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哥說
昨天是中秋節(jié),闔家團圓,也不免讓我們想起去世的親人。如濤哥俺就想起了去年中秋節(jié)左右去世的奶奶(詳情見文章《》,特發(fā)一篇相關文章。
今日再度翻閱“濤聲一久”公眾號的內容,看見10月13日張老師發(fā)布的一篇《》的文章。與其說是文章,倒不如說是他思念的具象化,死別之痛是靈魂無法承受之重,所以抽離一部分呈在紙上,留一部分藏在心中,讓軀殼回歸一半理性一半哀傷。
為何我也被判罪,處以極刑?只見字與字的間隙間伸出一只又一只黑色的骷髏巨手,掐著我的脖子,擠壓我的肺腑,挑我的手筋,還將腐爛的洋蔥汁液塞入我的咽喉。
我知道,那是我心里的那一半哀傷在碰到同類后的肆虐發(fā)狂,人類的共情程度往往取決于與自己經歷的契合度。無疑,我再次跌進了一場共情陷阱。
我的外婆去世于14年的夏天,至今我對于死這個討人厭的詞仍是麻木的,就如當年14歲的我對于外婆的死也感到麻木一般。麻木到哭不出,更笑不出。是不是只要不懂“死”這個詞的含義死亡就能不存在呢?從前無論我提什么要求外婆都能努力滿足,我想,在死亡這件事上她也會如此吧!
可為何眼前的她再一次半倚靠在床上,嘴唇烏紫,抽用全身的力氣猛吸了幾口氣,但身體的痛苦卻并沒有得到減緩,她的身體機能好像已經不能將吸入的氧氣送往全身了,她倚靠在枕頭上一邊喘氣一邊呻吟。
我坐在床前的板凳上看著從未有此情態(tài)的外婆,心中已經有了一定猜想,卻仍懷有奇跡再一次出現(xiàn)的僥幸想法。從我記事起外婆就時常發(fā)病,一發(fā)病她就在床上翻來覆去地呻吟,每一次都很痛苦,每一次也都挺過來了,這一次是不是也能......?
外婆呻吟了好一陣,比她之前發(fā)病的時間還要久,后來她閉著眼睛似是緩了一會兒,過了一會兒她的神色看起來竟好了許多,雙眼也不再渙散無力,還能說出話來。
她說想喝米糊,身旁的媽媽聽后趕緊到隔壁屋一直開著保溫功能的電飯煲里盛了一碗米糊回來喂給她?!疤闪恕?,外婆抿了一口道。媽媽又從床邊桌子下拿起開水瓶,拔出瓶塞,往原本比較粘稠的米糊里慘了半碗水,最后兌成了一碗米糊湯,外婆似胃口大開,竟連喝兩大碗。
眼看著精神狀態(tài)大好的外婆,原本那已經快要死寂了的希望再一次出現(xiàn)在我心中,“神啊,我愿以我的壽命作為交換,讓她再活久一點吧!”這個曾經在外婆痛苦呻吟聲中我向神明許下過無數(shù)次的愿望,再一次在我心中響起了??赏馄诺淖齑饺耘f烏紫,媽媽的神情仍舊凝重,我的心底仍舊不安。
直至片刻后,外婆喝下的米糊全都被吐了出來,嘔吐物從她的鼻子和嘴里一起流出。她自己都沒來得及反應,以至吐臟了身上本就單薄的半片衣襟,后來床邊地板上也吐了一大片,吐得比喝的還多。
媽媽給外婆順了順氣,先把臉擦拭干凈,然后開始擦拭身上的嘔吐物,我和姐姐則去灶房簸了一簸箕灶灰灑在比喝進去還稀的嘔吐物上,把地面清掃干凈。我們似乎都想在無能為力中找尋一絲出口,什么出口呢?一條只要把所有數(shù)學公式背下來,語文就能拿年級第一的出口。
將最后一點混合灶灰的嘔吐物掃進簸箕拿出去倒掉后,最后的心理建設也在我心底筑基,后面索性坐在灶房不出去了,一道灶房門,將我和她隔成了生與死的兩個世界。她,還是要走了嗎?這世間的陰陽法則竟如此殘忍,人世間的所有東西她都無法帶走,小到一碗米糊,都不允她喝下帶走。
我和姐姐在灶房緊挨著坐著,卻都沉默,我們也許都在逃避著,那個最壞、卻已經在心中了然的結果。“外婆可能這次是真不行了?!鄙砼缘慕憬懵晕⑿⌒牡卦俅谓o我做了一次心理建設,我仍倔強地沉默著。而當時逃避的那十幾分鐘,卻也滋生了我往后十年甚至余生的遺憾之痛。
