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近日,民政部發(fā)布關于防范假借“銀齡行動”名義開展商業(yè)活動牟利的提示。提示指出,民政部、全國老齡辦、中國老齡協(xié)會從未授權(quán)、批準、同意任何機構(gòu)或個人以“銀齡行動”名義開展任何形式的商業(yè)活動?!般y齡行動”是以老年人為主體的志愿服務活動,不法分子將其作為牟利的幌子,既玷污了公益聲譽,也暴露出當前針對老年人詐騙行為的隱蔽性與危害性。
近年來,針對老年人的商業(yè)騙局層出不窮,從保健品詐騙到養(yǎng)老投資陷阱,手段不斷翻新,而假借公益之名行騙更具迷惑性。此類騙局往往利用老年人信息獲取渠道有限、風險防范意識較弱的特點,通過虛假宣傳、情感拉攏等手段誘使其投入資金,最終導致財產(chǎn)損失。監(jiān)管部門需加強聯(lián)動,通過線索排查、聯(lián)合執(zhí)法等方式嚴厲打擊此類行為,同時探索建立涉老詐騙線索舉報專項通道,形成社會共治合力。
從根本上遏制此類現(xiàn)象,需從預防層面多措并舉:一方面,街道、社區(qū)等應加強針對老年人的防騙宣傳,通過案例講解、風險提示等形式提升其辨識能力;另一方面,家庭成員需主動體察老年人的心理與生活需求,幫助其建立科學理財觀念,避免輕信“高回報”承諾。此外,媒體和公益組織可借助數(shù)字化平臺,以短視頻、公益廣告等形式擴大宣傳覆蓋面,筑牢防騙“防火墻”。
“銀齡行動”閃耀奉獻與溫暖的光芒,絕不容許被商業(yè)欺詐玷污。唯有法律嚴懲、社會教育與家庭關愛三管齊下,才能讓老年人遠離騙局,真正實現(xiàn)老有所安。
直面健康熱點
分享真知灼見
文:王廣勝(公職人員)
編輯:秦明睿
校對:馬楊
審核:李詩堯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