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雞排哥"的爆火,是對服務業(yè)本質的一次回歸。在"主理人"文化制造距離感時,他用真誠與幽默,為顧客提供了稀缺的情緒價值。
他的清醒更值得稱道,拒絕加盟、直播等快速變現(xiàn)方式,堅守品質與初心。這提醒我們:流量是暫時的,用心服務才是長久之道。
昨天出門買煎餅,旁邊等麻辣燙的小伙跟他女朋友嘮嗑,說要不趁放假去一趟景德鎮(zhèn),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嘗嘗雞排哥的手藝。
不得不服氣,雞排哥實火,我們這十八線小鎮(zhèn)一個路人都想加入“貪吃蛇”的隊伍。
我好羨慕。
多想能像他一樣,對廣告爹爹們說:“做完他的做你的!寫完他的寫你的!”可惜現(xiàn)實連拼好飯都要自取。
索性,今天就聊聊雞排哥背后的“搞錢”大法。
如果你以為他就靠那6塊錢的雞胸肉賺錢,可就太天真了。
01
說穿了,“雞排哥”現(xiàn)象的本質,就是一個在學校門口炸了好幾年雞排雞柳的普通小販,突然成了流動餐飲的頂級“主理人”。
他做了啥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嗎?
沒有,僅僅是待人熱情了點,定價便宜了點,出??炝它c。
一口油鍋,一輛三輪,幾句俏皮話,就只是這樣,居然能撬動這么大的流量,全網(wǎng)為之瘋狂。
瘋狂到什么地步?
有人樂呵呵排隊三個小時,就為了能和雞排哥互動一下,接住他的梗,還特意花一個多小時,在家里練習將雞排裝袋子的動作。
他們圖啥?圖排隊三小時?圖那6塊錢的雞排?
當然不,都是成年人,這筆賬還是能算清的。
在雞排哥這,你花6塊錢,買到的可不僅僅是一塊裹著面包糠的油炸雞胸肉。
而是一場微型脫口秀,一個鮮活的朋友圈社交素材,一種花小錢但被人實實在在對待的尊重感,以及對那些“花錢像上墳”的主理人式餐廳的“反叛許可”。
就是那些賺你錢還鄙視你的人。
賣咖啡的,搞花藝的,開小酒館的……
門口豎個牌“我們不接待上帝”,空無一人但跟你強調“我們這是預約制”,生客坐進去半天沒人搭理,然而熟客進來笑臉相迎,專屬菜單專屬座位。
賣飯像是在篩選精神股東,一頓飯吃下來感覺被霸凌了。
雞排哥偏偏反著來。
他不搞預制菜那一套,晚上切好腌好,當天現(xiàn)炸,主打一個新鮮熱乎。
他的熱情不是裝的,2022年有人拍到他時,就已經(jīng)對每個顧客笑臉相迎,對每塊雞排都要求漂亮好吃。
他記得老顧客,頭一抬就知道來的人是誰,吃多重的口味。
他厚道,有位大爺排隊5小時給孫女買雞排,手機沒電沒法掃碼付款,雞排哥反倒安慰他,下次再付錢,還強調“不一定明天,無所謂哪天”。
寶媽帶著兩娃排隊只點兩份,唯獨漏了自己,他說:“為什么偏偏把自己給忘了,這是不對的?!?/p>
你說他是商業(yè)奇才么,不是,就是一個淳樸厚道的老百姓,不靠任何虛頭巴腦的招式,憑著本能的善意,多年如一日,把自己變成了風口。
02
可雞排哥的談吐,又不像老百姓那么簡單。
國慶前,景德鎮(zhèn)文旅工作座談會,邀請雞排哥發(fā)言。
面對國慶的巨大人流量,他早已萬全準備。
10部車,親戚家人齊上陣,分工有序。
他在接待客人的同時也會兼顧互動,即便是在親戚那邊買也可以過來和他拍照聊天。
他說他心里很清楚,客源多,說明景德鎮(zhèn)地方好,他一定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首先考慮的就是食品安全,操作每一環(huán)都要干凈衛(wèi)生,連親戚的健康證都辦好了。
其次是統(tǒng)一服裝,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方便客人找到。
最后也沒忘了贊美瓷都,讓更多的人了解景德鎮(zhèn),來到景德鎮(zhèn)。
瞅瞅這用詞,“工作重心,嚴格把控,產(chǎn)品把握,積極向上,文化旅游,戰(zhàn)略意識”……
這小感覺,像是在體制內干了二十年,哪像一個小攤販?
