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22日,“國防部長”何應欽和參謀總長顧祝同召集參謀次長劉斐、“國防部次長”肖毅肅和“國防部”第三廳廳長郭汝瑰開會,研究的結(jié)果是劉峙在徐州當了半年“剿總”司令“不妥當”,應該讓白崇禧統(tǒng)一指揮華中和徐州兩個“剿總”。
郭汝瑰回憶,當時他們的分析是這樣的:“解放軍中原野戰(zhàn)軍即將進攻鄭州,也可能協(xié)同華東野戰(zhàn)軍向徐州‘剿總’的轄區(qū)進攻;因此徐州“剿總”放棄隴海線上各大城市,集中兵力于徐州外圍,華中‘剿總’以第十二兵團進出周家口附近,依情況策應徐州‘剿總’或華中‘剿總’作戰(zhàn)。(本文黑體字均出自全國政協(xié)《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一輯郭汝瑰《淮海戰(zhàn)役期間國民黨軍統(tǒng)帥部的爭吵與決策》)”
第二天,也就是1948年10月23日,郭汝瑰拿著連夜做好的計劃飛到北平向老蔣匯報,老蔣當即做了四點批示:“一、徐州方面應取攻勢防御,可放棄鄭州,開封、蘭封等城市;二、華中、徐州兩總部所轄部隊均由白崇禧統(tǒng)一指揮;三、第二軍及第十五軍可歸入第十二兵團序列,華中‘剿總’必要時可放棄南陽,以便第十二兵團進出周家口;四、可令宋希濂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strong>
前面幾點都是常規(guī)操作,第四點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讓宋希濂頂替杜聿明來指揮劉峙的部下,但在允許白崇禧指揮兩個“剿總”的同時,并沒有將劉峙免職。郭汝瑰遵照顧祝同的叮囑,向蔣介石說明叫白崇禧統(tǒng)一指揮只是暫時的措施,老蔣還很大度地表示:“不要暫時指揮,就叫他統(tǒng)一指揮下去好了?!?/strong>
老蔣這話說得很敞亮,但睿智的讀者諸君一眼就能看出:老蔣這是把小諸葛當小孩子耍了!
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桂系張淦的第三兵團、宋希濂的第十四兵團是華中“剿總”的主力,黃維的第十二兵團是在胡璉整編第十八軍的基礎(chǔ)上擴建而成,名義上隸屬華中“剿總”,但白崇禧根本就指揮不動,其他幾個“綏靖區(qū)”的戰(zhàn)斗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拖后腿就不錯了。
白崇禧真正能指揮動的,只有張淦的第三兵團,那是桂系第一主力,跟老蔣嫡系部隊相比也差不多,其實老蔣讓白崇禧指揮兩“剿總”,還是想利用這個第三兵團。
老蔣看中了白崇禧的嫡系主力,所以才給了白崇禧表面上的指揮權(quán),這其實是讓白崇禧動用老本兒之后,也就是擁有半個劉峙的權(quán)力——事實上劉峙本身就是個甩手掌柜的,根本就沒什么實權(quán)。
白崇禧不想當劉峙,宋希濂也不想當杜聿明,他在《淮海戰(zhàn)役期間蔣介石和白崇禧的傾軋》中回憶,1948年10月24日,他在荊門接到蔣介石自北平發(fā)來的電報,命令他到徐州去擔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第二天“國防部”正式調(diào)職命令也公開發(fā)布,當天晚上劉峙首先發(fā)電報給宋希濂表示歡迎,宋希濂的黃埔一期同學、徐州“剿總”辦公室主任郭一予等人也紛紛來電催促宋希濂早點上任。
史料中的宋希濂是一個大胖子,估計在黃埔一期的時候也是個很受歡迎的小胖子,為人處世也比“老實巴交”的杜聿明強一些,所以杜聿明的徐州“剿總”副總司令還沒免,同學們就已經(jīng)紛紛表述歡迎宋希濂了——最為搞笑的,是宋希濂、杜聿明、郭一予等人,在功德林戰(zhàn)犯管理所又成了“新同學”,宋、杜都是1959年第一批特赦,郭一予跟黃維、文強(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中將副參謀長、代參謀長)則是1975年最后一批特赦。
