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神話的源頭,也是眾多神靈的源頭。神靈是自然之神力與生物之精靈的混合體。神靈由自然界變化所生,又管理和掌控著自然界。
神靈綜合了人類和動物的有關特性。有的偏人性多點,屬于神人;有的偏動物性多點,屬于神怪。從神人到神怪,再到高階神靈,是山海經神靈修行三部曲。
關于西王母的神話傳說,自《山海經》開始。
西次三經:“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fā)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p>
海內北經:“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昆侖虛北。”
大荒西經:“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大荒西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huán)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按照書中的描述,西次三經和大荒西經里的西王母都是豹尾虎齒,屬于神怪;而海內北經的西王母則是神人。
如果不知道三者成文時間的先后順序,肯定會很奇怪,西王母究竟是神人還是神怪?怎么變來變去的?
青原認為,在成文時間上,海內北經要早于大荒西經,大荒西經要早于西次三經。
在海內北經里,西王母是非凡之人,能夠使役三青鳥,屬于神人類型。
到了大荒西經,增加了豹尾虎齒這種象征勇猛的動物特征,西王母變成令人望而生畏的神怪。
到了西次三經,增加了善嘯的神力,西王母升級為超越神人和神怪的高階神靈,并獲得自然界的部分管理職能,成為掌控自然界的強大神靈之一。
之所以認定這樣的先后順序,其中一個依據(jù)是青原的地理位置考證:相比之下,大荒四經對應山系的位置偏外圍。具體以后撰文說明。
西王母成為高階神靈之后,與人類世界有了更多的聯(lián)系。
戰(zhàn)國《竹書紀年》里有兩處記載,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來朝。”穆王:“十七年,王西征昆侖丘,見西王母。其年,西王母來朝,賓于昭宮?!?/p>
作為對《山海經》的東施效顰,漢代《神異經》有記載,“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之,長一丈,頭發(fā)皓白,鳥面人形而虎尾,恒與一玉女更投壺。”
東王公源自大荒西經昆侖之丘的人面虎身神,并變得更有溫情。西王母和東王公,一西一東,一陰一陽,一冷一熱。
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勾踐十年》:“乃行第一術,立東郊以祭陽,名曰東皇公,立西郊以祭陰,名曰西王母?!?/p>
東漢末年,道教創(chuàng)立。西王母的神話被吸收入道教,成為地位極高的神祇,從此祭祀香火綿延不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