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個常常被人避之不談的沉重話題,但卻又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當永別無法避免,我們該如何從容地和生命告別?今天是第21個“世界安寧緩和醫(yī)療日”,這幾天,總臺記者走進了安寧療護病房,用鏡頭記錄下患者和家屬最樸素的心愿,探尋生命行至盡頭時,隱藏在人們內(nèi)心的愛的答案。
65歲的王先生與癌癥抗爭了整整十二年,如今走到了生命的終末期。
患者 王先生:可以說有的時候是真的不想再堅持了,但是早上睜開眼的時候太好了。
王先生告訴記者,十二年的病情拖累他感覺自己很委屈也很窩囊,總覺得愧對家人,但是又無法表達,來到安寧療護病房后,沒想到專家的一席話竟讓他破防了。
北京市醫(yī)師協(xié)會安寧療護專業(yè)委員會常委 劉寅:就覺得這個人的情緒不太對,而且他就是欲言又止,我就跟他主管醫(yī)生說,我說張大夫你沒事多跟他聊聊天,沒有想到的是他一下子滿眼都是眼淚,當時就哽咽說不出話來。
王先生被傾聽、被理解,情緒也安寧、平靜了很多。心里沉重的包袱放下了,不再總想著愧對家人。他的安寧也讓家人很欣慰。在醫(yī)護人員的溝通協(xié)調(diào)下,患者兒子讓自己的孩子每次看望爺爺?shù)臅r候都給他帶來更多的小驚喜。
護工 杜素琴:小孫女老是給他帶一個小東西,是個魚缸。我說這個還挺好的,他也喜歡了。我就用膠帶,拴繩掛在那里,就像代表他小孫女一樣來看他。
王先生說,看到自己最心愛的小孫女送給他的禮物,知道家人的心意,他沒有遺憾了。
一個生命末期的病人到底需要什么?每一個患者的答案都不一樣,安寧療護的核心在于通過專業(yè)團隊有效控制患者疼痛等癥狀的同時,進一步疏導(dǎo)患者焦慮與恐懼的情緒,并促進家人間的溝通與心愿達成,幫助患者尋找獲得生命的意義。最終的目標是讓患者在生命終點享有尊嚴、安寧與心靈的慰藉,提升生命終末期的生活質(zhì)量。安寧療護就像一雙溫柔而有力的大手,在生命的最后旅程中,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撐。
(總臺記者 孫金燕 曹宇 李晗 周琨)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