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安娜,是一位來自德國的中國兒媳婦,現(xiàn)在居住在德國法蘭克福。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把你來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處把你傳揚?!?/p>
一部經(jīng)典的《少林寺》在我很小時早已揚名海外,少林寺的威名不僅讓國內的父母把孩子送去習武,甚至國外也有不少“洋學生”為之著迷。
讀書時期就因為我家附近有家武校,我就報名去習武,從此與武術結下不解之緣。
高中畢業(yè)我滿懷憧憬來到中國,見到了真正的少林寺,還為自己找到了歸宿成為了當?shù)氐拿恕?/p>
有時候緣分就是莫名其妙地把兩個國度的人聯(lián)系在一起,從此再難分開。
(我們一家四口的首次亮相)
我是一名80后,父母都是俄羅斯人,早年的時候他們來到德國發(fā)展。父親是一名軍人,母親是一家醫(yī)院高管,因在德國發(fā)展得不錯就定居下來。
我生長在一個衣食無憂的家庭里,雖然是獨生女但父母從來不溺愛我,認為最好的成長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就像我小時候喜歡畫畫,媽媽會鼓勵我跟她一起學畫畫,不會過多干涉我的選擇。
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讓我人生的每一個選擇未后悔過。
在德國,想要得到校外的教育就要有充足時間和足夠的經(jīng)濟條件。那時候,按照我家的家庭條件是完全可以跟著校外教育學校學習的。
(在武術館練習時)
上小學的時候,我在報紙上看到附近一家武術學校的廣告,很感興趣,便自己跑去想要試課。
當我看到武校里里師傅帶著學生們摩拳擦掌,一招一式都那么有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我。便纏著爸爸給我報名,爸爸自然也希望我能去學習也就同意了。
當我得知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跟著老師去中國武術發(fā)源地參觀時,我非常心動,很想去中國見識見識。因此在努力讀書的同時練習武術也異常勤奮。
在13歲那年,我終于獲得去參觀師父的家鄉(xiāng)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機會,當時激動得一晚上都睡不著。
當走到寺廟前面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莊嚴肅穆的大殿,形態(tài)各異的塔林和佛像,都深深震撼著我,沒想到之前一直停留在電影里的少林寺此刻會出現(xiàn)在眼前。
唯一的遺憾就是時間太少,還沒待夠就返回德國了。
(跟著師父們一起學習五禽戲)
回去后,我的思緒還留在中國,心心念念少林的武術、中國的美食和大好河山,總想著與中國的再次邂逅。
2007年高中畢業(yè),我覺得時機到了,就向父母表明了心跡。父母一向非常尊重我的選擇,支持我去中國學習古老的中國文化。
當時我知道能去中國學習時,心中抑制不住的興奮,然而,等待我的卻是重重考驗。
我的第一站是到中國的魔都上海,在上海財經(jīng)大學報名了一個學制一年的漢語班。只是沒想到班里都是外國人,每次除了老師,我們都是雞同鴨講的情況,最后什么都學不會。
無奈之下,我毅然放棄在上海的學習,來到我的武術老師故鄉(xiāng)河南登封的武術學校。
我跟他們同吃同住待了一年,不僅自己的武術技能更精進而且漢語也學會了。
這讓我的內心不禁充滿了自豪感,可就在這時悲劇再一次上演,我被德國的一所本科大學錄取了,我猶豫再三,只得暫時回國繼續(xù)學業(yè)。
(代表英國在長沙參加漢語橋比賽,前排左二是我)
雖然我回去上了大學,但我的心里時刻惦記著中國的一切,一心想著能再次回到中國。
恰巧這時我獲得了一個到上海交大做留學生的機會,學時2年半,我當即就報名了。
也就是這個決定,讓我在緣分的安排下遇到了我一生的伴侶,我與中國聯(lián)系得更緊密了。
