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記錄時代變遷,光影演繹法治精神。作為人民法院深入學(xué)習(xí)貫徹習(xí)近平法治思想和習(xí)近平文化思想的具體舉措,“金法槌獎”微電影微視頻征集展播活動已連續(xù)舉辦十一屆,始終扎根司法實踐,面向社會大眾,通過影像語言講述新時代中國法治故事。活動迄今累計收到參賽作品六千余部,日益成為具有廣泛傳播力和社會影響力的司法宣傳品牌。
第十二屆“金法槌獎”活動近日正式啟動
由達川區(qū)人民法院
出品的法治微電影
《重拾光明》
參與展播
展播頁面
這部聚焦未成年人成長的暖心作品
到底講了什么?
一起來看
01
一個少年的迷失與救贖
“謝謝沈法官幫我封存犯罪記錄,還給我聯(lián)系補習(xí)……我一定珍惜重來的機會!”——這是少年小杰在故事結(jié)尾的真誠告白。
而四個月前,他卻是另一番模樣:午夜街頭因一時沖動犯下過錯,庭審時眼神閃躲、拒絕溝通,父母爭吵不斷,家庭瀕臨破碎……
過去像一把沉重的斧,劈開了他原本明亮的世界。
02
法官,不只是判案的人
面對小杰的迷茫,沈法官沒有簡單“一判了之”。她一次次走訪、調(diào)查,為小杰進行心理疏導(dǎo),也幫助他的父母修復(fù)關(guān)系。
她說:“我們辦的不僅是案子,更是別人的人生。是推一把,還是拉一下?我們選擇——以法為繩,以愛為光,引他們回家。”
03
從“破罐破摔”到“我想成為你”
兩年后,小杰站在“紅扣子”普法活動的講臺上,親口講述自己的故事。
“我曾以為沒人愛我,直到遇見沈法官。她讓我知道,走錯一步不代表一生皆輸。未來,我也想學(xué)法律,去幫助更多像我一樣曾經(jīng)迷路的人。”
他踏著臺階向上走去,腳下的路,不再是迷茫,而是希望。
這部電影不只是一次創(chuàng)作,更是一次呼喚:愿每個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陽光下,重拾光明,走向有光的未來。
供稿:李怡漪
編輯:李怡漪
審核:張 強
簽發(fā):李官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