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下班帶回一個包裹,高興地說:“爸,許大哥又給你寄來衣服了!”拆開包裹,讓我站在鏡子前試衣服,而我則看著墻上許其斌身著大校軍裝的照片感嘆道:“哎,你這許哥太重情義了!”
女兒口中的許大哥并非她親哥,而是我50年前當連長時接的一個兵。
當連長受到鍛煉
1972年9月,我擔任4連連長。 基層主官非常累人,也很考驗人,戰(zhàn)友開玩笑,說我們給戰(zhàn)士既當爹又當娘,“早上兩眼一睜,晚上忙過熄燈”。
然而,我也在基層連長崗位磨練3年后,工作耐性和組織管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到了1975年12月底的時候,參謀長來連隊進行季度訓練情況巡查時,悄悄對我說,下一步考慮把我調到通信股當股長,但團長的意思是等我接兵回來,訓完76年這批兵之后再說這個事情。
說話間時間很快到了這一年的12月,上級通知我到團接兵小組報到。 到了團軍務股后才知道,我竟被首長任命為團接兵工作小組的副組長(組長是一營長)。
一連串的學習培訓后,我們和師接兵組會合,于1976年1月下旬趕到了南陽。
根據軍分區(qū)和統(tǒng)一安排,我們師主要在南召、方城和社旗三個縣接兵,師接兵組首長指派我們到南召縣接兵。
師江副參謀長是師接兵小組的組長,內部會議上,他要求我們提前介入,以便掌握今年新兵狀況。
接兵遇上一個特殊的應征青年
2月上旬,各公社初次驗兵,我?guī)ьI兩名戰(zhàn)友到各公社征兵站查看情況。
然而,也就是在這次的提前介入中,我認識了當地應征青年許其斌,還和他成了一輩子的好友。
這一天的上午,云陽公社對新兵進行初檢。 等我們趕到公社門前的小廣場時,應征青年在中間的空地上,四周站滿了親友和看熱鬧的群眾。
應征青年分批在空地上來回走隊列。上午十點多的一次外觀檢查中,我一眼就看到這批應征青年隊列后面,有一個男青年比別人高出半頭。
然而這個青年卻有點特別:頭發(fā)長得很長,上面還粘有草宵,尤其是他的衣服,穿在他身上十分滑稽: 灰布上衣的補丁多就不說了,關鍵是不合身,上衣下擺還沒到腰上,下身是條很舊軍褲,褲腿卻吊得老高,露出一節(jié)光腿,而他的腳上還沒有穿襪子……
2月份的豫西南大山里,氣溫很低,他這樣的穿著格外令人矚目。 不過,他走動時露出腿上的皮膚挺白的,眼睛也蠻有神……
參加體檢這樣的大事,連件合身的衣服也沒有,看來這名青年生活挺困難……
初次接觸許其斌
一個星期后,到了縣醫(yī)院的體檢環(huán)節(jié)。 作為接兵組的同志,我們要隨時隨地檢查新兵體檢情況。
新兵見到我們,最喜歡上下打量我們身上的軍裝,滿眼都是羨慕的眼神。
這時,我發(fā)現了那個穿著吊腿褲的青年,他在外科檢查室外面排隊等候。
我悄悄走過去,拿過他手中的表格看了起來。 沒想到這小伙子的字寫得干凈利索,顯然是練過,我看了一眼小伙子,一下子記住了他的名字:許其斌。
來接兵前,政委曾囑咐我,想辦法帶點有文化的戰(zhàn)士回來。看著許其斌的體檢登記表,我再次想到了政委的囑托。
2月中旬,縣上第二次體檢結束,體檢合格的應征青年名單已經交到了我們手上,我在300多名體檢合格的名單里,我發(fā)現了許其斌的名字,沒想到邋遢的他,竟通過了公社預檢和縣上的體檢。
當天,許其斌這個名字出現在了我的接兵工作記錄本上。
到許其斌家走訪
后來,我上門到他家走訪。他們家在鹿鳴山下的許家莊。
然而,到了許其斌家門前,我心里卻一陣發(fā)涼。
許家的兩間土坯房不知用了多少年,煙火的熏烤早已看不清土坯原來的顏色,寒風中的屋頂草片不時被掀起一個角……
衣衫襤褸的一家人,手足失措地把我們讓進黑乎乎的屋子。
我這才知道許其斌一家六口,全集在這兩間屋里,屋檐下放著幾件農具,伙房就搭在旁邊東邊的山墻處。
進屋站了一會兒,我才適應里面黑暗的環(huán)境。 環(huán)顧四周,屋里除了一張不知年代的五兜桌,就是幾張靠墻的床和木箱,除此之外,家里啥也沒了。
然而,我卻在一張床上面,發(fā)現了與這屋子格格不入的獎狀,獲獎者姓名,十來張上寫著許其斌的名字,旁邊也有他弟弟和妹妹的名字。
我仔細查看著獎勵,獲獎理由絕大部分是三好學生獎狀,也有優(yōu)秀班干部的獎狀……
許其斌父母說,家里太困難,許其斌上完初中還想上,可家里沒錢供他和弟弟妹妹上學,他就輟學回家,和大人一起下地干活掙工分……
村干部介紹說,許家生活困難,是村里最窮的人家,可這家的孩子個個品學兼優(yōu)……
我在許其斌收藏的一張鉛印的校報上,看到了登載他4篇文章的內容,這孩子文筆確實可以……
堅持把他帶到部隊
然而,在縣里定兵時卻出了狀況,武裝部有人想把領導的孩子塞進來,把許其斌換下,可我出于對許其斌的喜愛,堅決要求把他帶走……
新兵連,我把這個小伙子放在距離連部最近的一班。
新兵訓練結束,我調到機關當通信股長,可心里一直心著這個家境異常困難的高個子小戰(zhàn)士。 在我的推薦下,他被安排到我好友當營長的三營營部當文書。
許其斌很爭氣,各方面都很努力,當文書期間認真完成營領導交給的任務,業(yè)余時間還在營部出板報,在軍隊和地方報紙發(fā)表6篇稿子。
他在同年兵中漸漸有了點名氣,在我的建議下,他被調到團司令部當打字員,工作干得也很出色。
1979年2月,在他入伍的第3年被提拔為干部,因為機關沒排長干部位置,他的命令下到特務連當排長,他和他們一家的命運也由此獲得了改變。
沒想到他有情有義
時光飛逝,一晃幾十年過去了。
我轉業(yè)回老家后到鄉(xiāng)鎮(zhèn)工作,年齡大了回到縣上,后來從農業(yè)局局長崗位上退休。
令我意外和欣慰的是,許其斌憑著勤奮學習和扎實工作,雖經數次精簡整編,他依然在部隊工作。
我退休時,他已是部隊里的師政治部主任。
許其斌是個重情義的人,我只做了該做的事情,可他一直對我尊敬有加,私底下一直叫我叔叔。
我的手機都是他給買的,我的衣服包括生活用品,許多都是他買的,每隔幾天就給我發(fā)微信問候一下,假期帶著我們一起外出游玩,待我比女兒還親。
遇見一個對的人,也許一切都對了!
【魯樹森/口述親歷,伊河生活/整理,文章個別細節(jié)合理潤色,圖片源自網絡,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