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爆依舊,全國銷量約125萬輛,滲透率達58.1%,再創(chuàng)新高。
大部分車企都趁著“金九銀十”刷出交付新高,小米汽車就是其中的“顯眼包”——9月交付量直接沖上4萬輛,比上個月3萬+的數字又漲了一大截。
不過,這4萬輛可不是小米的“終點”?,F在訂小米SU7,最快得等32周;YU7更久,35周起步。按最短8個月算,每個月交付4萬輛,小米欠用戶的訂單至少32萬輛起步。實際可能更多,畢竟有的車型等車時間更長。這欠單量,新勢力里沒誰能比得過。
說白了,小米現在不缺訂單,缺的是產能。只要工廠能多產,交付量還能往上躥。但產能也不是想擴就能擴的——擴太快,等這波訂單交完,機器閑下來就是浪費。
所以得算好賬:現在每月新增訂單多少,產能就配多少。比如每月新訂單6萬,那總產能就按6萬左右規(guī)劃,既不欠單也不過剩。
那小米啥時候能當上新勢力“老大”?按這勢頭,年底說不定就能成。畢竟9月交付4萬已經擠進前四,后面產能跟上,訂單再穩(wěn)穩(wěn)漲,超過其他新勢力不是沒可能。
不過,這事兒也得看兩點:一是產能爬坡順不順利,別到時候機器跟不上;二是訂單得持續(xù)穩(wěn)住,別剛漲上去又掉下來。只要這兩條線都穩(wěn)住,小米坐上新勢力頭把交椅,也就是時間問題。
現在市場都在盯著小米,看它能不能把“欠單王”的帽子變成“交付王”的勛章。畢竟,能欠這么多單,說明用戶真買賬;但能把欠的單都交了,才是真本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