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費3000億竟然只是為了運個水?”
南水北調是中國最受爭議的“世紀工程”,在建造之初就有不少的流言蜚語,質疑聲絡繹不絕。
2024年年末,銷聲匿跡許久的南水北調工程公布了一項驚人數據,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這項工程累計調水量早已超過了3個太湖的蓄水量。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3000億的巨資來說,這個數據是否物有所值?
為什么南水北調?
中國水資源總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六,這樣聽上去,是不是覺得中國不像是一個缺水的國家,但實際上,中國的水資源非常短缺,為什么會這么說呢?
其實,造成水資源匱乏的主要原因是分配不均,說白了就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在中國,有一條特殊的地理分界線,那就是秦嶺淮河,以這條線為準,南方區(qū)域降水量比較大,年降水量大概在800毫升以上,但是北方區(qū)域的降水量有的還不足200毫升。
值得一提的是,北方的耕地面積比南方多出了20%,但水資源占有率才不到20%,而這也是中國的“硬傷”。
同時,因為地球環(huán)境不斷被破壞,極端天氣更是頻頻出現,洪澇和干旱成為中國南北方最大的災難,經濟發(fā)展也受到了掣肘。
所以不管從哪一方面來看,南水北調都是必然的一項水利工程!
當然,也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種方案,那就是開采地下水,可很少有人知道,過度開采地下水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就拿1999年到2007年的北京舉例。
從1999年開始,北京經歷了連續(xù)9年的旱情,當時密云水庫的蓄水量已經無法支撐北京一年的用水了。
而且,隨著北京的快速發(fā)展,現代化城市建設更是加劇了水源的短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節(jié)水”,那個時候的北京不僅到處都是宣傳標語,還頻繁檢查施工的工地,防止違規(guī)使用消防用水,同時還興建污水處理廠,有效的利用再生水。
可是“節(jié)水”的辦法收效甚微,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開采地下水成為北京絕地求生的唯一辦法,一直到南水北調前,北京超過60%的區(qū)域都是依靠地下水解決水危機的。
可是開采地下水是以犧牲環(huán)境為前提的,開采期間,北京地下水位下降了將近40米。
一旦這個數字持續(xù)增加下去,北京極有可能面臨“坍塌”的風險,當時已經有很多區(qū)域的建筑出現了下降和變形的情況。
而北京并不是個例,如今處在南水北調上的北方城市群幾乎都開采過地下水,所以直接造成華北平原5800平方千米的地面下降,這些都是不可恢復的。
所以南水北調這項工程對中國來說影響深遠,其歷史價值不亞于京杭大運河、都江堰和萬里長城。
南水北調通水
其實很多人并不知道,第一次提出南水北調這個方案的正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
1952年,毛主席在全國視察中,見到了南北方水源上的巨大差距,于是便說出了這樣一番話:“南方比北方水多,如是有可能的話,借點水也是可以的”。
六年后,南水北調正式寫進了中央文件,盡管后來因為各種原因被迫暫停,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棄。
2002年,南水北調的最終方案終于敲定,工程分為三條線路,分別是東線、西線、中線,這三條線路各有千秋,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工程難度史無前例,尤其是中線和東線這兩條線路。
先來說一下東線,東線工程是從江蘇的揚州一路北上,需要經歷很多地勢高的地區(qū),最大的難題就是“水怎么樣才能往高處流”?
為此,東線工程在線路中設立了將近160個巨型水泵,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泵站群,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基建能達到這個程度。
而中線工程最大的難題就是“上天入地”,從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出發(fā),中線工程一路上需要經歷大大小小將近700條河流,中途很容易摻雜其它河流的水源,影響水的質量。
于是中線的設計師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利用架設渡槽來運輸水源,所以中線工程也被稱為“水上立交”,這便是所謂的“上天”。
而“入地”則是指水源路過鄭州滎陽這個路段,因為這個地方也孕育著黃河,為了能真正做到“江水不犯河水”,南水北調的水源直接從黃河的河床之下橫穿而過,其技術難度不言而喻。
是否物超所值?
從南水北調的工程難度就能知道,需要投資的錢并不是一個小數目,據統計,這項工程累計耗資3000億元,是天津市2024年年度GDP的六分之一。
所以從一開始,南水北調就存在非常多的質疑聲,不少所謂的“專家”現身預言,稱南水北調就算成功也將會問題重重。
但這項工程用12年的努力證明了一件事,南水北調將會是中國的世紀工程,甚至比萬里長城要更有影響力,幾乎每一年都超額完成年度調水任務。
截至去2024年,南水北調累計調水700億立方米,直接惠及了45座城市,為2億人口解決了用水短缺的問題,現在北京人喝的一杯水中,基本一大半都是南水。
同時,有了南水的調和,北水的硬度直線下降,喝起來要更加甘甜,口感會更“軟”。
除此之外,南水北調也讓一些斷流多年的河流重新煥發(fā)了生機,更值得一提的是,其防洪減災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當然,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灌溉農耕、疏通航道、帶動旅游業(yè)等等這些優(yōu)點更是數不勝數,總的來說,南水北調這錢花的非常超值。
而它也用實力向我們證明了它的存在到底有多重要,如今,質疑聲早已消失不見,毛主席當年的一席話也一語成讖!
參考資料: 【1】北京居民的一滴水70%來自漢江 南水北調有多“解渴”,央視新聞 【2】毛澤東主席的這一構想,后來成為人類水利史上的奇跡,北京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