隔壁屋突然傳來母親一聲痛苦的嘶吼,我心一驚,而后向旁屋移去。再次站在外婆床前的時候,她已經安靜地睡去,嘴唇仍舊呈烏紫色,我死死盯著她的胸膛,想從中發(fā)現(xiàn)一絲起伏的跡象,或從死亡跡象里找出一絲紕漏,可堂堂死神的安排豈容我能質疑。
明明我們相隔那么近,我卻沒有見到外婆彌留之際的最后一面,我想她會討厭我吧,即便她不會,我會。如果我表現(xiàn)得更悲痛一點,更加讓她知道我離不開她,她會不會走得更有成就感更欣慰?一種失感和不舍占據心頭,牽引著我的淚水奪眶涌出,而后是長久的麻木與平靜。
母親狠狠哭了一場后又哭著給爸爸打了電話,接著通知舅舅、大姨和二姨,電話里悲痛的哭聲接連響起,幾人在電話里先簡單商量了當下要先做的哪些事。
那天,平時柔弱的母親好像沒那么軟弱了,平時什么都聽父親安排的她也強撐起了一片天,在其他人還未趕來前她扮成了一個大人摸樣主持著所有事宜。不,她原本就是個大人,只是那天我的母親再也沒有母親了。
我坐在外婆床邊的凳子上,沒有撕心裂肺地嚎哭,只是靜靜看著她。明明剛才只哭了一陣,為何眼淚像是已經流干了,我不應該如此的,我應該是悲痛的不是嗎?我想再擠出幾顆眼淚,卻無論怎樣再也哭不出了。
從前不是不知道一個人死去意味著什么,可直到我親眼看著自己最愛的人毫無生命征兆地躺在床上的時候,我才切身明白,死是失去,是再也無法交談,再也無法觸碰,這些日常最基本的權益全被沒收。
她會徹底消失嗎?先是軀體腐爛消逝,而后是她留在這世間的所有痕跡與世人有關她的回憶,即便當下所有人都能記住她,可幾十年光陰之后呢?人生漫長,漸漸遺忘是常態(tài),可我不想遺忘,恍恍惚惚間我想永遠記住她的模樣,看著她久一點,是否能記得更長久?
可是時隔僅僅十年,我已經開始遺忘一些細節(jié)了,她走的那天到底是陰天還是晴天呢?恍惚間記得當時坐在床邊看著她的時候,有陽光從門縫灑進來,天氣微熱??捎钟浀?,后來我們把外婆很早以前就拍好的遺像從箱子里拿出來擺在靈前,而后我獨自坐在樓梯上哭了很久很久,那又是一個陰天。
后面幾天喪儀連下了好幾場大雨,從前就算過年也難湊齊的團圓景象竟出現(xiàn)在了外婆離世的這幾天。俗話說鬼不走干路,所以逝去的人往往會在下雨天踩著雨水回來看自己的親人,或許她也在我看不見的地方享受著這最后一次團圓吧。
最后,我們把外婆葬在了屋后的一片空地里,沒有山清水秀,也沒有景色怡人,但好在離家近。
外婆雖然走了,但她永遠留在我們家里,留在我們心里,讓我至今不斷思念。
思念是在每個寂靜之夜重逢的門,會讓我們在寂靜之時與死去的親人重逢,他們雖然逝去了但還會一次次歸來,與我們重新相逢!
濤哥俺的新書《魯迅的朋友圈:魯迅與現(xiàn)代英俊》近日出版,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書寫了魯迅與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重點探究了魯迅對其影響,認為魯迅及魯門弟子才是上世紀最有骨氣的知識分子。本書歷時十年完成,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史料,文史融合雅俗共賞,兼具可讀性、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眾多名家推薦,請大家多多指教:
最新熱文推薦:
觀文化萬象,聽時代濤聲
有思想、有態(tài)度、有品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