后來到上海開啟留學生活后,我每年的暑假和寒假都會去武術老師在中國的學校。
每當假期來臨時我都會來這里學習武術,那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在這里我感受到了同學們對我的熱情和幫助,這是一個留學生在中國最大的感受。
在武術學校不僅收獲了武術上的指導,還收獲了我的愛情,讓我成了中國兒媳婦
2008年暑假,我來到武術學校,這次卻看到一個男孩子正在給學生上課,他對學生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深邃憂郁的眼神,引起了我的關注。
(中國老師教我剪窗花)
問師父才知道他叫詹金龍,是師父的朋友比我大3歲。
6歲開始就寄宿在武術學校里,他來學習練武術就是為了不受別人欺負,能變得強大起來保護自己。
可能很多中國男孩子都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來學武術。
在這里因為我是女孩子又是外國人,學校里的其他男孩子很愛圍著我轉。只有詹金龍不這樣做,他只在一旁干自己的事,不會對女孩子主動。
就是因為這樣才特別吸引我,我就開始主動找他聊天要聯(lián)系方式,一起看《功夫足球》,一起坐在學校附近的草坪里看星星。
雖然他話不多但從他的話語間能感受到他的善良與真誠,不會像其他男生花里胡哨的樣子。
后來我的假期結束回上海繼續(xù)上學,我們也保持著聯(lián)系,這是我們最純粹的時光,我的內心無時無刻不期待著再次見到他。
(我們的天使蘇菲)
時間轉眼即逝,又到了寒假到學校練武是我最期盼的事,因為這里有我想見的人。
這一年的寒假,是他陪我一起過的。即使他父母催他回去相親他也不回,說陪我在中國過一個不一樣的年。
我知道,中國過年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合家團聚的日子,他為了我不回去心里有一絲絲的過意不去。
他卻告訴我:“沒關系,都習慣了,陪你最重要?!边@個時候我眼神看向他趁機問他:“你是不是喜歡我啊?”
他別過臉不回答卻點了點頭,天底下真沒見過這么害羞的男人,和我見過會撩的男人不一樣。
在我的印象里他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說到做到,給我一種很踏實的感覺。我們兩個就正大光明地走在一起,成為彼此的依靠。
這大概就是跨國版最簡單的表白,雖沒有夢幻版的情節(jié)卻也是我想要的結果。
(老公也會陪我回德國探親)
我忍不住與父母分享這個結果,我告訴他們我談戀愛了,還是中國練武術的小伙,為人忠厚老實,待人也好。
我的父母果然是最開明的家長,他們對我的戀情沒任何意見,只要對我好他們就放心。
只是中國還有句古話叫:“丑媳婦總要見公婆的?!彪m然我不丑但也要見公婆。在2011年4月的時候他決定帶我回去見他的爸媽,只是他一直問我介意是農村的嗎?
我很奇怪為什么會問這個問題,在我們那里住在農村是很正常的事,好多人還喜歡住在農村,當時我就說不介意。
后來才知道中國的農村是不一樣的,他是怕我嫌棄他家的條件。當我走到他家門口時,才發(fā)現(xiàn)他家遠比我想象中的農村還要落后。
公婆看到他帶回來一個高學歷的洋媳婦很開心,唯一擔心的是吃飯問題,怕我吃不來當?shù)氐娘埐?,其實我最喜歡吃中國菜。
(二寶滿月時我們全家合影)
而且第一次來還在他們家做了一道紅燒肉,因為不會使用農村的灶臺,被明火熏得眼淚汪汪的。但是看到他們嘗到紅燒肉時的夸贊,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臨走的時候,婆婆還不停地給我們塞吃的,帶我去買褲子,還塞給我50塊紅包。
我很感激他們,還沒進門能對我上心,不管是多少錢已經(jīng)是對我很好了,人要懂得感恩、知足,而不是一味地只知道索取。
愛一個人就是這樣,雙向奔赴才有意義。
從老家回來后,我回德國寫論文,他去了保定開武術館,等我回來在他開的武校教文化課。
2012年我們是回他家過年,2月14日情人節(jié)他帶我去市區(qū)一個金店他很自然地說:“你挑一個吧!”我很驚訝地說:“詹,這是結婚了嗎?”
