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高市早苗成熱門人選的時機耐人尋味:這個執(zhí)政70年的老牌政黨剛經歷“兩連敗”,2024年眾議院丟席、2025年參議院慘敗,執(zhí)政聯(lián)盟在國會兩院均失多數(shù),支持率跌至20%的危險線。更棘手的是,黨內派閥解散,民眾不滿直接沖垮自民黨根基,“一年一相”的亂局眼看要重演。
就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高市早苗這位“女將”被推到了臺前。這是不是讓你立刻聯(lián)想到一個詞“玻璃懸崖”?啥叫玻璃懸崖?
簡單說,就是當一個組織陷入危機時,女性領導者才更容易被推到高位。表面上看是給了女性機會,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讓她們去收拾爛攤子,承擔巨大的風險。
自民黨這步棋,玩得可真是高明。一方面,打著“日本首位女首相”的旗號,給民眾制造一種“我們正在改革,我們很開明”的假象,順便也撈點選票。另一方面,萬一高市早苗真的上位,她要面對的可是“朝小野大”的窘境,跟在野黨談預算、收拾經濟爛攤子,每一步都是荊棘密布。要是搞砸了,那些幕后的保守派男政客還能一拍大腿,甩鍋一句:“你看,女人就是不行!”
按理說,一個女性政治家,尤其是在爭取高位的時候,應該成為女性權益的代言人吧?但高市早苗的表現(xiàn),卻讓人大跌眼鏡。她打的這桿“性別牌”,看似響亮,實則卻是在砸其他女性的飯碗。
咱們看看數(shù)據(jù),2025年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日本議會女性比例才25.5%,在148個國家里排102位,這數(shù)據(jù)簡直是“慘不忍睹”。更諷刺的是,自民黨自己的女性候選人當選率,更是低到了17.8%??杉幢闳绱?,高市早苗對于提升女性政治地位、爭取女性權益的態(tài)度,卻顯得異常保守。
她自己上班一直用婚前姓,享受著自由選擇的權利,這本來是件好事。可她卻堅決反對“夫婦別姓”的改革,給出的理由是“會破壞家庭”。這就讓人費解了,日本95%的已婚女性都得改夫姓,不少人甚至因為改姓連職場身份都丟了。聯(lián)合國婦女權益機構都罵了多少次這是赤裸裸的歧視,她卻對此充耳不聞。
這好比什么呢?好比她自己開著一輛豪華轎車,享受著交通便利,卻把別人的自行車輪胎給扎了,然后轉頭對著大家喊:“為了環(huán)保,大家一起綠色出行!” 日本政府嘴上說著2025年要讓50%的男性休育兒假,可高市早苗連女性改姓的自由都不給,這所謂的“平等”,不就是一句空話,一個笑話嗎?她這哪是為女性發(fā)聲,簡直是在親手掐滅女性追求平等的希望。
高市早苗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說白了,根本不是因為她的女性身份有多么“光輝”,而是她跟對了“師傅”安倍晉三。她的權力根基,幾乎是完全建立在安倍留下的政治遺產之上,背后還有極端保守團體“日本會議”的撐腰。
這個“日本會議”是干嘛的?他們的訴求可不簡單:恢復天皇崇拜、修改憲法第九條、建立軍隊、把侵略歷史美化成“解放亞洲”……這些主張,高市早苗幾乎是全盤接收,照單全收。甚至在某些方面,她的表現(xiàn)比安倍還要直接、還要激進。
2021年,她就高調喊話要增加軍費,搞得日本防衛(wèi)預算蹭蹭往上漲。到了2025年,這筆開支已經達到了驚人的8.7萬億日元,幾乎快到GDP的1.8%了??杉幢闳绱耍廊幌硬粔?,非要修改憲法,給自衛(wèi)隊“正名”。
競選時,她嘴上說著要建立“北歐式內閣”,聽起來好像很進步??尚Φ氖?,瑞典內閣近半數(shù)是女性,而自民黨連35%的女性候選人比例都達不到。這承諾,不就是一張畫出來的大餅,哄孩子玩的嗎?
就像安倍當年搞“女性閃耀計劃”來遮掩其保守本質一樣,高市早苗也想用性別話術,來掩蓋她骨子里那些帶有軍國主義色彩的保守傾向。她不是什么新時代的女性政治家,她只是保守派的“自己人”,是披著女性外衣的安倍“影子”。
咱們再把目光放遠一點,看看高市早苗的上位,對日本的鄰國,尤其是我們,到底意味著什么。
好不容易剛有點緩和的日韓關系,可能就要被她攪黃。要知道,9月底石破茂還在韓國搞“穿梭外交”,商量科技合作,高市早苗卻早就放話要去參拜靖國神社。那地方供奉著二戰(zhàn)甲級戰(zhàn)犯,你說韓國人看了能不炸毛?她還振振有詞地說“戰(zhàn)犯判決早失效了”,這不是明擺著要翻歷史舊賬,挑戰(zhàn)國際公義嗎?
更危險的還有獨島(竹島)問題。她甚至主張內閣成員去參加“竹島日”活動,要是她真的這么干了,韓日關系立馬就得翻臉,本來就不牢固的關系將再次陷入冰點。
現(xiàn)在日本政壇正在往“保保合流”的路上走,自民黨為了湊齊多數(shù)席位,正積極拉攏其他右翼政黨。高市早苗如果上臺,只會讓這種保守勢力更加囂張,讓日本的政治風向越來越右傾。
所以,對咱們鄰國來說,她這個“女首相”的身份,不是什么進步的信號,更不是什么值得欣慰的消息。這更像是一個警報,一個日本要變得更“硬”、更具侵略性的警報。
縱觀高市早苗的崛起,你會發(fā)現(xiàn),這壓根兒不是什么性別平權的里程碑,而是日本自民黨的一個“應急套路”:用女性身份當滅火器,去澆滅民眾對丑聞、高物價的不滿,同時,確保安倍留下的那套保守主義遺產得以延續(xù)。
她證明了一件事:在日本的保守體系里,一個女性如果想掌權,往往就得先變成“男權代言人”,接受并維護那套根深蒂固的父權和保守邏輯。要是她真當上了首相,那不是性別平等的一大步,而是給舊體制刷了一層“女性涂料”!殼是新的,里子還是那套軍國主義和父權邏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