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向太把她當女兒,給她提供各種好資源,誰知她走紅后卻忘恩負義,各種耍大牌。
不僅如此,她還撒謊成性,在鏡頭面前,謊話張口就來。
她就是張柏芝。
時至今日,張柏芝的“背叛”仍然是向太心中的一根針。
其實早在 1999 年,張柏芝家出了挺大事兒,她爸欠了黑道的錢,還被人威脅,是向太拿出 1200 萬港幣幫著擺平的。
后來張柏芝還寫信給向太,叫她 “媽媽”,那時候倆人關系多好啊。
之后向太也沒少幫她,專門給她量身定制了《忘不了》《大塊頭有大智慧》這些戲,讓她 24 歲就拿了金像獎影后,算是把她從新人捧成了影后。
不過那時候張柏芝就有點耍大牌的苗頭了,2001 年拍《蜀山傳》,她突然失聯(lián),后來好不容易找著她了。
她竟然說手機掉馬桶里了,拿這事當借口害得全組人都停工,最后還是向太替她跟徐克道歉。
還有一次,拍《無極》的時候,她因為私人行程沒去宣傳,陳凱歌當眾說向太 “管不好藝人”,可向太還是護著她。
但后來張柏芝越來越過分,耍大牌都升級成毀約了。
2006 年她跟謝霆鋒偷偷結婚,之后就單方面要跟向太的中國星解約,還反過來要 1590 萬賠償,最后法院判她賠 800 萬違約金。
那時候向太第一次公開不滿,說 “我把她捧成影后,她倒好,把合同當廢紙”。
到了 2011 年拍《楊門女將》,內(nèi)蒙古零下 20 度,多冷啊,她讓鄭佩佩那些老戲骨在雪地里等了 4 個小時,自己躲在酒店里不肯出來開工。
2015 年更過分,拍《3D 封神榜》的時候,提前拿了 211 萬 “開工紅包”,卻拖著不簽約。
不光如此,她還私自離組回香港,甚至罵導演和制片人,放話說 “就算向太在我面前,我也照樣罵”。這事兒徹底惹火了向華強,公開說 “永不錄用”,港圈也跟著集體抵制她。
除了耍大牌,張柏芝還愛撒謊,而且一撒謊就被打臉。
2010 年上《天天向上》,她說自己從出生就沒吃過肉,結果沒多久就被拍到大口吃烤鴨;2021 年上《王牌對王牌》,又說自己能連續(xù)睡 16 天,醫(yī)學專家直接站出來說這不可能。
2022 年她搞直播帶貨,還說自己 “睡在床墊上 16 天不吃不喝”,網(wǎng)友都調(diào)侃她 “那不得用尿不濕啊”。
她還總說自己 “親自帶娃”,可好幾次被拍到把兩個兒子交給保姆,自己一個人出國玩。2025 年向太直接曬了證據(jù),說 “她直播的時候,孩子在新加坡都是傭人接送上學”。
職業(yè)態(tài)度上她也撒謊,總說自己敬業(yè),結果劉德華曝料,拍《大塊頭有大智慧》的時候,她在片場老打電話聊買包的事兒。
向太后來還整理了個 “撒謊清單”,從最早的 “手機掉馬桶” 到后來的 “24 小時連軸工作”,每一條都有實錘。
張柏芝的私生活也挺亂的,還跟向太的 “江湖規(guī)矩” 對著來。
2002 年的時候,她在普吉島跟謝霆鋒牽手,直接把謝霆鋒和王菲的戀情搞黃了,她還被罵 “第三者”。
那時候向太還幫她斡旋,說 “她當時哭著跟我說‘只是愛錯人’,我還幫她壓下了負面新聞”。
2011 年她跟謝霆鋒要離婚前,又在飛機上跟陳冠希拍了親密合影,徹底激怒了謝霆鋒。向太那時候特別失望,說 “我剛幫她從艷照門里爬出來,她自己又把前程毀了”。
2018 年她生了三胎 Marcus,孩子生父是誰一直沒說清楚,有人說是新加坡富商,也有人說是英國工程師。
2025 年親子鑒定出來了,證實不是謝霆鋒的孩子,可張柏芝還是不肯說生父是誰,向太直言 “她這輩子都活在謊言里”。
其實向太這么多年不肯放過她,不只是私人恩怨,更多是想捍衛(wèi)規(guī)則。
向太自己說過 “我?guī)退龜[平黑道麻煩,把她捧成影后,可她連‘感恩’倆字都不懂”,張柏芝這樣做,把港圈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的江湖文化都搞成笑話了。
而且張柏芝給向太造成了不少商業(yè)損失,《3D 封神榜》因為她罷演,投資方直接撤資,向太損失了好幾億;《楊門女將》也因為她超期拍攝,最后票房慘敗。
現(xiàn)在影視公司都不敢用 “有潛力但沒規(guī)矩” 的藝人,就是因為她鬧出來的信任危機。
到了直播時代,2022 年向太也開始做直播,跟張柏芝成了競爭對手,她提那些舊賬,其實也是一種 “人設對抗”。
后來向太還成立了 “職業(yè)操守基金”,拿張柏芝當例子,警示新人 “耍大牌、撒謊最后肯定要付出代價”。
再看現(xiàn)在的情況,張柏芝想轉(zhuǎn)型特別難,負面標簽撕不掉。她上綜藝想靠 “獨立母親” 吸粉,結果被向太實錘人設是假的;直播帶貨也因為 “誠信問題”,銷量越來越差。
2024 年她主演的網(wǎng)絡電影《重生邊緣》,播放量才一千萬,影視資源基本斷層了。
而向太這邊,話語權越來越穩(wěn),直播事業(yè)做得不錯,開的《向上閨蜜圈》課程賣了上萬份,現(xiàn)在她簽約藝人,都得簽 “零耍大牌” 協(xié)議。
現(xiàn)在連影視公司的合同里,都加了 “張柏芝條款”,規(guī)定藝人遲到、罷演要賠高額違約金。
說到底,娛樂圈的生存法則其實很簡單:耍大牌、愛撒謊、私生活混亂,這不是 “有個性”,而是 “職業(yè)自殺”。
向太這么多年 “不放手”,本質(zhì)上是資本對 “失德藝人” 的清算,也是整個行業(yè)在捍衛(wèi) “規(guī)矩”。
這二十年的恩怨,其實早就有了結果:張柏芝的那些負面特質(zhì),注定了她會跟向太決裂,也讓她的事業(yè)從高處掉下來,再也回不去了。
可反過來想,如果當初張柏芝能守住職業(yè)底線,待人真誠點,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向太這么多年不放手,到底是過度報復,還是作為行業(yè)前輩的責任?
這事兒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