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qū)(西九)大型舞蹈節(jié)“自由舞2025”(舞蹈節(jié))將于2025年11月20日至12月7日載譽歸來,迎來第三屆當代舞蹈盛典。舞蹈節(jié)以“亞太當下遇見未來”為題,匯聚多個來自本地、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亞太地區(qū)的藝術家及藝術團,策劃及呈獻多個跨文化、跨媒介及跨領域的當代前衛(wèi)作品,以前瞻視野想象未來舞蹈風景。舞蹈節(jié)除了呈獻多元化的演出外,亦有促進舞蹈藝術交流的平臺及一系列延伸活動。
西九演藝委約國際共制項目《搭橋》 香港、大阪藝團跨地域合作
由西九演藝委約創(chuàng)作、來自香港的鐵仕制作(TS Crew)與大阪的contact Gonzo聯(lián)合呈獻的《搭橋》將于11月21日至23日在自由空間大盒上演。作品糅合形體劇場、格斗、即興演出和beatbox等多種表演技巧,以真誠且幽默的精神激發(fā)即興能量。兩個藝術團攜手以肢體及竹枝搭起通往世界的橋,共同探討沖突與接觸之間的微妙界線,超越語言,展現(xiàn)跨文化的默契與信任,邀請觀眾一同探討在日益兩極化的世界中,如何面對團結與分歧,以及跨越隔閡。
活躍于國際舞臺的當代舞蹈團體TS Crew創(chuàng)作多樣,以戲曲武生及傳統(tǒng)獅藝為基礎,融合極限武術、飛躍道、巴西戰(zhàn)舞、功夫及馬戲等多種表演元素,自成一格。contact Gonzo則以其獨特的即興互動表演風格著稱,演出強調表演者之間的即興互動,融合格斗或武術元素,在對抗與信任的模糊邊界游走。TS Crew和contact Gonzo的成員將于11月8日帶領兩場工作坊,邀請大小朋友以不同形式體驗跨文化創(chuàng)意互動的樂趣。
《搭橋》為西九演藝橫跨兩年的國際共制項目,去年于城崎國際藝術中心及西九自由空間進行研究駐留并舉行階段展演。完整作品將于今年舞蹈節(jié)進行世界首演,并展開香港以外,包括橫濱及臺南等地的巡演。此制作秉承西九演藝推動跨界創(chuàng)意和跨文化對話的藝術發(fā)展愿景。
香港藝術家唐納天與編舞家陳偉洛跨界合作裝置演出《點石成液》 細品信息飽和時代背后意境
香港視覺藝術家唐納天與編舞家陳偉洛共同創(chuàng)作的《點石成液》,將于11月20日至23日、27日至30日于自由空間細盒展演。作品將裝置和演出融為一體,以信息飽和時代下的都市生活為背景,探討在經濟流動與科技進步雙重影響下物件的價值轉變。唐納天過往的作品探索記憶和映像,在形神之間穿插,為泛濫的形體(generic forms)帶來陌生的聯(lián)系,借此描繪滲透于現(xiàn)實生活中看似無害的“隱形暴力”。陳偉洛則擅長以概念性和跨領域方法,創(chuàng)作充滿幽默感與戲謔性的作品,挑戰(zhàn)舞蹈與表演的固有觀念。
作品分為兩個部分,日間為裝置展覽,觀眾可自由穿梭于空間之中,按個人步伐觀賞作品;晚上則加入真人表演,組成約75分鐘的“裝置?演出”。放眼看去,表演者似是在采取“靜默放棄”的態(tài)度,呈現(xiàn)“低限存在”的社會性精神狀態(tài),但在怠惰之中又涌動著一股動能,有如被遺忘的包裝物料,圍繞著永遠缺席的物品,在不斷拆解與重組。
澳洲前衛(wèi)舞團Chunky Move《U>N>I>T>E>D》打破常規(guī) 以仿生機械舞者尋找人類原始靈性
澳洲前衛(wèi)舞團Chunky Move將帶來其最新作品《U>N>I>T>E>D》,于11月27日至30日一連四晚在自由空間大盒演出。作品糅合舞蹈、仿生機械和電子音樂等獨特元素,祭出一幅壯闊奇幻的“機械神秘主義”遠景,發(fā)自古老部落傳統(tǒng),臆想人類未來世界。六位舞者穿上全球頂尖仿生機械公司 Creature Technology Co.以電單車裝備改裝的機械肢體,化身仿人、神、機械的混種生命體。印尼實驗電音二人組Gabber Modus Operandi的techno聲景融合近2000年歷史的甘美蘭(Gamelan)音樂元素,連同獲獎澳洲燈光設計師Benjamin Cisterne及巴厘島街頭服飾品牌Future Loundry為演出增添視覺層次。