他連連點頭,“你都還沒問我同意不同意呢?”他哈哈一笑說:“我知道你是同意的?!本瓦@樣我們會心一笑接受了訂婚的事實。
(2018年圣誕節(jié)在德國全家合影)
我們淳樸的愛情開花于武術學校,結果于小縣城,浪漫總是很短暫,平淡長久才是真。
最讓我感動的是,公婆自從知道我要來農村生活后,就買了衣柜家具、還為我安裝了一個馬桶、專門可以泡澡的浴缸還有浴霸取暖,這讓我受寵若驚。
他們生活也不容易卻這么用心地為我忙前忙后,想想我都開心。
異國戀在一起容易,想要結婚有難度,辦證還要回德國,前前后后走了不少流程,備齊資料就直到2012年9月才到合肥辦理結婚證。
有句歌詞叫:“你是我四塊五的妞”而我卻是他一萬塊的妞,多么來之不易?。?/strong>
當時我對我的詹先生打趣地說:“你看我這個媳婦這么金貴,你可要好好珍惜啊?!彼闭f:“知道,知道,一定珍惜?!?/p>
(2019年在亳州過年)
我們其實早在2011年2月22日辦了酒席,這在當時的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詹金龍娶了個洋媳婦”成了當?shù)厝丝诳谙鄠鞯男侣劇?/p>
本想簡單辦一場婚禮,沒想到村民都來看熱鬧,把家里圍得水泄不通,甚至當?shù)孛襟w都有記者來對我們進行采訪,我深諳中國文化也對中國朋友的熱情深知,所以并不介意。
我們的婚后生活依然過得很安穩(wěn),但生意卻不盡如意,武術有時候不止是一種情懷還是生計。
2012年武術館的效益大不如從前,每天都入不敷出。無奈之下我們只能放棄武術館。
接下來該做什么成了我們最大的問題。我想去考個倫敦大學的研究生,而老公卻認為現(xiàn)在健康養(yǎng)生很重要,想回去學針灸。
他很尊重我的選擇,每次商量出的結果他都贊同我,這也許就是夫妻相處之道吧,我多包容你,你多尊重我。
(我很喜歡中國的戲?。?/p>
2013年我在倫敦讀研究生,老公在老家跟著一個醫(yī)院里的師傅學習針灸,我讀了半年后又回來亳州用剩下的時間寫論文。
在那段時間里都是婆婆在家照顧我的飲食起居,也從來不打擾我的學習。
她為了給我更好的照顧,經(jīng)常給我做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雞蛋,甚至偶爾還會燉個雞湯給我改善伙食,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來自婆家的尊重與寵愛。
正是這種婆家的寵愛讓外人看來就是我的不懂事,招來不少非議。
有一次我在等車鄰居路過我身邊說:“你都多大了,還考啥啊,看把你爸媽累的,還不如生個孩子給他們抱呢?!?/p>
我沒跟她爭辯,因為我知道婆婆是真心待我才如此,我很感激她。
但是鄰居的話也讓我考慮到找個工作,總不好一直這樣待在家里,找什么工作呢?
雖然我的漢語水平已經(jīng)達到正常交流的程度,但在這個小縣城擇業(yè)機會還是較小的。
(跟當?shù)貛煾祵W習中國茶道文化)
這時候我想到了我小時候的愛好畫畫,它現(xiàn)在可以成為我謀生的技能。
我專門給人畫像,直接在網(wǎng)上發(fā)布我的作品等待客戶發(fā)需求。我就根據(jù)照片畫好后寄出去,靠這個我在婆婆家暫時有了一項收入補貼,鄰居們也不再閑言碎語。
因為我是亳州少有的外國媳婦,漢語又如此順溜,曾被電視臺邀請去做主持人。
在2014年到2015年期間兼職主持新聞,偶爾還會去活動現(xiàn)場客串嘉賓,比如2015年3月的桃花節(jié)我就作為嘉賓上臺分享自己的主持經(jīng)歷。
那時候在亳州有一個德國媳婦,又能說很溜的漢語,又是高學歷,是一個很大的熱點很受歡迎,大家都會來看稀奇。
正是因為做主持人,給我?guī)砹撕艽蟮奈C,也帶來了另一個機遇。
(2015年桃花節(jié)我上臺做嘉賓)
有一天我家的門被一個不速之客敲響,我打開一看是個陌生人,她告訴我是從杭州過來的,只因為在電視上看到我,很想讓她兒子跟我學英語,才找上門來。
這讓我詫異不已,在中國成為公眾人物居然有這么大的風險,我不得已只有向電視臺提出辭職。
2015年下半年我懷孕了,在家安心養(yǎng)胎。
這時我又接到一個電話,自稱是亳州市領導讓我去市政府跟他談談,當時心想市領導找我能有什么事呢,我又沒犯事,我很愛中國的。
雖然忐忑不安我還是如約來到政府見他,詳細了解后才知道是因為亳州某大學缺少一個外教。
因為我之前在電視臺做主持,很多人都想到了我,市里想邀請我去執(zhí)教。我告訴他因為懷孕暫時不能去執(zhí)教,等生完孩子后可以考慮過去。
(跟著老師傅學習國畫)
2016年7月大女兒出生,我們取名為Sophie zhan 小名蘇菲。
出了月子后我們在學校附近租房住。我就到學校上班了,女兒放在家里需要吃奶時老公就帶到學校來找我喂母乳。
有人說怎么孩子不給婆婆帶呢,婆婆對你那么好?我不認為婆婆是必須要給我們帶孩子。
孩子呆在自己身邊,我隨時可以關注孩子的成長,老人也可以經(jīng)常過來看孩子,這樣不是很好嗎?
