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寺北曲村無名小路上兩扇斑駁的紅鐵門,1200多歲的唐代泛舟禪師塔孤零零佇立在院落里,而寺宇早已隱入歷史塵煙。
泛舟禪師塔(攝影:蔣晨顥)
這是我國唐代圓形單層磚塔孤例,第五批國保。
基座、塔身與塔剎盡顯“黃金分割”之美,頂端精雕細(xì)琢的山花、蕉葉、束帶、仰蓮、寶蓋等裝飾尤讓人挪不開眼。
90后守塔人趙波在泛舟禪師塔前(來源:小紅書賬號“孤獨的守塔人”)
“動一動,小心蚊子!”正當(dāng)記者凝視古塔入了神,塔邊平房走來一位年輕人,提醒道。
他竟是這里的守塔人,趙波,90后。
大學(xué)畢業(yè)之后,電商工作的連軸轉(zhuǎn),讓趙波不堪重負(fù),生了一場大病。
不得不“躺平”的日子,他想到換一種活法。
正巧,泛舟禪師塔缺個守塔人,朋友問他要不要試試。
泛舟禪師塔局部(來源:小紅書賬號“孤獨的守塔人”)
起初以為是看門,他有些抵觸。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不起眼的崗位,更肩負(fù)著文物保護的重任。
打掃院子,主動講解,每天記錄磚縫長了幾毫米青苔、塔頂生出幾根雜草……
就這樣,趙波守護起古塔的安寧,也找回身心的舒暢。
他甚至發(fā)揮起自己的電商特長,以“孤獨的守塔人”為名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千年古塔的風(fēng)光與知識。
趙波手捧游客“投喂”的酸奶(來源:小紅書賬號“孤獨的守塔人”)
的確有不少人因他的分享而與古塔赴約。
“要么喜歡塔,要么好奇我”,小伙子哭笑不得。
他坦言:“僅僅想讓更多喜歡古建的人知道這里還有一座如此與眾不同的唐塔,讓沒有古建概念的人開始了解并喜愛古建文化”。
原標(biāo)題:《吾鄉(xiāng)大藏·運城丨一位90后孤獨的守塔人,靜靜守著1200多歲的唐塔孤例》
欄目主編:邵嶺
來源:作者:文匯報 范昕 商慧 蔣晨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