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歡樂頌》火得一塌糊涂。
五個性格迥異的女孩,讓觀眾追得上頭,而劇中一個意外的配角,卻硬生生搶走了所有光。
他不是主角,卻成了最有存在感的“小包總”。
一身西裝、語氣溫柔又帶點“叔感”,成了無數人心中的“理想型”。那時候的楊爍,終于熬到了出頭的那天。
只是紅得太快,也跌得太狠。
01
在《歡樂頌》之前,楊爍已經在娛樂圈混了十幾年。
拍過戲,演過兵,也演過小混混,可都沒能真正火起來。
直到小包總一角出現。那種帶點憂郁、帶點霸道的氣質,被他拿捏得剛剛好。
觀眾一下子記住了這個“成熟又溫柔”的男人,彈幕里全是“叔,我可以”。
但隨著人氣飆升,流言也接踵而來。
當時他和劉濤在戲中的對手戲太有火花,劇外互動更是親密。
首映禮上,兩人背后擁抱、十指緊扣,還有那句“耳語”,讓網友看得直呼上頭。
從熒幕情侶,到現實緋聞,楊爍徹底站在了風口浪尖。
02
起初,大家都以為只是劇組宣傳的套路。
可沒多久,媒體拍到他們在活動中舉止親昵,楊爍還多次主動靠近劉濤。
有次合影時,他竟然下意識想去親劉濤的臉,劉濤趕緊往后退了一步。
那一幕被鏡頭定格,也成了緋聞發(fā)酵的導火索。
劉濤的社交平臺底下,楊爍幾乎“秒評”,留言曖昧,引得網友一陣起哄。
這種曖昧互動一多,外界自然開始猜測兩人關系。
但沒多久,他們雙雙出來辟謠,強調只是好朋友,私下關系純屬合作。
雖然回應迅速,卻沒能阻止輿論的擴散。
不少觀眾說,“這戲演得太真,怕是出戲都難?!?/p>
本來以為風波過去了,楊爍能借“小包總”鞏固口碑,穩(wěn)扎穩(wěn)打往上走。
但偏偏,他又栽在了另一件事上——片酬。
03
2018年,國家廣電總局發(fā)布“限薪令”,要求演員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
本是為了整頓行業(yè)亂象,讓影視制作回歸理性。
可就在這風口浪尖,楊爍卻被爆出簽約《異鄉(xiāng)人》時,片酬高達8750萬元。
消息一出,網友直接炸了。
有人算了筆賬,說他一天收入幾十萬,比科研人員一年的工資還高。
劇組想與他重新談價,他拒絕降薪,還以合同為由堅持原價。
僵持不下的結果,就是停拍。
后來央視《法制在線》點名批評他高片酬、罷工,直接把這事曝光全國。
一時間,“小包總”從全民男神變成了“負面典型”。
他很快通過律師回應稱“消息不實”,可公眾的印象已經徹底崩塌。
人紅了之后最怕的,不是緋聞,而是失去分寸。
這一場風波,讓楊爍的形象徹底跌入谷底。
04
從那以后,楊爍的事業(yè)幾乎陷入停擺。
影視邀約減少,綜藝鏡頭變少,甚至廣告代言也陸續(xù)撤下。
為了挽回形象,他開始參加親子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
原本想借父親形象圈好感,卻因在節(jié)目里對孩子嚴厲、對妻子冷漠,被網友批“太裝”。
有人說,“鏡頭外的楊爍,像在演戲?!?/p>
他也嘗試過直播帶貨,可效果更糟。
有次介紹襯衫,一張嘴就說成“純金材質”,當場被網友調侃不專業(yè)。
從熒幕男神到直播翻車,這樣的落差讓人唏噓。
后來,楊爍淡出了熱搜,低調拍戲。
《以法之名》《生命樹》等作品中,他不再是主角,演的都是配角或中年角色。
雖然演技依舊在線,但觀眾緣早已回不來。
如今的楊爍,少了年輕時的鋒芒,也多了些無奈。
從前那個意氣風發(fā)的小包總,變成了在鏡頭里沉默的男人。
楊爍用近十年的努力換來爆紅,又用一時的貪念和沖動,讓自己跌落神壇。
大毛說:
娛樂圈從來不缺天賦,也不缺機會。
但能不能長久,看的永遠是一個字——“穩(wěn)”。
有演技的人多,有自控力的人少。
楊爍確實演得好,可他沒守住“分寸”,也沒懂得收。
人火可以靠運氣,但留得下,靠的是人品和格局。
如今的他偶爾還能在熒幕上出現,卻再也沒有“出圈”的機會。
有網友評論:“他的一生就像小包總這三個字——起點高,落得快。”
這句話雖然狠,卻也是現實。
在娛樂圈,永遠有人能取代你的位置。
真正的紅,不是爆火那一陣,而是能被人一直記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