我們就這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平穩(wěn)日子。2018年我又順利懷上二女兒,快臨產(chǎn)時申請回去休產(chǎn)假,但學校沒跟我簽合同,不愿意放我假。
我說:“好啊,你不寫沒事,小心我告你看誰贏?!睂W校當然知道利害,自覺跟我簽合同。他們以為老外都是不懂法可以隨意解聘,這是不可能的事。
后來生了老二以后我也沒有回去上班,因為我和老公正在考慮一件事,帶兩個孩子回德國,為什么呢?
(蘇菲的三歲生日)
因為大女兒蘇菲開始讀幼兒園,上到中班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們天天都是學拼音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而且一天到晚都是坐在板凳上。每天都要寫作業(yè),根本沒有我小時候那么輕松。
還有一點讓我焦慮,蘇菲在學校因為是混血兒,有時候會受到太多的關注,導致她每天謹小慎微,膽子非常小。我害怕長久以后不利于她的成長。
我的想法是帶著孩子回德國,孩子越小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越強。老公對我的意見一貫都是支持的??晌ㄒ坏膯栴}就是他擔心婆婆不同意。
看到老公一副為難的樣子,心直口快的我直接找到婆婆說了這個事。婆婆和公公剛開始挺不能接受這件事,經(jīng)過我苦口婆心地勸解,他們才默默接受這個事實。
他們挺舍不得兩個孩子,我們也承諾寒暑假會帶孩子回來看他們,他們才勉強同意。
(帶二寶的日常)
隔代親的愛永遠是不會被距離打敗的,因為血濃于水親情永遠都在。
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本計劃2020年回去,不料爆發(fā)新冠疫情,一直拖到2021年7月才回到德國。
我們一回來,爸爸就讓老公去他開的修車行工作,他認為人一旦待在家里就會失去信心。
不要小看修車行,自行車在中國或許是最便宜的交通工具,在我們這卻是很昂貴又使用廣泛的交通工作。
當然我老公也喜歡去車行工作,最大的困難就是語言障礙,他也只好跟著店里的員工學習德語,我相信時間久了他早晚會學會。
孩子到了這里也很快適應了這邊的生活方式,我開始在這邊培訓機構上班,沒事也會教兩個女兒說漢語寫漢字,在網(wǎng)上分享她倆做手工、練書法的視頻。
(離開中國前最后一張照片)
以前內向、見人就躲的蘇菲這時也漸漸變得開朗了,他們的外公外婆也會經(jīng)常過來帶孩子玩,看到孩子的變化我甚是欣慰,我相信自己的原則是沒錯。
老公也逐漸開始適應這邊的生活。
他每天下午休息的時候(北京時間晚上),都會開直播聊天,一個人在那里自言自語,偶爾幾個人跟他聊天。這讓我覺得很無聊,這有什么好聊的,又不賣東西。
但轉而想到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游子在外對家鄉(xiāng)的思念,為自己帶來些許安慰,再加上這段時間國內疫情反反復復一直回不了國看望公公婆婆,更加劇了他的思鄉(xiāng)情。
因為武術我來到中國,因為武術結識了老公成了半個中國人,這些年的經(jīng)歷就像積攢的寶貴財富,不管何時它都指引著你接下來生活的方向。
(慢慢看到兩個孩子的變化)
我最感激的是在中國的這些年,我對這片熱土充滿了熱情和感激,在這里我擁有了中國的親人,擁有一群中國的朋友。
他們教會我很多手藝,教會我中國的傳統(tǒng)禮節(jié),有個亳州洋媳婦叫安娜她一直都愛著中國。
我們現(xiàn)在雖然身處國外,心里卻時刻牽掛著中國和家鄉(xiāng)的動態(tài),相信中國發(fā)展會越來越好,中國必將更加繁榮昌盛。
【口述 | 安娜】
【編輯 | 藍瑜】
真實人物采訪: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里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感謝您的喜歡!
(本文章根據(jù)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真實人物采訪”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