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 年 9 月 18 日,蘇南小城的秋雨裹著硝煙氣息,新四軍第 6 師 16 旅旅部內(nèi),空氣仿佛凝固。一名偵察員渾身濕透,跌跌撞撞沖進門,喊出的消息讓旅長王必成猛地攥緊了茶杯:“報告!47 團諸葛慎團長,在街面茶館出現(xiàn)!”
“你確定沒認錯?” 王必成半信半疑。窗外的雨敲打著屋檐,他的腦海里閃過諸葛慎被捕時的場景 —— 那是一個月前,叛徒的告密讓這位驍勇善戰(zhàn)的團長落入日寇魔掌。
“絕對不會!” 偵察員抹了把臉上的雨水,“我親眼看見他坐在二樓雅間,正和人下象棋!”
政委江渭清眉頭緊鎖,心中疑慮重重。諸葛慎的經(jīng)歷堪稱傳奇:1908 年生于江蘇金壇書香門第,國立北平大學(xué)法學(xué)院的高材生,本可守著殷實家業(yè),卻在抗戰(zhàn)爆發(fā)后,揣著陳毅贈予的十支槍,帶著滿腔熱血投身戰(zhàn)場。從白手起家組建抗日隊伍,到成為 47 團團長兼金壇縣抗日縣長,他用行動詮釋著愛國赤子心。
更令人動容的,是他與日寇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1942 年 6 月,他的妻子林心平 —— 金壇縣文教科長,落入日軍之手。兩個月的殘酷折磨后,敵人竟將她殘忍肢解,投入硫酸缸毀尸滅跡。得知噩耗的諸葛慎,在誓師大會上砸碎酒碗,指天立誓:“不滅日寇,誓不為人!” 這樣的鐵血漢子,真會向敵人低頭?
事實上,被捕后的諸葛慎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日軍牢房里,所有尖銳物品被收繳,連房柱都裹著厚厚的棉被。面對皮鞭、烙鐵,甚至水刑,他被折磨得遍體鱗傷,卻始終守口如瓶。日軍指揮官小泉暴跳如雷:“八嘎!就是撬開他的嘴,也要問出情報!”
審訊無果,日寇轉(zhuǎn)而設(shè)下 “放長線釣大魚” 的毒計。他們突然宣布 “人道主義釋放”,暗中在諸葛慎家周圍布下天羅地網(wǎng),二十多名便衣特務(wù)日夜監(jiān)視。
然而,敵人低估了這位抗日將領(lǐng)的智慧。諸葛慎回家后,既不聯(lián)系組織,也不表現(xiàn)出任何異常,每日只是在茶館下棋、聽書,仿佛真的被打垮了。特務(wù)們漸漸松懈,甚至向上級報告:“諸葛慎已無威脅?!?殊不知,這正是他精心設(shè)計的 “麻痹計”。
此時的新四軍,從未放棄營救。地下黨員孫榮華,表面是與日軍往來密切的商行老板,實則是黨組織安插的 “暗樁”。那日在茶館,他與諸葛慎對弈時,聽到對方輕聲說:“我想回家。” 這句暗號,讓孫榮華立刻行動起來。
營救小組迅速成立,當(dāng)鋪老板、喬裝成算命先生的地下黨員,三人反復(fù)勘察地形,最終選定城北臭水塘作為突破口。這里腐臭難聞,日軍防守松懈,成了天賜的逃生通道。
行動定在一個暴雨夜。雨水沖刷著街巷,特務(wù)們躲在屋檐下咒罵,卻不知一場驚心動魄的營救正在展開。孫榮華等人悄悄靠近諸葛慎家,一顆石子精準(zhǔn)地落在窗臺上。早已準(zhǔn)備就緒的諸葛慎,順著繩索翻出墻外,與接應(yīng)的同志會合。
竹筏載著諸葛慎漂向城墻,新四軍戰(zhàn)士早已在暗處待命。繩索拋上城頭,眾人借著雨幕掩護,攀上城墻、滑入護城河。當(dāng)東方泛起魚肚白,小泉接到 “人失蹤” 的報告時,諸葛慎已在 16 旅旅部,握著王必成的手大笑:“日寇想困我,還差得遠!”
這場驚心動魄的生死博弈,以新四軍的勝利告終。諸葛慎重返戰(zhàn)場,繼續(xù)率領(lǐng) 47 團抗擊日寇。他的傳奇經(jīng)歷,不僅是個人智慧與意志的彰顯,更展現(xiàn)了抗日軍民上下一心、共御外敵的偉大力量。在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里,正是無數(shù)個 “諸葛慎”,用血肉之軀筑起了民族的脊梁,讓勝利的曙光穿透黑暗,照亮中華大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