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聊一位把秦腔小生演活了的藝術家,她就是被稱作 “小生泰斗” 的陳妙華。可能現(xiàn)在有些年輕朋友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在當年的西北大地,只要提起陳妙華,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往舞臺上一站,一個眼神、一個身段,就能讓臺下觀眾拍著大腿叫好。
咱們先從她的藝術人生說起。陳妙華出生在西安一個梨園世家,父親是秦腔小生演員莊正中,在她還沒有出生的時候,父親就拋棄了身懷六甲的母親。母親生下陳妙華以后,為生計所迫,改嫁到禮泉縣。1949年,陳妙華9歲時母親送她到當時西安的一個京劇社班正蔭社學戲,一年后又考入易俗社改學秦腔。
陳妙華的小生唱腔,那也是獨一份的。她的聲音清亮又有穿透力,高低音轉換自然,尤其是唱到激昂處,能把人物的情緒全給帶出來,讓觀眾跟著揪心;唱到柔情處,又軟得能化進人心里。而且她的身段特別講究,不管是甩水袖、走臺步,還是耍扇子、亮相,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到位,看著既瀟灑又好看。當時業(yè)內(nèi)都說,陳妙華把秦腔小生的 “帥、美、俊” 全演透了,后來很多學秦腔小生的演員,都把她的表演當成范本??烧l能想到,這么一位舞臺上的 “泰斗”,離開舞臺后的生活卻充滿了艱難。上世紀 80 年代后期,因為身體原因,陳妙華不得不告別她熱愛的舞臺。從萬眾矚目的藝術家,一下子變成普通老百姓,這種落差對她來說已經(jīng)夠難了,可更糟的還在后面。
離開舞臺后,她的身體一直不好,常年要吃藥看病,開銷很大。而且她沒什么其他的謀生技能,只能靠之前攢下的一點積蓄和微薄的補助過日子。有時候病情加重,需要住院,連醫(yī)藥費都湊不出來,只能靠親朋好友幫忙。有一次,她的老粉絲聽說她病了,專門從外地來看她,看到她住的房子又小又舊,家里連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忍不住掉了眼淚。更讓人心疼的是,她晚年身邊沒有多少親人陪伴,日子過得很孤單。以前在劇團的時候,身邊都是一起唱戲的伙伴,每天熱熱鬧鬧的;可離開舞臺后,身邊冷清了不少,有時候一整天都沒人跟她說句話。她經(jīng)常坐在家里,看著以前演出的照片和錄像,一邊看一邊嘆氣,有時候還會跟著錄像里的唱段輕輕哼唱,眼里全是對舞臺的想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