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美國的農民根本就不在乎政府是否停擺,他們只清楚因為特朗普政府挑起的關稅戰(zhàn),導致本該秋收的大豆只能爛在地里。尤其馬上就要入冬,一船來自中國的訂單都沒有,而特朗普只能寄希望于通過APEC峰會推動中美就農產品重啟談判。
然而,計劃還沒實施,又一個壞消息傳來,中國這次連美國高粱也不買了,特朗普左等右等,最終等來的是450億美元的巨大窟窿。
鐵票倉里起了火
華盛頓的政客們當初創(chuàng)造“去風險”這個詞的時候,恐怕怎么也想不到,這個詞會像一把回旋鏢,以如此精準的角度,呼嘯著飛回自己臉上。
當初,他們揮舞著“國家安全”的大棒,用這個詞來給制裁華為、大疆這樣的中國企業(yè)披上合理的外衣。如今,這套理論被中國原封不動地拿了過來,應用在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領域——美國的大豆。
特朗普推行的“美國第一”政策,本意是想通過極限施壓,讓中國低頭。然而,他似乎算錯了一筆賬。當中國幾乎完全停止采購美國大豆和高粱時,壓力瞬間從太平洋彼岸轉移到了美國的腹地。
美國農民,這個曾經被認為是特朗普最堅實的票倉,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他們被媒體形容為美國的“紅脖子”,現(xiàn)在卻成了這場貿易戰(zhàn)最直接的受害者。中國市場的大門一關,價值高達450億美元的農產品就沒了銷路。
不得不說,打擊是毀滅性的,堆積如山的黃豆,在倉庫里冒著腐爛的風險,就像農民們焦灼的心。高粱、玉米、棉花,無一幸免。有評論直言,這一擊,等于直接打斷了美國豆農的“脊梁”。
要知道,美國那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大農場,背后普遍是沉重的債務。農場主們貸款購買昂貴的農機、種子和化肥,資金鏈繃得像一根弦。只要一次歉收,或者像現(xiàn)在這樣銷售渠道被切斷,破產就近在眼前。
經濟上的疼痛,迅速轉化成了政治上的壓力。這些曾經的“鐵票倉”開始向華盛頓施壓,要求政府趕緊想辦法,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中國采購美國大豆量已跌至零
特朗普政府當然也急,他們提出了一個補貼計劃,錢就從對華加征的關稅里出。聽起來很美,但在國會卻寸步難行。民主黨可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出于政治動機的阻撓讓計劃遲遲無法落地。再加上政府停擺和預算危機,這筆救命錢更是遙遙無期。
美國財長急得跳腳,公開指責中國的行為是把美國豆農當“人質”。這番激烈的言辭,恰恰從側面印證了中方這一擊的精準度和殺傷力。當關稅成本最終通過物價上漲,轉嫁到每個美國消費者頭上時,這把火燒得就更旺了。
地球另一邊的大贏家
中國的反制,絕非一時興起的沖動,這是一場布局長達七年之久的深謀遠慮。用中方的話說,這叫“不打無準備之仗”,也叫“去風險”——保障本國的民生與糧食安全。
有意思的是,“去風險”這個詞,最早就是美國用來打壓中國科技企業(yè)的?,F(xiàn)在,中國把它用在了農業(yè)上,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當美國農民在為腐爛的大豆發(fā)愁時,全球的農業(yè)版圖正在悄然重繪。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成了一個強有力的指揮棒。原本屬于美國的訂單,被分配給了世界多個國家。
巴西、阿根廷、俄羅斯,成了這場博弈中的大贏家。阿根廷的農民們欣喜若狂,因為他們的高粱找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場。為了抓住這個機會,阿根廷政府甚至開始主動加強出口質量的管控,力求滿足中國買家的標準。
俄羅斯的農民也迎來了春天,在因俄烏沖突而失去歐洲市場后,他們正愁銷路,中國的訂單無異于雪中送炭。一個新的全球農產品供應網絡,正在以中國為核心,加速構建,而美國,正被排除在外。
華盛頓也曾試圖自救,他們滿世界地為過剩的農產品尋找新買家,但無論是印度還是墨西哥,其市場規(guī)模和需求,都無法與中國相提并論。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讓美國明白:它的農產品供應或許可以被替代,但中國的市場,卻是獨一無二的。
戳破那個農業(yè)神話
中國的這一系列行動,就像一場精準的壓力測試,無情地刺破了美國現(xiàn)代化農業(yè)那個看似強大的泡沫。
長期以來,外界看到的都是美國大農場的機械化、高效率,卻很少有人關注其背后的結構性風險——對債務的高度依賴和對出口市場的極端敏感。
這種“高杠桿”的運營模式,在市場風平浪靜時,確實能創(chuàng)造驚人的利潤??梢坏┏隹阪湕l被斬斷,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就會像瘟疫一樣蔓延開來。一次銷售中斷,就足以讓一個經營多年的大家族農場瞬間崩塌。
那些爛在倉庫里的大豆,此刻不再是普通的農產品,它們成了美國農業(yè)模式脆弱性的最佳象征。它告訴所有人,再強大的生產能力,如果沒有穩(wěn)定可靠的市場來匹配,就會迅速從一項優(yōu)勢,變成一個沉重的負累。
當然,中國的“去風險”策略,遠不止于農業(yè)領域,這背后是一盤系統(tǒng)性的大棋。在芯片領域,雖然自主研發(fā)的產品還不是世界頂尖,但已經能夠滿足基本需求,保障了產業(yè)鏈的底線安全。
在稀土領域,中國的控制力是眾所周知的王牌。俄羅斯向中國提供的先進航空發(fā)動機技術,則彌補了另一塊短板。再加上中國持有的巨額美國國債,這些都構成了中國在談判桌前的底氣和反制手段。
顯而易見,這場貿易戰(zhàn)的主動權已經發(fā)生了逆轉。特朗普政府手里的談判籌碼,基本已經耗盡。如今,坐在談判桌前更著急的一方,已經從中國變成了美國。
結語
APEC峰會被外界視為一個潛在的談判場合,但中方的立場很明確:取消不合理的關稅是談判的前提。這已經不是請求,而是通知。
大豆“回旋鏢”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一個全球經濟的新常態(tài):在這個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任何國家,即便是美國,也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脆弱性。單邊施壓和極限訛詐的時代正在過去,平等的對話與互利共贏,才是未來唯一可行的道路。
觀察者網2025-10-08《巨虧450億美元,美國農民眼巴巴等待特朗普政府救濟》
觀察者網2025-10-07《阿根廷提升高粱出口標準:就算得罪美國,也得賣給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