務、表演,直到深夜打烊。她們住的是餐廳統(tǒng)一安排的宿舍,行動范圍被嚴格限制在餐廳和宿舍之間。
金玉善的秘密
一次偶然的機會,金玉善在為我點餐時,悄悄塞給我一張折疊的小紙條。上面用娟秀的字跡寫著:“先生,如果方便的話,可以給我的弟弟寄一張明信片嗎?他很久沒有我的消息了。”
按照她提供的地址,我往朝鮮寄了一張明信片,內(nèi)容按照她的要求寫:“玉善在中國很好,勿念。”一個月后,我收到了回信——是金玉善弟弟的照片,背面寫著:“姐姐,我們都好,你要保重。”
后來才知道,這樣簡單的家書往來,對她們而言都是冒著巨大風險才得以實現(xiàn)的。通常家書要經(jīng)過數(shù)道審查,耗時數(shù)月才能抵達。
最后的告別
去年冬天,我再次造訪那家餐廳,卻發(fā)現(xiàn)金玉善不見了。新來的領班禮貌地說:“玉善同志已經(jīng)完成使命回國了?!?/p>
據(jù)知情人士透露,這些姑娘通常在海外工作3-5年就必須輪換回國,以防她們在境外“受影響”?;貒?,她們會被分配新的工作,有些人甚至會被安排與功勛軍人或高干結(jié)婚。
臨走時,新領班送我一張餐廳的宣傳光盤。回家后我發(fā)現(xiàn),在光盤的最后一分鐘,意外收錄了一段金玉善的獨白:
“親愛的客人,當您看到這段視頻時,我已經(jīng)回到祖國。感謝您曾經(jīng)的光臨,也謝謝您幫我寄明信片。我們穿著最美的衣裳,演奏最動聽的音樂,跳著最優(yōu)美的舞蹈,可誰又知道,這光鮮的背后,是我們永遠回不去的青春,和永遠見不到的家人...”
畫面最后,是她含著淚光卻依然保持的微笑。
沉重的思考
如今,每當我路過那家朝鮮餐廳,聽著里面?zhèn)鞒龅臍g快音樂,看著櫥窗里姑娘們美麗的照片,心里總會泛起一陣酸楚。
這些多才多藝的姑娘,她們的笑容如此動人,她們的表演如此專業(yè),可誰能想到,在那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隱藏著的是一顆顆思念故鄉(xiāng)的心,和一個個被禁錮的青春。
她們是國家形象的展示者,也是特殊體制下的犧牲品。在優(yōu)美的琴聲和動人的舞姿背后,是嚴密的監(jiān)控、沉重的指標、與親人的長期分離。
或許,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理解她們的內(nèi)心世界。但至少,在享受她們提供的服務時,我們應該明白:每一個標準微笑的背后,可能都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每一次精彩演出的背后,可能都飽含著思鄉(xiāng)的淚水。
她們用最美好的年華,為國家換取著寶貴的外匯,自己卻連最基本的自由都無法擁有。
這就是朝鮮餐廳女服務員的光鮮與悲情——她們是被精心包裝的國家名片,也是這個特殊時代最令人心痛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