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時代,“各掃門前雪”成了生存智慧,“別多管閑事”成了父母對孩子的日常叮囑。
我們教會孩子保護自己,卻忘了教他們守護公義;
教會他們追求成功,卻忘了告訴他們何為擔當。
壹
我們的孩子正活在一個矛盾的教育環(huán)境中:
我們教孩子背“見義勇為”的成語,卻在實際中說“別惹麻煩”
我們期待孩子成為有擔當?shù)娜?,卻為他們鋪好所有避開沖突的路
我們贊美正義,卻用“現(xiàn)實”的名義教會他們明哲保身
這種撕裂,造就了太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懂得競爭,卻不會關懷;擅長獲取,卻吝于付出。
貳
鄰居家十歲的男孩小光,每天推著坐輪椅的同學上學。
有次我問他:“會不會覺得麻煩?”他認真地搖頭:“他是我的朋友。如果我不幫他,他就不能來上學了?!?/p>
這樣樸素的擔當,比任何說教都更有力量。
小光的媽媽告訴我,她從不在孩子面前說“別人家的事少管”,而是常說“能幫的時候就幫一把”。
這種日常生活中的言傳身教,比任何德育課都更深入人心。
“當仁不讓”不是要求孩子做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在日常中:
看到同學被孤立時,主動說句話
發(fā)現(xiàn)公共設施損壞時,及時告知大人
面對不公平時,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
叁
首先,父母要做“不讓”的榜樣
記得小區(qū)電梯里的廣告總是被亂涂亂畫,七樓的張爺爺默默清理了半年。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六歲的孫子也開始主動撿起樓道里的垃圾。
有一天聽見孩子對小伙伴說:“我爺爺說,這是我們的家?!?/p>
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看見父母如何對待世界。
當我們對需要幫助的鄰居伸出援手,當我們在公共場合遵守秩序,當我們對不公正的現(xiàn)象發(fā)出聲音,孩子就在學習什么是“當仁不讓”。
其次,給孩子擔當?shù)臋C會
朋友家的兩個孩子每天要負責洗碗和倒垃圾。有次小女兒抱怨:“為什么別的孩子都不用做家務?”朋友回答:“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家?!?/p>
現(xiàn)在,孩子們不僅認真完成分內(nèi)事,還會主動關心父母:“媽媽今天累不累?我來幫你捶背?!?/p>
在家庭中賦予孩子責任,就是最早的責任教育。一個在家庭中學會擔當?shù)暮⒆?,走向社會才可能成為有擔當?shù)墓瘛?/p>
最重要的是,守護孩子心中的火種
女兒三年級時,因為指出班長作弊被孤立。她哭著問我:“我做錯了嗎?”我緊緊抱住她:“你做了最難也最對的事?!?/p>
那段時間,我每天在校門口給她最大的微笑,在家認真聽她講述學校的點滴。
三個月后,真相大白,班長轉學。女兒對我說:“媽媽,雖然很難,但下次我還會站出來?!?/p>
那一刻我知道,她心中的火種沒有被現(xiàn)實澆滅。
在這個崇尚“聰明”的時代,選擇“當仁不讓”需要勇氣。但當我們看到孩子因擔當而挺直的脊梁,因正義而明亮的眼神,就會明白:所有的堅持都值得。
因為教育的終極目標,從來不是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是培育能夠守護善良、擔當?shù)懒x的下一代。
這盞心燈,一旦在孩子心中點燃,將照亮他們一生的路。
當我們的孩子長大后,也許不記得童年背過的課文,但一定會記得:那個黃昏,他為正義站出來的那一刻,內(nèi)心的堅定與坦蕩。
點個「在看」,與君共勉。
和千萬媽媽互動分享,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