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近一段時間對美軍動作不斷。美軍空中加油機KC-135開始成批向中東調(diào)動,可能是大戰(zhàn)前兆。
特朗普這次真的要動真格的了,國防部被改名為“戰(zhàn)爭部”后,大批美軍戰(zhàn)機集結中東,伊朗宣布時刻備戰(zhàn),并放出狠話:絕不退讓。同時,他們還亮出了一張底牌,正式宣布引入中國的北斗系統(tǒng),那么中東真的要大亂了嗎?
事情要從特朗普的這道行政令說起,很多人沒太在意,但這一步其實意義極大。美國“國防部”這個稱呼,代表的是防御、防守,而現(xiàn)在被改為“戰(zhàn)爭部”,這不是改個名字那么簡單,而是明確傳遞出一個信號,美國正在為戰(zhàn)爭準備。
如果說這是內(nèi)部信號,那么外部動作更直接,短短兩周,美軍空中加油機KC-135開始成批向中東調(diào)動。根據(jù)航跡數(shù)據(jù),這些飛機從美國本土基地起飛,經(jīng)地中海繞飛后,最終落腳在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這是美國在中東最大、最先進的空軍基地,也是歷次中東戰(zhàn)爭的前沿陣地。只要加油機到位,意味著隨時可以起飛轟炸機、戰(zhàn)斗機甚至實施遠程打擊。
更關鍵的是,這一幕我們在今年6月見過,當時美軍就是在打擊伊朗核設施前,把加油機集中部署到同一地區(qū)。換句話說,現(xiàn)在的局勢與當時高度相似。加油機在前,B-2轟炸機、F-35戰(zhàn)機在后,中東再一次成了全球最危險的火藥桶。
與此同時,以色列的態(tài)度也很明顯,以軍高層已經(jīng)多次放風,說不排除再度打擊伊朗核設施。媒體上看似是“預防性防御”,實則是早有計劃的進攻鋪墊。畢竟在以色列看來,伊朗的核計劃是“生存威脅”。以色列一直不承認自己有核武器,卻堅決不允許伊朗擁有核能力,這種雙重標準,美國當然心知肚明,但為了自己的中東盟友,照樣會配合演一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