網(wǎng)友看完,笑稱“這么大的架子,一點官也沒有”,是真正“從雞層中來,到雞層中去”。
果不其然,國慶當天,一切都照著雞排哥的方案,井然有序。
“雞排家族”裂變式出攤,雞排嫂,雞排奶,雞排舅,雞排侄,雞排妹等等均已就位,導航到這里都得提醒一句:
您已進入雞排大道,請打開您的塑料袋。
記者問他的火是偶然還是必然,雞排哥講了個故事。
“網(wǎng)友說我高情商發(fā)言,但我說話的方式是跟顧客的交流中,自然產(chǎn)生的。
顧客來了,如果我跟他聊天,用一點幽默的語言,或許能加深他的印象,下次他也許沖著這個人好玩,幽默,還會再來,可以理解為一種營銷的方式。
比如小孩子之所以愿意到我這里買雞排,就是因為他感覺這個叔叔很好,很能聊天,一下就記住我了,也許這里有5家賣雞排的,他也只會走到我這里。
慢慢小朋友成為我的老顧客,從小就培養(yǎng)鐵桿粉絲,家長也就成了我的老顧客。因為小孩子發(fā)出了指令,家長無論如何都要去買的。
所以做生意,要以顧客為中心,想顧客所想?!?/p>
記者又問國慶一天炸7小時,累不累,會不會有些煩惱。
雞排哥說,這是他的日常,真到了學生放學的時間,一窩蜂過來,把你完全包圍住,但他們又沒時間等,這就要求我準備工作更充分,速度更快。
這幾天為了追求更高的品質,甚至還放慢了一點速度。
03
這幾段話,細品大有文章。
文旅請他講話,他開口就是“一個主旋律,兩個把控,三個認識,四個為了”,那口才,那思路,那氣場,肚子里指定有貨。
說他不懂做生意,可他說話的情商太高了,高到大家都樂意排仨小時隊,被懟兩句,還能美滋滋兒地發(fā)個視頻。
別人愁他的爆火是暫時的,他說“流量的事先放放,首先我認真對待每位顧客,真心換真心,其次我不在乎這三天五天是否賺到錢,我在乎的是后面的365天,要的是細水長流?!?/p>
你看,雞排哥很明確自己的核心顧客群。
不是外地游客,甚至不是本地散戶,而是學生。
4:30以后不接散戶,學生比路人便宜一塊錢,這種看似莫名其妙的規(guī)定,用互聯(lián)網(wǎng)黑話解釋,就是“用戶篩選”和“社群運營”。
雞排哥的商業(yè)邏輯,就是服務好基本盤,鎖住一個人的胃,套牢一家人的心。
這些才是雞排哥搞錢的秘籍。
路邊那么多小攤販,憑什么只有雞排哥能獲得巨大的收益和聲量?
答案就一個,需求。
物質需求——
雞排哥的攤位,一切都是在陽光下進行:食材、制作過程、定價邏輯乃至經(jīng)營理念,透明到你挑不出毛病,還酥脆好吃。
精神需求——
6塊錢的雞排還附贈600塊的情緒價值,油煙味里的真誠,不僅暖胃還暖心。
當你知道賺錢的本質是滿足買單者的需求,就到了第二步,如何發(fā)現(xiàn)需求。
雞排哥最開始賣的是土家醬香餅,雞蛋餅,菜餅,甜酥餅,就在小學門口擺了一張桌子,用電餅鐺賣。
后來就做羊肉串,涼皮,也做過里脊肉餅。
用他的話說,“主要看消費者更喜歡哪種?!?/p>
賺誰的錢,用什么賺錢,以及憑啥人家要給你錢,摸得門兒清,活該他賺到錢啊。
還有最重要的,收益和風險評估。
媒體和網(wǎng)友都問過雞排哥開不開店,去不去直播帶貨。
雞排哥清醒得很,不接受加盟,不接廣告,不直播帶貨,轉頭去當了文旅推薦官。
他明白自己之所以火,就是在學校門口賣雞排同時附贈情緒價值,一旦標準化、模式化、連鎖品牌化,就喪失了競爭力。
這套邏輯,已經(jīng)不是新鮮玩意了。
普通人想復制,難嗎?很難。
否則不會一座城市,只出現(xiàn)一個“雞排哥”。
但至少,雞排哥給我們示范了一個最樸素的道理:
賺錢,也是一場修行。
阻礙你賺到錢的,可能正是你的決心,熱情,勇氣,以及對待別人的格局。
共勉。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Hot Events
讓每一次閱讀都有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