《U>N>I>T>E>D》經過三年在墨爾本、巴厘島和臺北等地醞釀創(chuàng)作而成,2025 年2月在墨爾本舉行的亞太表演藝術三年展(Asia TOPA)首演及意大利和新加坡等多國巡演,享譽國際。
此次演出部分場次(11月28日及29日)特設幕后體驗環(huán)節(jié)及專業(yè)舞蹈工作坊,由Chunky Move藝術總監(jiān)Antony Hamilton親自帶領觀眾深入了解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并與表演者的機械裝置互動;Antony Hamilton將于11月24日主持專為專業(yè)舞蹈藝術家及舞蹈學生而設的工作坊,分享其編舞創(chuàng)作背后的獨特數(shù)學思維。
韓國國家當代舞蹈團《叢林》 讓身體的原始力量在叢林間一觸即發(fā)
韓國重量級當代舞團——韓國國家當代舞蹈團將于12月5日及6日于自由空間大盒上演《叢林》,作品以身體的原始力量,展現(xiàn)人類個體與群體的張力和宇宙觀。此作自2023年首爾首演后先后到法國、英國、意大利、奧地利、哈薩克斯坦和阿聯(lián)酋等多個城市巡演并廣受好評。
《叢林》會聚亞洲各地頂尖創(chuàng)作人才,包括國際知名的韓國編舞及藝術總監(jiān)、韓國國家當代舞蹈團藝術總監(jiān)金成用、京都知名音樂家原摩利彥,以及韓國燈光設計師李貞允,與一眾技藝高強舞者為觀眾呈獻震撼心靈的舞作?!秴擦帧芬元毺鼐幬枋址ǎ瑢⑽枧_變成原野,自由馳騁,回歸舞蹈最單純的身體與心靈震撼。
除演出之外,編舞及藝術總監(jiān)金成用將于12月4日帶領一場為專業(yè)舞蹈藝術家及舞蹈學生而設的工作坊,分享他研創(chuàng)的獨有編舞方法。
舞蹈節(jié)附設兩個藝術家創(chuàng)作及交流平臺計劃——第三屆“FIRST 創(chuàng)作平臺”及“未來詞典”促進本地及亞洲地區(qū)舞蹈藝術研究和實踐
舞蹈節(jié)將第三次舉辦“FIRST 創(chuàng)作平臺”,通過公開征集,挑選出6組獨立藝術家發(fā)布最新創(chuàng)作概念及背后研究分享,鼓勵無拘無束的創(chuàng)意實踐,繼續(xù)為本地培育更多的舞蹈創(chuàng)作機會和創(chuàng)意發(fā)展。今年參與的藝術家包括張煒彥、朱仟青、姜凱翎、劉柏康、馬汶萱×domting及曾詠暉。
舞蹈節(jié)今年更帶來由上海策展人黃佳代發(fā)起的“未來詞典”,促進區(qū)內創(chuàng)意實踐及知識交流。藝術家分享母語中難以翻譯成外語的藝術詞匯、概念和實踐,重新探索語言和創(chuàng)意的多樣性,建立多元知識的思考工具箱,推動舞蹈文化未來發(fā)展。這次“未來詞典”將連接來自香港和東亞的藝術家,包括來自香港的梅卓燕及邱加希、廣州/順德的二高、北京的古佳妮及神戶的中間彩香(Ayaka Nakama)。
西九文化區(qū)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jiān)譚兆民表示:“‘自由舞 2025’不僅匯聚亞太地區(qū)藝術創(chuàng)造力,更促進跨文化交流。我們非常榮幸能與眾多本地及國際優(yōu)秀藝術家合作,共筑跨地域、語言、藝術界別的平臺。這不但展現(xiàn)西九演藝推動跨界創(chuàng)作、連接本地與國際藝術社群的使命,更為即將落成的西九演藝中心奠定基礎,迎接更多國際表演藝術在香港上演?!?/p>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朱蓉婷 實習生溫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