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據(jù)媒體報道,8月16日一早,黃子佼駕車行經(jīng)新北市三重區(qū)一處巷口時,因未保持安全車距,與一名60歲林姓女摩托車騎手發(fā)生擦撞。事故導致林婦臉部、四肢多處受傷,而黃子佼僅在現(xiàn)場停留約2秒后便揚長而去,未等待警方處理。林婦無奈自行就醫(yī)驗傷后報案,警方通過監(jiān)控鎖定肇事車輛,發(fā)現(xiàn)前保杠上的碰撞痕跡與黃子佼的說辭形成鮮明對比——他聲稱“為避讓外賣車停下,未感覺到碰撞”,但鐵證當前,這句辯解顯得格外蒼白。
這起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迅速在島內(nèi)輿論場炸開鍋。網(wǎng)友翻出黃子佼的“黑歷史清單”:從2024年底因持有2259部未成年性影像被判刑,到2025年二審再被追加586部影像指控,如今又添“肇事逃逸”一案,有人諷刺道:“哥,你是懂‘多線操作’的?!?/strong>
更讓公眾憤慨的是黃子佼面對法律責任的態(tài)度。警方已依“肇事逃逸”(屬公共危險罪)及“過失傷害”罪將案件函送新北檢偵辦。若肇逃成立,最高可判7年徒刑;若僅認定為“未協(xié)助傷者”,刑責雖輕,但疊加其性剝削案背景,民眾普遍擔憂其利用經(jīng)濟特權規(guī)避制裁。
事實上,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風。截至2025年8月,黃子佼性剝削案中35名受害者已有30人與其達成和解,總金額達數(shù)百萬新臺幣。部分受害者要求其出資2000萬成立反性剝削基金會時,卻遭拒絕。對比其仍居住1.2億豪宅、駕駛豪車的生活狀態(tài),網(wǎng)友痛批:“用錢擺平個人責任,卻不愿為社會公益多掏一分,這就是‘悔過’的誠意?”
此外,黃子佼妻子孟耿如過往“代夫道歉”的模式也再遭質(zhì)疑。有人認為這種“危機公關”實為縱容犯罪,而本次肇事逃逸后“未感覺碰撞”的辯解,更被網(wǎng)友調(diào)侃:“撞人沒感覺,但對豪車車漆刮痕可能挺敏感?!?/strong>
從性剝削到肇事逃逸,黃子佼的公眾形象已徹底崩塌。網(wǎng)友喊話司法:“該嚴懲就別手軟!”也有人無奈感嘆:“當初的綜藝才子,如今只剩法庭流水席?!?/p>
此案看似是場交通事故糾紛,實則掀開了更深層的爭議:當名人屢屢游走法律邊緣,是道歉太廉價,還是懲罰太寬容?下一場風波何時到來未知,但可以肯定:公眾的耐心,早已被透支殆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