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寒露節(jié)氣在秋天的倒數(shù)第2個節(jié)氣,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出現(xiàn)“寒”這個字樣的節(jié)氣。它的來臨,意味著秋天的氣候由涼轉(zhuǎn)寒,周圍的環(huán)境也隨之變換。秋天意境最濃,欣賞深秋美景的最佳時機來臨。
深秋雖美,對于我們的生活卻有著不小的影響。在此期間,要跟隨氣候的改變而調(diào)整,才能讓我們的身體適應(yīng)寒冷,也提前為入冬而打下基礎(chǔ)。秋冬季節(jié)過渡之時,防寒潤燥是重要內(nèi)容,屆時我們要多吃些適合這個季節(jié)的食物,才能讓身體自內(nèi)而外都強壯起來。寒露節(jié)氣來臨,別忘吃:2黃2白1黑,防寒潤燥又暖胃,養(yǎng)精蓄銳好入冬,來看看具體是哪些吧~
2黃
南瓜,秋天到,南瓜俏,這個時節(jié)里,其正值豐收。金黃的南瓜不僅香甜美味,更是非常養(yǎng)人的食物。有助于健脾胃,潤肺臟,補氣血等,對身體特別有益。
1、半個左右的老南瓜,要把皮刮掉,清理干凈后,在蒸鍋里加熱至熟透。
2、將其用料理機絞成糊狀,放入糯米粉,糖,混合拌勻后揉成團,并且逐一搓成細長條。
3、電餅鐺直接預(yù)熱,將其擺進去,邊加熱,邊翻動,直到其個個鼓起來,焦黃上色,屆時就可以盛出來了。軟軟糯糯的,特別好吃。
板栗,秋天到,栗子笑,天氣冷了,大街上的糖炒栗子又張開嘴巴笑了。其是“千果之王”,有助于補虛乏,潤肺臟,健脾養(yǎng)胃,提升免疫等。其可以煮湯,也可以燉肉,別具風味。
1、將其洗好以后,先在外殼上劃開,用微波爐或是烤箱熱十分鐘,其開口裂開,進一步剝出栗子。
2、來清洗雞肉,剁開后,撒點面搓搓,再換清水沖干凈,并且攥一攥。
3、鍋里倒油,先把栗子放進去炒一炒,令其質(zhì)地焦香時盛出來。雞肉倒進去,同時加些干香菇一起翻炒五六分鐘。香味彼此融合。
4、接著在鍋里調(diào)入生抽,蠔油,把食材都炒上色,栗子也倒里邊,加點熱水,燜四十分鐘,最后補點鹽,大火炒一會兒,令其入味后出鍋。
2白
桂圓,它是干制后的水果,滋味甘甜,蘊含著大量的糖分,類黃酮,鐵,銅等離子,有助于補益氣血,緩解虛乏,安神去煩等,煮粥煮湯喝,甘甜潤口。
1、準備十幾個,將其逐一剝出來,用清水沖沖。
2、一半糯米一半大米,洗兩遍后,將雜質(zhì)濾出,泡一會兒。
3、鍋里添上飲用水并煮沸,將米類倒進去,桂圓也放里邊,煮半小時就熟了。最后補點黑糖攪勻即可。
百合,秋季適合吃白色食物,百合容易被人們忽略,其屬于藥食同源的食物,有助于補脾健胃,止咳化痰,緩解疲勞,改善體質(zhì)等。
1、將其層層剝下來,在清水中淘洗兩遍,之后瀝干待用。
2、另外切一點胡蘿卜,尖椒,作為搭配,蔥花蒜末也準備些。
3、兩三個雞蛋攪拌勻之后,先在熱油里邊炒熟,盛出來后,放蔥蒜以及配菜,先把香味炒出來。
4、接著把百合倒里邊,調(diào)些生抽,鹽,快炒兩分鐘后出鍋。
1黑
黑芝麻,在寒露的傳統(tǒng)習俗中,講究吃芝麻來進補,這顆小小的種子中蘊含著滿滿的能量,有助于潤燥止咳,抗氧化,補氣血,增免疫等。這個時候可以做一鍋芝麻糕,每天吃兩塊,解饞又滋補。
1、準備黑芝麻大約150克,核桃仁100克,枸杞50克。先放到烤盤上,120度烘烤15分鐘。
2、接著在不粘鍋里倒入白糖200克,麥芽糖150克,100克清水,大火熬煮。直到其顏色呈現(xiàn)為焦黃色。
3、把全部的食材都倒進去,快速翻炒,令湯汁均勻裹到食材上。
4、接著將其倒出來,在模具中整理成平整的狀態(tài)。晾涼以后,從里邊倒扣出來,切成小塊。一時半會吃不完的,用袋子裝起來,密封后保存,可以吃兩三個月。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chuàng),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大家點贊,關(guān)注和轉(zhuǎn)發(f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