宋希濂是老蔣的“得意門生”,但是事關(guān)自己前途和命運,他這時候也“聰明”了一次:“我對于這個新命,感到十分彷徨。當時我對于華東解放軍的情形不了解,自然是躊躇的一個因素,但這不是主要的,我所最擔心的是考慮到指揮上的困難。和幾位高級幕僚幾度研討,并經(jīng)過一天的思考后,覺得與其貽誤于將來,不如慎之于事先,因此決定辭受新命。”
當時徐州“剿總”比較有戰(zhàn)斗力的是邱清泉、孫元良、黃百韜、李彌四個兵團,宋希濂和幕僚們逐個分析:只有李彌和黃百韜這兩個人比較“渾厚踏實”,基本可以指揮得動,而邱清泉“驕橫跋扈,狂妄自大”,孫元良“虛偽狡詐,個人利害看得超乎一切”,他們連老蔣的命令都敢公然抗拒和陽奉陰違,肯定也不會甘愿受宋希濂調(diào)遣。
時任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中將副參謀長的文強在《口述自傳》和《新生之路》中回憶,當他把宋希濂要來當副總司令的消息告訴邱清泉的時候,邱清泉當場就炸了:“?。克蜗eツ芡炀冗@個局面哪?我就不相信,我們徐州就沒有人了?我也不信老宋能統(tǒng)率機械化部隊!劉老師(劉峙曾任黃埔軍校戰(zhàn)術(shù)教官,杜、邱等人都稱其為老師)如此不能知人用人,徐州又要斷送在他手里!”
邱清泉脾氣大,野心更大,他不止一次明里暗里表示自己可以取代杜聿明——邱清泉是踩著杜聿明腳印走上來的兵團司令,他對杜聿明尚且如此,宋希濂要是能馴服他,那才叫見了鬼呢。
像宋希濂那樣的老蔣嫡系“鷹犬將軍”尚且知道自己指揮不動黃埔一期的孫元良和黃埔二期的邱清泉,白崇禧這個“桂系老二”,到了徐州豈不是自取其辱?
白崇禧知道自己接受老蔣的任命,就是勝也無功敗則有罪,10月30日白崇禧從漢口飛到南京參加何應欽主持的軍事會議,聽到公開宣布的老將四點批示后,嘴上不說,心里肯定罵翻了某人的祖宗牌位。
經(jīng)過一夜思考,白崇禧拒絕接受重任的同時,還很“大度”地把黃維的第十二兵團推了出去,他以華中“剿總”總司令名義下達的命令也很有意思:“第三軍及第十五軍在形勢和距離上不便歸第十二兵團序列,黃維兵團立即東移確山,輕裝開太和、阜陽地區(qū)集中,十一月十日集中完畢?!?/p>
老蔣原本是想讓黃維的第十二兵團有六個軍的,但白崇禧“扣下”了兩個軍,而且讓黃維“輕裝”出發(fā),這擺明了是借刀殺人,除掉老蔣安插在華中的釘子。
跟黃維前后腳被俘的第十二兵團第十八軍軍長楊伯濤在《黃維第十二兵團被殲記》中也說黃維被白崇禧的輕裝命令坑了:“確山至蛙埠間大部屬解放區(qū),一部是游擊區(qū),完全沒有補給機關(guān),兵團部令汽車及輜重部隊盡量攜帶糧彈隨軍行動。”
黃維隨軍帶著的那點糧彈根本就不夠用,后來被包圍后只能依賴空投,而空投也是杯水車薪,至于黃維兵團“輕裝”時留下的東西歸了誰,讀者諸君當然能想到。
老蔣和老白你算你我,我算計你,兩個老頭子的小心眼兒,連“小宋”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最后實在沒辦法,在東北一敗涂地的杜聿明又回到了徐州指揮崗位上來,但那時他已經(jīng)多病在身,坐直了都困難,精氣神根本就不足以在大兵團作戰(zhàn)中隨機應變當機立斷,再加上對老蔣俯首帖耳言聽計從,失敗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白崇禧是是不是躲在一邊偷笑,宋希濂有沒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蹚渾水,那就只有他們本人知道了。
老蔣拿老白當小孩子耍,老白也不是吃素的,反手就是一記左勾拳,這個仇老蔣當然會銘記于心,白崇禧后來不顧李宗仁的警告去臺灣,說明他頂多也就是個“小”諸葛,還是缺少大智慧,讀者諸君看了相關(guān)人員的回憶文章,肯定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在您看來,如果白崇禧真接過了徐州“剿總”的指揮權(quán),而宋希濂也奉命去當了副總司令,那結(jié)果又會如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