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nèi)容均引用權(quán)威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北宋熙寧七年,陳留縣農(nóng)民從冰冷的土炕上爬起來,他摸了摸灶臺上的陶罐,
昨天剩下的半罐米糠粥早已結(jié)冰,家里的水缸得用斧頭砸開才能舀出點水,就著冰碴把粥加熱,三口兩口灌下去——
這是他一天里的第一頓飯,也是唯一一頓能正經(jīng)下肚的食物,到了晚上,大概率只能靠啃幾塊硬邦邦的粟米餅充饑。
他的日子,是古代普通百姓的縮影,現(xiàn)代人抱怨本質(zhì)上是生活質(zhì)量的煩惱,而古人面臨的,是能不能活下去的掙扎。
古代的糧食產(chǎn)量遠不如現(xiàn)代,太平年景里普通農(nóng)戶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頓純米飯。
漢代《氾勝之書》里記載,農(nóng)民會把豆葉、麻葉曬干磨成粉,摻進糧食里吃,這樣能多撐些日子。
一旦遇到災年,連這些都成了奢望,建炎年間江南鬧饑荒,百姓找不到野菜樹皮,就去挖觀音土吃——
這種土看著細膩,吃下去能填肚子,可消化不了,很多人吃了之后腹脹而死。
就算是當官的也未必能頓頓有肉,
明朝萬歷年間的舉人張岳在日記里寫自己去京城趕考時每天只敢吃兩頓,一頓是兩個麥餅就著咸菜吃,另一頓是稀粥。
至于皇帝也沒現(xiàn)代人想的那么奢華,清代《膳底檔》記載,康熙日常的御膳里,素菜占了一半,肉菜多是豬肉、雞肉,
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會有鹿肉、熊掌這些珍饈,而且康熙還常說不可過費,每食只一二味即可。
解決了肚子的問題,穿衣保暖又是另一重難題,尤其到了冬天,北方的寒冷對古人來說更是致命的威脅。
根據(jù)《大明會典》記載,明朝規(guī)定平民百姓只能穿粗布衣服,禁止用絲綢、綾羅,連顏色都有限制,只能用青、黑二色。
到了冬天,人們會在衣服里塞些干稻草保暖,可稻草扎得人難受,而且不擋風。
北方的冬天常常零下十幾度,很多窮人沒有棉衣,只能縮在炕上不敢出門,有的甚至凍掉手指、腳趾。
大都城外的貧民窟里每年冬天都有凍死者十之二三,這些人的尸體沒人收,只能靠官府派人拉去城外埋了。
明朝清官于謙任兵部尚書時,冬天穿的棉衣還是上任時做的,里面的棉絮都板結(jié)了。
同僚勸他換一件,他卻說百姓還有沒棉衣穿的,我這已經(jīng)很好了。
直到他被冤殺時,抄家的人發(fā)現(xiàn)他家里只有幾件打補丁的衣服,連件像樣的綢緞都沒有。
出行的苦更不用說,有的人一輩子沒出過陳留縣,最遠只去過三十里外的開封府,靠的全是雙腳,走一趟要兩天兩夜,晚上只能睡在破廟里。
古代的道路多是土路,下雨后泥濘不堪,一腳下去能陷到腳踝,要是遇到河溝,沒有橋就只能蹚水過,冬天河水結(jié)冰,蹚過去后腳能凍得失去知覺。
而對古人來說,一場普通的風寒都可能是死刑。
清代康熙年間,北京爆發(fā)天花疫情,普通百姓沒有任何防治辦法,《清宮檔案》記載,
當時民間死者十之五六,很多家庭全家死絕,就算是小病也沒錢醫(yī)治。
比疾病更可怕的是古代社會的制度性壓力,明朝一條鞭法實施前,百姓要服徭役,不僅要免費給官府干活,還得自己承擔路費和口糧。
永樂年間修建北京故宮時,僅從江南調(diào)運木材的徭役,就累死了十幾萬百姓。
還有家庭負擔的重壓,古代沒有養(yǎng)老院,老人只能靠子女贍養(yǎng),一旦子女出事,老人就只能等死,清朝的檔案里留存著不少兒賣。
古代的戰(zhàn)爭對百姓來說更是滅頂之災,襄陽之戰(zhàn)元軍圍城五年,城里的百姓被強征守城,糧食斷絕時只能吃老鼠、草根。
就算躲過了戰(zhàn)爭,想靠讀書改變命運也是難如登天。
北宋范仲淹年輕時在應天書院讀書,每天只煮一鍋粥,冷卻后切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再配幾根咸菜。
可像范仲淹這樣能考上功名的只是極少數(shù),清朝很多人考到五六十歲還是童生,連私塾的門都進不去的人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若要找一個人來濃縮古人的苦難,杜甫再合適不過。
他出身官宦世家,本可安穩(wěn)度日,卻偏偏趕上大唐由盛轉(zhuǎn)衰,長安困守十年,他每天朝扣富兒門,靠權(quán)貴的施舍度日,連兒子都活活餓死在身邊。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杜甫跟著流亡的隊伍逃到鳳翔,一路上啃過榆樹皮,喝過渾濁的河水,差點被叛軍抓住。
到了夔州,他已經(jīng)患有嚴重的肺病,走路都要拄著拐杖?!兜歉摺防飳懙木褪撬敃r的處境,只能住在江邊的破屋,靠朋友送來的米度日。
最后他乘著一葉扁舟漂泊到湘江,在一艘破船上病逝,死前連一口熱飯都沒吃上。
杜甫的苦,不是他一個人的苦,而是整個時代的苦。
古代百姓的日子,每一天都在與生存搏斗,比起他們,我們今天的煩惱,真的不值一提。
參考資料:
1. [宋] 莊綽:《雞肋編》(卷中·江南饑荒記事),中華書局1983年版
2. [元] 熊夢祥:《析津志》(城池·貧民窟記載),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 《明實錄·永樂實錄》(卷九十四·徭役累死民夫記載),中華書局1983年版
4. 《清宮檔案·康熙朝天花疫情奏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6年內(nèi)部版
5. [宋] 陸游:《入蜀記》(卷三·出行艱辛記載),中華書局1985年版
6. [明] 于謙:《于忠肅公集》(附錄·同僚回憶于謙服飾),中華書局1985年版
7. 《宋史·卷四百五十一·忠義傳》(襄陽之戰(zhàn)百姓記載),中華書局1977年版
8. [漢] 氾勝之:《氾勝之書》(耕作·百姓食物記載),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0年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