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會替一個弱國出頭,哪怕是條約的創(chuàng)始簽署國,一旦自身沒了實力,那些曾經承諾保障的文件,也不過是廢紙一張。
葡萄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葡萄牙真遇到領土危機時,這些所謂的“集體安全”機制,沒有一個能幫它守住哪怕一寸殖民地。
可見,國家沒實力,誰都靠不住。
果阿戰(zhàn)爭,北約不幫,那就只能挨打
果阿事件是葡萄牙外交史上最直接、也最扎心的一次滑鐵盧。
1510年,葡萄牙從比賈普爾蘇丹國手中奪取果阿,之后設立總督府,一呆就是四百多年??傻搅?0世紀,風向變了。
1947年印度從英國手中獨立后,立刻開始清理殖民遺產,果阿自然在目標清單上。印度多次與葡萄牙交涉,要求和平移交,但葡萄牙政府堅稱果阿是“本土省份”,拒絕歸還。
1950年代,印度在聯合國和國際法院上得到了支持,葡萄牙則一邊堅持主權,一邊向北約求援。問題是,北約的集體防御條款只適用于歐洲和北美,對殖民地不適用。
美國和英國雖然口頭上同情葡萄牙立場,但沒人愿意為了一個遠在亞洲的殖民地和印度撕破臉。
1961年12月,印度不再等待,直接發(fā)動軍事行動。三軍協(xié)同,僅用26小時就拿下果阿、達曼和第烏。葡萄牙部隊被俘,指揮系統(tǒng)癱瘓。
這個過程沒有懸念,也沒有“國際調?!?。北約沒有干預,聯合國安理會的譴責提案也被蘇聯否決。葡萄牙只能憤怒地宣布與印度斷交,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直到1974年,葡萄牙國內發(fā)生政變,新政府上臺后,才正式承認果阿為印度領土。這個結局看似體面,實則是葡萄牙實在沒有別的選擇。它那時候已經明白,靠條約保不了地盤,靠盟友也只能聽幾句場面話。
如果說果阿事件還算是正面對抗的失敗,那東帝汶的丟失,則更像是葡萄牙被國際社會“邊緣化”的縮影。
1974年葡萄牙爆發(fā)“康乃馨革命”,新政府決定結束殖民統(tǒng)治,包括東帝汶在內的多個殖民地被列入放手名單。
按照葡萄牙的設想,東帝汶將通過公投決定未來命運。然而現實卻遠比葡萄牙的行政流程來得激烈。東帝汶內部政局混亂,政黨之間爆發(fā)激烈沖突。
印尼對此看得一清二楚,迅速采取行動。1975年12月7日,印尼軍隊全面入侵東帝汶,控制首都帝力及主要城市,并將葡萄牙官員趕出境外。
僅僅7個月后,印尼宣布東帝汶為其第27個省。葡萄牙再次走上老路,向聯合國、北約、英美求助。然而這次的冷漠比上次更明顯。
冷戰(zhàn)背景下,印尼被西方國家視為對抗共產主義的重要力量,沒有人愿意為了一個小小的殖民地去破壞與印尼的戰(zhàn)略關系。
葡萄牙的控訴沒有人聽,東帝汶的地位被國際社會暫時遺忘。直到1999年,印尼國內局勢變化,聯合國才介入,組織東帝汶公投。
公投結果支持獨立,葡萄牙這才終于看到了自己當年“放手計劃”的結果。但這場持續(xù)24年的占領,也說明一個現實:葡萄牙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國際影響力去左右事態(tài)發(fā)展。
東帝汶的命運,不是葡萄牙決定的,而是國際力量博弈的結果。
中國沒給葡萄牙任何幻想的空間
相比果阿和東帝汶,澳門的回歸過程沒有激烈沖突,卻更能說明問題的本質。澳門自1553年起被葡萄牙人控制,最初只是租借避風港,到清末《中葡條約》簽訂才變成“永久占有”。但這個“永久”,顯然并沒有被中國認可。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就明確提出包括澳門、香港在內的所有被外國控制的領土都屬于中國。葡萄牙雖然心知肚明,但始終打著“特殊行政地位”來維持澳門的管控。
它在1949年加入北約時也曾幻想,萬一哪天中國動手,自己至少還有條約撐腰。然而到了實際談判的時候,葡萄牙很快發(fā)現,沒人愿意為他出頭。
一方面,北約條款明確不涵蓋殖民地。另一方面,中國當時已經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不可忽視的大國。
90年代中國經濟崛起,國際影響力迅速增強,葡萄牙很清楚,強行拖延澳門問題只會讓自己陷入更被動的外交境地。
于是1999年,澳門平穩(wěn)回歸中國,葡萄牙全程配合。沒有抗議,沒有拉幫結派,更沒有再提什么“永久占有”。這次的沉默,是葡萄牙認清現實后的理性選擇。
它知道,面對一個有實力、有底氣的大國,任何條約和盟友都不可能成為它的后盾。
葡萄牙的三次海外領地丟失,發(fā)生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年代,面對的是不同的國家勢力,但結果卻驚人一致:一旦對手強硬,葡萄牙從來沒有翻盤機會。
靠條約、靠聯盟、靠聯合國,通通都不管用。
葡萄牙的問題在于,它太晚才接受這個事實。
它曾經以為自己是北約創(chuàng)始會員就能有優(yōu)待,以為聯合國會站在“殖民地秩序”的一邊,以為簽了條約就能固化現實。但國際政治最不講感情,也最不講歷史情懷。
只有實力,才是保證主權的唯一底氣。
那些幻想靠大國保護、靠條約維穩(wěn)的小國,看看葡萄牙的下場就明白了。你再多的文件、再多的盟友承諾,只要你自己不硬氣,別人就不會用實際行動為你站臺。果阿、東帝汶、澳門,這三次失守,不只是葡萄牙的失敗,更是對“條約萬能論”的一次次當頭棒喝。
靠別人,不如自己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