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世錦賽第九名的慘淡成績,讓主教練趙勇成了輿論風暴的中心,“下課” 的呼聲從賽場延伸到全網。所有人都在指責他的 “青春風暴” 砸了招牌,卻鮮少有人注意到:即便在這場狼狽的重建中,趙勇還是為中國女排挖到了兩塊 “寶藏”。這兩份收獲,是他頂著漫天罵名換來的成果。
提到趙勇的 “識人眼光”,張籽萱絕對是最亮眼的證明。賽前沒人想到,這位年僅 17 歲的小二傳,能在世界舞臺上掀起波瀾。世聯賽小組賽第一站,她便憑借精準的傳球組織、穩(wěn)定的臨場發(fā)揮,多次當選單場 “最佳二傳”,將 “天才少女” 的名號穩(wěn)穩(wěn)扛在肩上。哪怕到了世錦賽,面對更高強度的對抗,她也能在多數場次中串聯起球隊攻防,讓前后排進攻有序展開。
誠然,她在關鍵戰(zhàn)中暴露了心態(tài)不穩(wěn)的問題,但這并非能力缺陷,而是缺乏經驗所致 —— 錯的從不是啟用張籽萱,而是教練組沒能給她配一位經驗豐富的替補老將,幫她在高壓下穩(wěn)住節(jié)奏。即便如此,張籽萱的橫空出世,也填補了中國女排二傳位置的斷層危機,這份挖掘之功,趙勇無論如何都該被認可。
而另一位被趙勇 “淘” 出來的新秀,便是副攻陳厚羽。在人才濟濟的副攻線,這位小將起初并不起眼,卻憑借 “上場即發(fā)光” 的特質,硬生生闖出名堂。她是典型的 “比賽型選手”,無需過多預熱,只要踏上賽場就能快速進入狀態(tài):發(fā)球環(huán)節(jié)能送出刁鉆的破攻球,打亂對手一傳節(jié)奏;進攻端敢打敢拼,背飛、快攻戰(zhàn)術打得有聲有色,絲毫不怯場;就連副攻普遍薄弱的防守環(huán)節(jié),她也能憑借靈活的移動和敏銳的預判,多次救起險球。
在世錦賽這樣的大賽中,陳厚羽用一場場穩(wěn)定的表現,證明自己絕非 “曇花一現”—— 假以時日,隨著經驗積累,她完全有能力在中國女排副攻線占據一席之地,成為未來的主力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吳夢潔、莊宇珊雖在本賽季有不錯表現,但兩人早在上個周期末就已嶄露頭角,并非趙勇任期內的 “新發(fā)現”。真正屬于趙勇的 “獨家收獲”,只有張籽萱和陳厚羽。這兩位新秀的成長,像是趙勇在 “下課危機” 中的一根救命稻草,也讓外界看到:他的 “年輕化” 戰(zhàn)略并非完全盲目,只是急于求成的推進方式,讓成績掩蓋了新人培養(yǎng)的價值。
如今再看趙勇的處境,頗有些 “成也青春,敗也青春” 的意味。他敢大膽啟用新人,為中國女排的未來儲備了關鍵力量,卻也因過度激進的換血,讓球隊付出了世錦賽失利的代價。漫天的罵名或許會讓他的帥位搖搖欲墜,但張籽萱與陳厚羽這兩份 “唯二收獲”,不該被輿論淹沒。畢竟,競技體育的重建從不是一蹴而就,能在失敗中挖到未來的 “希望之星”,已是趙勇任期內難得的閃光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